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讓社會多一點“糧心”(7)

隱憂四,食品安全。糧食安全是量與質的統一。但令人擔憂的是,現在不安全食品正在時刻威脅著我們。土地汙染、水汙染、化肥農藥汙染、加工環節汙染危及食品安全,“誰能告訴我,究竟吃什麽”成了社會流行病。吃本來是一頓飯的事,現在變了一輩子的事,吃不好,一眨眼一輩子就過去了。更為可怕的是,由於政府監管不到位(2010年全國仍有72個地級區域、1305個縣級區域未設立食品監管機構)等原因,在這場危及所有人的食品安全保衛戰中,人人都在後撤,人人都做旁觀者。“禍從口入”成了這個時代人人自危的根源。尤其令人恐慌的是轉基因糧食。《參考消息》2011年6月20日報道,2006年至2011年歐盟曾115次發現來自中國的轉基因大米食品,說明中國已有轉基因水稻種植。中國農學專家佟屏亞對此痛批一些科學家是拿老百姓當實驗鼠。我們必須從人類自身繁衍生息的高度深刻認識轉基因糧食的巨大危害。中國轉基因技術需要加快研究,但轉基因食物絕不能進入主食領域。 

糧食生產要素主要有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投入。而中國耕地面積日趨銳減,種糧勞動力日益短缺,中間物質投入長期不足,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糧食產量。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一旦糧食生產出現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 

 

“糧心”回歸:“政通人和”與“天時地利” 

 

糧食是準公共產品。糧食生產是安民保國的大事,只能“靠己”不能“求人”。依賴世界糧食市場供給,不僅無法有效滿足國內糧食消費,還要承受巨大的財政壓力、政治和道義壓力,甚至可能會危及國內產業發展、進而受制於人。中國糧食安全之策,必須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同時加強糧食國際合作,實施多邊糧食貿易戰略,破除國際資本壟斷,避免經濟風險和政治摩擦。堅持國內糧食基本自給方針,關鍵是要做好“政通、人和、地利、天時”四篇文章。 

“政通”就是充分發揮政策的支撐效應和調控功能,保障糧食安全有效供給。一是加大投入力度。調整中央財政支出結構,提高用於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支出的比重,逐步增加對農業基本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完善財政支農的結構和方式,重點增加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在金融、稅收、保險、投資等方面加大對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支持。二是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健全糧食統計制度,加強糧食監測,加快建立糧食預警監測體系和市場信息會商機制。建立健全與物價變動相適應的城鄉低保動態調整機制,保障特殊群體的糧食供應。加快研究制定國內糧油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等領域產業政策。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