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52)

法國的詩意現實主義(1930-1945)(五)

《逃犯貝貝》這部在杜維威爾的作品中最激動人的影片,忠實地沿用了霍克斯那部著名的影片《疤臉大盜》中的某些手法。貝貝是一個法國的強盜,他和茂尼在《疤臉大盜》中扮演的主人公可以說是同胞兄弟,甚至他的同謀犯的姿態動作都和霍克斯的《疤臉大盜》中的配角人物一模一樣。但這種直接從美國電影借用某些手法,並未妨礙杜維威爾的獨創性。他革新了故事和人物,把他們從紐約的下層社會搬到一個阿爾及爾城郊的美麗環境中。因此,這兩部影片主人公只是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並不相同。

疤臉大盜快活地撥弄他那挺機關鎗,他所代表的是一種野蠻的征服的力量。而逃犯貝貝則從開始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物。他的失敗並不是由於他在郊區的巢穴遭到警察的包圍,而是由於他自己的過失,即由於他不能忘懷於巴黎的繁華區,由於他沉溺於戀愛,由於他的憂鬱厭倦,由於他糜爛的生活,一句話,是由於注定的命運使他遭到了失敗。……

影片結束時表現貝貝在鐵柵欄門前被命運擊敗,使他不能和他的情人會合,一同搭上那艘富於象徵意義的輪船,逃往「另一個世界」。在20年代裡,法國某些影片和一部分文學作品,特別喜歡表現逃亡和分離。例如,帕尼奧爾的《馬利尤斯》——一部把起源於阿瑟·蘭波的傳統思想加以通俗化的影片——就是以分離來結束劇情的。貝貝則不能坐船逃脫,結果只好以自殺作為解決的方法和劇情的收場。

1937年攝制的《舞會手冊》,在商業上獲得比《逃犯貝貝》更大的成功。這是一部插曲式的影片,描寫一個寡婦根據二十年前一本舞會手冊上記錄的人名去找過去向她求過婚的人,她找到七八個這樣的人。這些人已經變得庸俗腐化,忘記了過去的愛情和理想。他們有的變成了江湖醫生(皮埃爾·布朗夏爾飾)、有的變成粗俗的小市民(雷姆飾)、愚蠢的理髮匠(費南台爾飾)、騙子手(路易·敘衛飾)和阿爾卑斯山的嚮導(皮埃爾·理查·威爾姆飾),如果片中那位僧侶(哈萊·包爾飾)的說教能更生動些,更具有說服力的話,那麼,宗教也許可以為這部影片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部質量好壞不齊的影片中,最壞的地方是包爾和威爾姆大談自己理想的片斷,而最好的地方則是對影片主人公——江湖醫生這個最墮落的人的描寫。

1936年攝制的《風雲人物》,1939年攝制的《鬼車魅影》,以及1938年在好萊塢導演的那部豪華的娛樂性影片《翠堤春曉》,在杜維威爾的作品中都不佔重要的地位。但是,1939年攝制的《窮途末路》卻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在斯派克和杜維威爾共同編寫的劇本中,用逃亡來結束劇情已經辦不到,因為影片的主人公們都是一些年老退休的演員,不斷受死亡和病魔的威脅。這些老年人瘋狂的掙扎宛如中毒的老鼠。……整部作品突出地給人一種沉重憂鬱的不舒服的感覺。

馬賽爾·卡爾內所導演的一系列影片,除極少的例外,其對白幾乎全部都是由雅克·普萊衛寫作的,這些影片和杜維威爾的影片在思想上有很多不同。卡爾內曾當過影評記者和紀錄片製作者,還做過克萊爾和費戴爾的副導演。193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了一部名叫《珍妮》的影片。弗朗索瓦絲·羅珊在該片裡飾演一個同自己的女兒爭風吃醋的母親——一個現代的菲德爾,頗像《米摩莎公寓》裡的女主人公。這部陰鬱的自然主義的悲劇,情節非常平凡,但有優美的對白、真實的人物和卡爾內這位年輕導演的藝術這些優點。羅珊還在另一部影片《怪事》(1937年攝制)中擔任主角,這是一部冷冰冰的巧妙而費解的幻想片,片中那種所謂詩意的鏡頭使人看了禁不住發笑。繼這部半失敗的影片之後,卡爾內又拍了一部很獲成功的影片《霧碼頭》(1938年攝制)。

這部影片的劇本是由普萊衛根據皮埃爾·麥克奧倫的小說改編的,和原著很有出入。原來小說的情節是以1910年巴黎蒙馬特區一家名叫「逸兔」的酒吧間為背景,在一些歹徒和蹩腳的畫家中間展開的,而影片卻模仿了馮·斯登堡的影片《紐約的碼頭》,把劇情搬到現在,地點改為法國的大海港勒阿弗爾。影片的主人公包括一個逃犯、一個酒店的老闆、一個誤入歧途的姑娘和一個百貨店的老闆。他們在這部影片裡仍保留著巴黎蒙馬特區流浪文人的那種說話口氣,或者更正確地說,仍保留著聖日耳曼—普雷區知識分子的說話口氣。

影片描寫一個偶然犯了罪的逃犯逃到勒阿弗爾港,想乘船離開法國。他在碼頭上遇到一位姑娘,便愛上了她。他們的戀愛遭到一群歹徒的阻撓。他殺死其中一個歹徒,當他將要搭上那只象徵到「另一個世界」去的輪船時,卻被另一個歹徒開槍打死了。

杜維威爾的主人公們是一些命運的犧牲者,或者是命運的工具。而在《霧碼頭》這部影片裡,卡爾內和普萊衛則把人們分為好壞兩種。好人即使成為罪犯也是由於反抗或戀愛而偶然犯罪的人;至於壞人——和他們最早的模型即美國的盜匪不同——則是具有一切邪惡品質——首先是卑鄙、欺詐和貪婪的歹徒。在生活中,歹徒經常佔著優勢,而失敗的卻總是那些正直的人們。在《霧碼頭》中,命運有時以人的形態出現,如那個饒舌的畫家,尤其是那個流浪漢,他們的形象就是為引導影片主人公走向戀愛和死亡而創造的。

普萊衛寫的華美而富於詩意的對白,莫裡斯·約倍特的配樂,特羅內設計的佈景,肖弗坦的攝影技術,讓·迦本和米契爾·摩根這對情人角色以及演員米歇爾·西蒙、皮埃爾·伯拉塞爾的優秀演技,使《霧碼頭》這部影片成為法國電影中登峰造極的作品之一。卡爾內以後在攝制《北方旅館》一片時,曾企圖使它和《霧碼頭》獲得同樣的成功,但由於演員搭配不當,尤其是普萊衛沒有參加製片工作,亨利·讓遜寫的對白又非常隨便,很像戲劇裡的台詞,結果使他的希望未能實現。雖然如此,影片裡某些場面卻充滿使卡爾內深為觸動的巴黎郊區的悲慘氣氛。

1939年攝制的《天色破曉》比《霧碼頭》更為高超,在這部影片裡,卡爾內從第一個鏡頭起就明確地展示出影片的意義。影片主人公因為犯了罪被警察重重包圍,他無法逃脫他的命運,困守在一間狹小的閣樓上,只能借回憶來逃避現實,最後以自殺來表示他對社會的反抗。這種被追緝的反抗者的自殺結局顯然使人想起了馮·斯登堡的《下層社會》。但卡爾內和普萊衛比斯登堡更高出一籌,他們在這部影片中採用了「室內劇」的表現方法,例如表現主人公所在的那間小閣樓裡各種帶有象徵意義的物件,如鐵鏟、絨布做的狗熊、牆上的纍纍彈痕等等。同樣,影片結尾時的鬧鐘聲也好像諷刺地告訴倒在地上的主人公屍體說:「太陽出來了。」最後,影片在表現主人公因氣憤而犯罪時,那個直接仿自影片《告密者》的瞎子摸著樓梯一步步地走上來的鏡頭,也具有象徵的意義。

Views: 1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