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重構文學場》5 媒介環境變遷與文學的發展 (4)

“白話文學”、“平民文學”背後是西方現代社會的“科學”“民主”以及“社會進化論”。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文學史的書寫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上則又強化了階級鬥爭的學說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條路線鬥爭的學說。魯樞元還提出了文學史書的自然維度,即從生態視閾來考察文學的可能性,這無疑是一種新的文學研究的思路,可惜這種視角還未有更多的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其實,考察新時期30年來文學的“生態書寫”,不難發現所謂“生態文學”是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歷史改變和躍進出現並發展起來的,是在伴隨經濟迅速發展之後給生態環境帶來空前破壞並產生危機的時候及時出現的新文學。對這一文學樣態的梳理也可以見證新時期文學發展的軌跡,並了解新時期文學發展的外在與內在動力。

其實,考察新文學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新文學發展還一直受到媒介環境的影響,即媒介的變遷影響著新文學的發生、發展及創作主體的觀念,創作的風格和讀者的接受方式等。


第二節媒介變遷與文學的發展

 

從媒介的發展與變革的里程來看,一百多年來中國的媒介大體經歷了四種文化時態:一是晚清開始進人印刷媒介時代。這一階段報紙、刊物、圖書為主要媒介,人們的閱讀基本是以報刊和書籍閱讀為主,文學對大眾的精神建構主要依靠文學報刊和文學圖書的發行。二是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進入電影媒介時代。不過,電影對人們的影響是與印刷媒介交叉發生的,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三是電視媒介時代,即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黑白電視機進人普通家庭到90年代彩色電視機進入普通家庭,一直到今天。電視文化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於人們擔心電視的收看導致了青少年文學閱讀量的下降。四是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電子網絡媒介快速發展,使得網絡文化開始全面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文學,而且網絡文化與電視文化形成了一個圖像世界和數字世界交叉的文化環境。這四種媒介文化從各個層面影響著文學,因此,從媒介的視角來考察新文化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它在不同的媒介文化的影響下,大致經歷了四種形態的變化或四種審美方面的嬗變:


1.印刷媒介使新文學具備了現代性品質。西方學術界認為現代的人是“具有批判力與自主性的人”。媒介學者巴里·桑德斯有這麽一個觀點,他認為那些缺乏讀寫能力的人,無法從事抽象的、批判性的思考,也無法將自己從當下的經驗中抽離出來。桑德斯的觀點其實正印證了這麽一個事實:印刷媒介使人類進入了一個讀寫時代,也使人類開始擁有了現代人的品質。的確,人的現代思維是印刷媒介塑造的,在印刷媒介沒有產生之前,人並不具備理性的思維和邏輯的思維。印刷媒介的出現,人逐漸有了理性思維和思考能力,因此具有了現代性的批判力和自主性。哈羅德·英尼斯有一個觀點:新的傳播技術不僅給予我們新的考慮內容,而且給予我們新的思維方式。尼爾·波茲曼認為:“書籍的印刷形式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組織內容的方式,從而推動了一種新的組織思想的方式。”而且,他還認為,16世紀的書籍的編輯非常注意書籍內在組織的清晰度和邏輯性。這實際上是現代思維的一種表現。也正是因為印刷媒介的出現,導致了學科的重組,使人們逐漸形成了現代性思維。歐洲的科技革命和工業化道路,及現代性體驗都和16世紀後,歐洲進入印刷媒介時代,人們普遍接受文字教授和書籍文化的洗禮有很大關係。

Views: 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