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新中國五十年代初如何社會統合——十五個“小人物”的回憶錄研究 6

1953年後,1949年前舊中國學校培養的知識分子總體被劃入了“舊知識分子”的範疇,他們被一般視為“不純”階層,其主要依據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並曾為舊社會服務。在這群人中,“歷史不清分子”和“不純分子”占有相當的比例。

“歷史不清分子”和“不純分子”都是50年代初出現的指涉特定人群的概念,“歷史不清分子”一般指“歷史覆雜”,參加過反動組織、或曾在舊政權重要機構服務,有一般的“反動”行為,或有“反動”嫌疑但查無明顯證據者,例如:原國民黨軍、公、教系統人員,反革命分子的家屬(簡稱為“反屬”),被鎮壓、被管制分子的家屬等等,在階級鬥爭激化的時期,這個人群又被視為是“反動階級的社會基礎”。所謂“不純分子”是一個動態概念,隨不同的歷史時期而不斷擴大,在50年代有相對的穩定性,所指多為和舊社會有較多聯系的人員,即在“革命群眾”和“敵人”之間比較靠近右邊者,例如:原國民黨一般黨員,三青團員,原舊軍隊士兵(統稱為“兵痞”),資本家,有海外關系者或仍與海外有聯系者。

15本回憶錄的作者基本都在肅反運動中被沖擊,他們所在的單位花費大量錢財,在全國各地對他們的歷史情況進行“外調”,使得單位領導有機會去了許多過去從不可能去的地方。“外調”的行動受到被審查對象的普遍歡迎,他們相信“外調”有助於澄清他們的歷史疑點。1955-1956年,全國範圍的“外調”大規模進行,它的核心是“重證據,重調查研究”,這也是新中國在確立社會主義體制方面的獨創,斯大林時代的“肅反”是沒有這項舉措的。僅中央直屬機關就派出達四位數的外調人員,國家機關也是四位數,大批審幹人員奔走於全國各地,進行查證資料的工作,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通過大規模的“外調”,基本查清了黨和國家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歷史疑點,使許多人得到解托。

新國家對社會情況的調查也包括城市中的工人階級。為了加速向社會主義過渡,實現“一化三改造”,執政黨采取的是依靠工人階級,強化階級鬥爭的方針,然而這並不表明城市中的工人一概都被視為是黨的依靠對象,對工人也得進行“階級分析”,換言之,作為個體的工人並不就屬於“工人階級”,在工人中也需落實“階級路線”。

50年代初中期,開展了對全國職工狀況調查,各級黨組織對所屬企業的工人的歷史狀況進行了普遍的“清理”,以“摸清”工人的政治歷史情況,具體辦法是:1、讓工人填寫登記表;2、由單位黨委與工人住地派出所配合,將派出所掌握的資料添入登記表;3、由單位進行進一步審查,北京石景山鋼鐵廠1952-1953年新招工人4857人,有政治歷史問題或成分覆雜者582人。據全國總工會1953年對上海私營工廠工人狀況的調查,“過高的生活水平已使一些工人腐化起來。大隆機器廠工人不願聽共產主義的道理;大滬制鐵廠百分之五十的工人嫖賭”,“有不少工人還討了小老婆”,“有些廠的工人還和資本家結成‘統一戰線’,欺騙政府”。萍鄉煤礦1萬職工中有1200人被認為“不純”,其中工人有903人;1955年初,鞍山鋼鐵公司有5萬職工,其中“不純”分子有5000人,占職工總數的10%.

“排隊摸底”不僅限於調查工人中的“不純分子”,它也包括對工人的思想狀態進行分類排隊,即區分出工人中的先進層、中間層和落後層。一般而言,“先進工人”多指老工人,對老工人也要根據他的“階級意識”與現實表現來判斷他是否“先進”。萍鄉煤礦工人解放後娶的老婆,成分不好者達到10%以上,這樣的老工人一般就被認為是“落後”工人。如果老工人註意獎金、工資一類,則會被認為是“經濟主義思想嚴重”,“思想覺悟不高”,也不會被劃入“先進”工人行列。

“落後工人”則指青年工人,所謂“落後”是指青年工人受到“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怕苦怕累,追求享受)的影響。

對於工人中的政治歷史和思想背景的差異,黨的領導層十分了解,鄧小平在1957年的整風報告中說,占65%的新工人中,農民、學生、城市貧民出身占一半以上,還有3%新工人是地、富、資產階級、偽軍警和遊民分子,他提出,這些人的的剝削階級意識和壞習氣尚未得到應有的改造。然而從總體上看,新國家對工人是比較寬大的。1957年9月中央發出文件,規定在工人中不劃右派,只進行“先進”,“中間”,“落後”的分類,不作左、中、右的劃分,對技術人員和科室以上的幹部可以劃“右派”。

50年代新國家對社會成員的“排隊模底”的重點是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這和當時領導層的認識是相聯系的,由於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和舊中國有較深的歷史和思想聯系,他們被順理成章地視為是有待進一步加強改造的社會群體。對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的“排對摸底”,就是對他們進行左、中、右,甚至是更深入,更細密化的“中左”、“中中”、“中右”、“極右”的政治劃分,然後依據不同情況,給予區別對待。這是一項全國性的行動,一直深入到縣和縣以下的城鎮的小學教員這一級。廣東省的和平縣在建國初是一個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小縣,也在小學教員中進行“左”、“中”、“右”的排隊。

對於如何幫助、教育知識分子也有許多細密的規定。在“肅反”運動中,1955年8月25日,中央指示,對技術專家,應列出“少數確有學問和技術並有資格和名望的人”的名單報送中央審查,“對他們中組織學習,不放到群眾中去鬥爭”。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