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7)

施植明(1993,頁 xiii/Morin, 1990)繼而指出,「知識並不是世界的倒影而是我們與宇宙之間的對話。我們的真實世界是我們心靈的真實世界,將永遠無法摒除混亂。…理論並非知識的終結,而是可能的出發點」。

而據 Morin(1990/施植明譯,1993),現代科學思維排除了含糊、不確定與混亂後實則僅僅揭露了現象所遵循的簡單秩序。但人們猶需整合所有簡化的思考方式,摒除支解、約簡、單一與盲目的結果進而追求多元向度的知識。在體認所有知識都是未完成與不完備的情況下, Morin 認為要盡力將研究客體放在適當脈絡(context)裡,將過去的事實與可能的變化整合起來重新思考真理與知識。


而如 Sommer(2012)所述,「敘事學」自納入了紀實故事(如歷史、新聞)、新視聽媒介、數位元素後已進入「後經典時期」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另見 Doležel, 1999/馬海良譯,2002), 使得想要依循傳統敘事學理來研究各種「媒介」的嘗試愈發不易。

換言之,若依傳統敘事學檢視傳播學理時不免發現,這個夾在古老神話與現代科學間的跨學門學科有著來自不同領域的影響,未來猶需注意如上節所述之互動圖文與影音符號正以數位形式在現實與虛擬之時空進行超文本連結,其即時又互動本質早已修飾並改變了傳統由「故事」與「論述」建構敘事結構的理論形貌。

由此觀之,「敘事傳播論」首要之務就在檢討如何透過圖文影音符號或口語言說方法敘述、再述、轉譯故事的過程,依此方能提出值得關注的傳播現象與敘事傳播的原理原則。


因而數位時代的「傳播」現象不僅是人文、科技或法規共同創造的文明,就前述之「人文視角」觀之,任何傳播主體(無論「說者」或
「聽者」等「傳播人」)的發聲管道已較前多元且即時,內容從私密的心情貼圖到大量流通於公眾的複雜故事,互動的兩端或多端正共同締造著頻繁而綿密的傳播網絡。

而在此知識與文化快速流動轉型的數位傳播時代,從文學或結構主義生根的「經典敘事學」卻顯得靜態,如故事的後現代拼貼變形手段以及重述與流俗的論述迄今均尚未能正式引入傳播學理,使得前節所述之傳統資訊觀傳播行為(如效果論相關研究)迄今仍然主導著這個領域的學術思潮,實有必要引入新的典範以資擴大傳播學術的廣度與深度。

本文因而認為,根據前節所述有關「網路時代的新敘事方式」,以下或可重新描繪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重要特質藉此說明其原理及特色。

嚴格來說,這些特質部分已清晰可見,有些仍在發展或持續更迭。因而此處舉列並非有意指稱其為「敘事傳播」之僅有特質或其他特質不甚重要,其彼此之間亦非互斥實則兼有重疊。因而隨著網路時代的愈形發展,敘事傳播的特質勢將持續演變,某些特質甚也可能消失。但無論如何,以下五個特質當可用來描繪此刻數位敘事與傳播現象的密切互動本質。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