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文: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敘事結構(9)

從哲學視角看,「認同」具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認可、肯定、贊許」之意,表示以自我認知和評價系統為標準對差異性他者的肯定性理解。二是指在交往實踐中,表征著具有同質性和異質性的主體求同存異和相互融合的過程。這兩重含義都蘊含著對多樣性的容忍和對他者的贊許與肯定,具有「二位一體」的特質。文化認同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發展有著根本的意義。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第253頁)文化認同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完整的認同體系構架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構建的實踐證成。

 

(一)文化認同在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基礎性地位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是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石。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一直被奉為中國人崇高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聚合的核心力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認同和價值認同同樣要訴諸文化認同的力量。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形成之所以成為歷史的選擇,就在於它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政治統一體。新中國的締造和建設過程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實踐詮釋;其二,對當代中國的認同源自於我們對人民性文化理想的堅定持守。社會主義中國不是為某些人、某些民族謀利益的政治實體,而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政治依靠,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第一個真正屬於全體人民的政權,它所明確倡導的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文化理想最能引發全體人民的共鳴,因而能夠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國家認同合力。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的價值源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提倡的「民族認同」是在認同邏輯上對「多元一體」的價值構建。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認同就如同「社會水泥」一般起到重要的粘合與凝聚的效用。一方面,對中華文化的整體認同能喚醒各族人民的集體文化認知,通過對共同文化生命的認可來生成對中華民族樸素的歸屬感,形成作為中華民族成員的身份意識,在全球化境遇中找尋自身的民族同一性。另一方面,各族人民憑借對各自族群文化的反思,把握族群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找到族屬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定位,自覺接受中華文化的價值引領,在形成族屬身份肯定的基礎上生成中華民族整體身份的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是主義認同的力量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歷史鬥爭和現實實踐中作出的文明選擇,中國共產黨鮮明地把「共同富裕」的價值追求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以「人本邏輯」實現對西方現代性「資本邏輯」的文化超越。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開啟了中國現代性的時代書寫,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中華民族最廣泛的文化認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共同價值營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的價值系統支撐。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