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88)第十四章意識、覺知與覺醒

直覺是可能的,因為那不可知在那兒。科學否認神性的存在(the existence of the divine),因為它說:"只有一種劃分:已知與未知。如果有什麽上帝,通過實驗方法我們會發現他,如果他存在,科學會發現他。" 

另一方面,宗教說:"無論你做什麽,在存在的基礎中的某些東西將保持是不可知的——一個奧秘。"而如果宗教是不對的,那麽我想科學將會摧毀生命的整個意味。如果沒有奧秘,生命的整個意味就被摧毀了,生命的整個美就被摧毀了。那不可知就是美,就是意味,就是渴望,就是目標。因為那不可知,生命才意味著某些事情。當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那麽一切事物都是平淡無味的,你會極其厭倦、厭煩。那不可知就是秘密,它就是生命本身。


我以為:理性是知道未知的一個努力,直覺則是"不可知"的發生(the happening)。穿透不可知是可能的,但是去解釋它是不可能的。感覺是可能的,而解釋是不可能的。

你越是試著去解釋它,你就越會變得封閉。所以不要去試。讓理性在它自己的領地里工作,但是一直要記住:還有更深的領域,還有理性無法理解的更深的理性,還有理性無法想像的更高的理性。

 

第十四章意識、覺知與覺醒


覺醒與覺知有什麽不同?

覺醒(awareness)和覺知(witnessing)有很多不同。覺知仍然是一個行為,是你在做它,有自我在。所以,覺知這一現象分成主體與客體。覺知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關係。覺醒則絕對沒有任何主體性與客體性。在覺醒中,沒有一個正在覺知的人,也沒有一個被覺知的人。覺醒是一個整體的、完全的行為,主體與客體與它沒有關係,它們被溶解了。所以覺醒並不意味著某個人是覺醒的,也不意味著某個東西是被注意到的。

覺醒是整體的——整個的主體性與整個的客體性作為一個單獨的現象,而在覺知中,主體與客體之間存在著一個兩分性(duality)。覺醒是無為,覺知則暗示了一個做的人。但是通過覺知,覺醒是可能的,因為覺知意味著它是一個有意識的(conscious)行為;它是一個行為,但是有意識的。你可以做某件事而沒有意識——我們平常的活動都是無意識的活動,但是如果你在其中變得有意識,那麽它就變成了一個覺知。所以,從平常的無意識活動到覺醒,有一個空白,而它是可以用覺知填滿的。


覺知是朝向覺醒的一個技巧,一個方法,它不是覺醒,但是,與平常的行動、無意識的行動相比,它是更高的一步。某些東西已經改變了:行動已經變成有意識的,無意識已經被意識取代了。但是還有一些東西必須被改變,那就是:行動(activity),必須被無行動(inactivity)取代。那將是第二步。

從平常的無意識的行動跳躍到覺醒是困難的,這是可能的,但是艱難的。所以,在兩者之間加上一個步驟是有幫助的。如果一個人從覺知、有意識的行動開始,那麽,跳躍會變得容易一些——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主體,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客體,根本不帶有任何有意識的活動而跳躍到覺醒。這並不意味著覺醒不是意識,它是純凈的意識,但是沒有人意識到它。

Views: 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