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筆者關注的是中國文化性格中深層心理結構上的戲劇性。它表現在儀式與思維的兩個相互關聯的層面上。儀式特點在於一種表演性,而思維特點則在一種集體表象。二者的功能都在於在幻覺中超越現實與虛構的界限或混淆二者。從義和團與戲曲的緊密關聯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戲劇性格,從紅燈照到紅燈記、從神拳到神功,我們試圖在個案與一般之間,發現某種研究範式的可能,揭示戲劇是如何塑造中國傳統文化的品性與思維方式,並影響中國歷史命運的。明恩溥在“鄉村戲劇”一章中說:
“或許中國戲劇最有啟發意義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將這種戲劇當作一種生活理論的導引,而對這種理論,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堅定不移的信奉者,盡管他們自己未意識到這一點。……可以說,中國人就是嚴格地按照這種觀念生活的,他們在心理上對實際的現實和理論上的‘現實’不作區分。這種理論上的‘現實’,如果推到極處,就是虛構了”。
“……可以肯定,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中國這樣徹底地表現如下這個理念:‘整個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過是演員。”
--------------------------------------------------------------------------------
[1] 《義和團運動史事要錄》,李文海 林敦奎 林克光 編著,齊魯書社,1986年版,第1頁。
[2]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山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齊魯書社,1980年版,第10頁。
[3]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0-12頁。
[4]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23頁。
[5] 《山東近代史資料》,第三分冊,齊魯書社,1961年版,第183-184頁。
[6]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92頁。
[7]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43頁。
[8]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44頁。
[9]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7頁。
[10] 《義和團史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下,第989頁。
[11]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225頁。
[12] 《庚子事變文學集》阿英編,中華書局,1959年版,下冊,第725頁。
[13] 《庚子事變文學集》上冊,第103頁。
[14] 見《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32-133頁。穆桂英戲很著名。樊梨花與柳金嬋、符金定均為戲中女將,見《樊江關》、《樊梨花與薛丁山》等。
[15] 《義和團史料》,上,第419頁。
[16] 《義和團史料》,下,第638頁。
[17] 《義和團史料》,上,第485頁。
[18] 《義和團史料》,上,第34頁。
[19] 《庚子記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室編,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13-14頁。
[20] 《義和團史料》下,第637-638頁。
[21] 見《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61頁高唐縣琉璃寺公社李明程(74歲)1966年口述與第75頁錄荷澤縣西北楊莊、朱莊等九人1960年的口述。
[22] 《義和團史料》,下,第640頁。
[23] 義和團稱練拳亦為演拳。
[24] 《庚子事變文學集》,下,第707-708頁。
[25] 西方已有研究註意到相關問題,如Paul A. Cohen的力作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提到降神附體與戲劇的關系,但沒有展開論述。Bruce. Doar的論文“The Boxers and Chinese Drama: Questions of Interaction”(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Vol29, March 1984, PP91-118),基本上只敘述現象,無進一步的理論分析。張鳴在《戲曲文化視野中的義和團意識走向》(見《中國社會科學輯刊》十四期)一文中也論及義和團“上法”有表演性。本章的探討以他們的成果作為起點,以期在理論上有所進步。
[26] Arthur Smith,美國傳教士,1872年來華,明恩溥為其漢名。
[27]“ Village Life in China”, 作者明恩溥在中國鄉村布道生活20余年,有局外人旁觀的明辯也有局內人生活的經驗。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李景漢先生評價:“明氏畢竟是過來人。他對中國農村社會的現象,可謂觀察精密,獨具只眼,而且他那描摹入微,寫實逼肖的能力,豈但在西洋人中沒有幾個可以與他比擬的,就是在我們自己的國人中間,恐怕也是少如鳳毛麟角吧!”《潘光旦文集》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李景漢先生去農村進行田野調查時,身邊就帶著這本書。漢譯本見午睛、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時事出版社1998年版,“鄉村戲劇”一章見該版本第53-68頁。有關引文不另註。
[28] 《利瑪竇中國劄記》(意)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4頁。
[29] An Embassy to China: Lord Macartney’s Journal 1793-1794, Edited by J>L. Cranmer-Byne, Longman, 1962.
[30] 《中國鄉村生活》第66-67頁;又見《中國人的性格》(美)明恩溥著,樂愛國、張華玉譯,學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頁:“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愛演戲的本能。戲劇幾乎可以說是唯一通行全國的娛樂活動……只要略加鼓動,任何中國人都會有模有樣地扮演起某出戲中的某個角色,他會擺出演戲的姿勢,鞠躬行禮,下跪叩拜……中國人是用戲劇化的語言進行思維……在一切覆雜的生活關系中,完全依據戲劇化的樣式而行動,那樣會有‘面子’”。
[31] 《華蓋集續編》,《魯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240頁。
[32] 《環境戲劇》(美)理查·謝克納著,曹躋生譯。由於種種原因,此書譯出多年未能出版,本引文出自其校樣,第5頁。
[33] 西方漢學家認為,“家”是一個經濟和法律單位,包括非血親成員,如妻子,宗是一個血親團體,男系相傳。家和宗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見《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美)杜讚奇著,王福明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頁。
[34] 陳 《上傅寺丞論淫戲書》,《說郛》續第二十八卷。
[35] 見《石達開全集》,重慶會文堂書局版,日記真偽,史學界仍有爭議。
[36] 參見《太平天國戲劇活動初探》顧樂真,《戲曲研究》第19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頁。
[37] 《晚清文學從鈔》“小說戲曲研究卷”, 阿英編,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426頁。
[38] 《陳獨秀文章選編》上: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58頁。
[39] 箸夫:《論開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戲本為先》(1905),見《晚清文學叢鈔》第60-61頁。
[40] 呂舜玲:《民俗信仰與戲曲生存——福建莆仙戲現象的啟示》,《戲曲研究》,第46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頁。
[41] 關於意識形態、現代有不同的認識,傳統觀點認為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的意識,是一種統治與壓迫的意識。現代觀點認為,社會總體的意識形態是由多種不同的意識形態構成。為了表示社會意識形態的多元性,狄爾泰提出世界觀類型及其沖突的理論,葛蘭西提出意識形態的競爭與鬥爭,福科則主張以“話語”概念取代引起概念混亂的“意識形態”。參見本書有關意識形態問題的論述。
[42] 詳細論述見《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德)卡爾·曼海姆著,黎鳴、李書崇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四章“烏托邦思想”。
[43] 參見《中國戲曲觀眾學》趙山林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8頁。
[44] 《拉伯雷研究》巴赫金著,李兆林等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頁。詳見該書“導言”。
[45]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一。
[46] Theatricality: a study of convention in the theatre and in social life, by Elizabeth Burns, London: Longman, P31-32.
[47] 《陳獨秀文章選編》第59頁。
[48] 《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第50頁。
[49] 參見《比較戲劇學》,周寧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四章,“中西戲劇的時空與劇場經驗”。
[50]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13頁。
[51] 《義和團史料》,下,第973頁。
[52]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201頁。
[53] 《義和團史料》,上、下,第421、843頁。
[54] 《義和團史料》,下,第638頁。
[55]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32-133頁。《義和團在山西地區史料》,喬志強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頁。
[56] 《論觀眾》(美)艾·威爾遜等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頁。
[57] 參見Clayton Hamilton: “ The theory of the Theatre, New York, 1976, Chapter Ⅱ.
[58] 《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第127頁。
[59] 參見《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龐著,馮克利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第一卷,群體心理,第15-62頁。
[60] 參見《義和團運動史論文選》,義和團運動史研究會編,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09-510頁。
[61] 《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第56-57頁。
[62] 《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第60-61頁。
[63] 見《中國話劇通史》葛一虹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版。第18-19頁。
[64]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by Baz Kershaw,Routledge,1992,P24-25。
[65] 轉引自《戲曲研究》第15期,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頁。參見該刊期,顧樂真文《太平天國戲劇活動初探》。
[66] 魯迅在《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中寫道:“……至於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了,象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有四千年。……要畫出這樣沈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在中國實在算一件難事。……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作為在我的眼裏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1933年,魯迅再次重申《阿Q正傳》是“暴露國民的弱點的。”茅盾在1920年講道:“我讀這篇小說的時候,總覺得阿Q這人很是面熟。是啊,他是中國國人品性的結晶呀!”二年後,周作人補充到:“阿Q這人是中國一切的‘譜’一一新名詞稱作傳統一一的結晶。……在現社會是不存在而又到處存在。……契訶夫是一個不朽的萬國的類型,阿Q卻是一個民族的類型……實在是一幅中國人品性的“混合照相”。茅盾在分析《阿Q正傳》的社會意義時進一步指出:“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畫出隱伏在中華民族骨髓裏的不長進的性質-------‘阿Q相'。我以為這就是《阿Q正傳》之所以可貴,恐怕也是《阿Q正傳》流傳極廣的主要原因”。
[67] The Blue Ants: 600 million Chinese under the Red Flag: by Robert Guillain, Secker & Warburg, 1957. P107.
[68] 《舊制度與大革命》(法)托克維爾著,馮棠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242、182頁。
(愛思想網站 2008-06-1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