陳明發博士:怎樣借文化創意經營中華節慶?

2010年中秋节落在922日,前一天,马来西亚两家媒体,国家广播电台普通话频道ai FM联合《东方日报》制作“东方议题上电台”扣应节目,邀请马来西亚文化创意研究人员,“创新大学计划”主席陈明发博士畅谈怎样以文化创意经营中华节庆。全文刊载在22当天的报章专题特写版。第一部分内容如下--


今天是中秋佳,超市架上的月瑯滿目、口味日益多元、包精美,燈籠光有些已變為燈光,家家戶戶門下不了吃餅賞月的身影。有者言,中秋的傳統味道已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厚的商業氣息。


既然商化是可避免的趨勢,如何為處身消的中秋節喚回日消逝的傳統及意文化產業的角度出,未不是一出路。


然而,中秋的文化產業要走得,必不能忘中秋文化的根源──團圓


燈籠等中秋應節產品可『日新月』,禮籃似月的果也出了,大家都中秋化。「然而,些是外在的表形式,無論麼變,只要不忘其宗,即中秋團圓及和的涵即可。」


文化意推博士在本期《愛談天下事.開講東議題目甫始,即出此一重


他指出,要以文化產業的手法重新「經營」中秋,必建立在文化的基上。不這個文化也不是得完全按照原會隨光及空的轉變而有所演


比方,前真正的月「始祖」是一薄薄的大,中間夾砂糖的時張騫出使西域(今天的新疆、中),把芝麻、花生、胡桃等農產回中土,被充作月料,月才逐漸變在我所熟知的模。因此,月本身就代表包容的、演的文化。(转载自22.9.2010马来西亚《东方日报》,记者:房翠莹;主播锦新、小芬)


Views: 39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9, 2022 at 11:42am

為傳統節日賦予當代表達

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推動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


端午節臨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場等公共場所,龍舟、菖蒲等為節日平添了文化意蘊,不僅為公共空間拓展了文化內涵,也對端午節背後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具有當代意識的闡釋,讓人們近距離體驗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節。


古語有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我們在端午節紀念2000多年前的愛國者屈原,就是為了憶念其偉大,傳承其精神。

又因為農歷五月是仲夏,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這些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節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的內涵一度被人們淡忘,不少人索性將端午節稱為“粽子節”,仿佛節日除了吃粽子再無別的含義。過年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是通過飲食的方式對傳統節日的紀念。但也要看到,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生活節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怎樣才能讓傳統節日更好地吸引年輕人,讓人們更好地體驗傳統節日背後的傳統文化?如何將傳統節日更好地與當代生活相結合?這些都構成了新的課題。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逐漸提升,公眾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方式、傳播方式紛紛湧現。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推動著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這些嘗試表明,今天,傳統節日也可以過得很時尚。比如,前不久,某網絡視聽平臺播出紀錄片《佳節》,分為《春望》《秋思》和《冬聚》3集,展現了中華民族代表性傳統節日慶典如何從農耕社會發展而來,這些古老的傳統又如何在當代中國快速的發展中伴隨人們的生活與時俱進,贏得大量觀眾點贊。


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養和傳承,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象征性場景、儀式性物品,也需要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將傳統文化通過當代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渠道呈現在人們面前。比如,在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臺上,推動傳統文化與最新的網絡視聽方式相結合,不僅能為網絡視聽節目的創作帶來更有分量的題材和內容,也有助於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傳統習俗更好走近年輕人搭建平臺。


中华民族祖居地中國地域遼闊,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不盡相同,但節日中蘊含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觀是相通的。傳統節日就像一條紐帶,連結著生活在廣袤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傳承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期待出現更多適應當代社會的表達方式、傳播形式,讓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讓全世界更好領略中華文明的多姿多彩。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9, 2020 at 10:13pm


陳明發《節日:在異土傳承與發揚》


神州大地區域遼闊,節慶方式不盡相同。可是,節日的底蘊卻是相通的。各籍貫的華人即使遠漂異土,所繼承的文化價值觀與認同感,從節日中所表達出來的,與祖籍國也是相同的。隨著日常生活自然的歷史變化,在形式上可能有所變化,如沙巴的舞獅舞龍間中采納了當地原住民的音樂助陣,不僅不損原有節日所承載的傳統精神,更將之發揚到當地的其他族群裏去,促進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欣賞,更促進整體文化的多姿多彩。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