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辰山:紀念胡適先生,談文化從自覺到自信(4)

不過胡適先生在提倡“全盤西化”是對西方那個“體”始料未及,不是他的過錯。因為中西比較哲學發展到在結構上進行闡釋學研究,最近才方興未艾。只有最近比較哲學闡釋學才越來越深刻意識到,不講體,不知道體,講什麽中西方文化觀,說什麽中西方文化關系,談什麽文化自覺,只是白講。自覺什麽?就是自覺這個體,體就是結構,自覺是知道中西方思想傳統各有一個很不同的結構。不講體,只講全盤西化,只講充分世界化,無從化起。亨廷頓為什麽說文明要沖突?就是因為這個體,誰也改變不了這個體。兩個體之間,要麽沖突,要麽互相承認、共存相處,此外,不會有什麽大同的世界文化。必須承認和接受文化的多樣性,否則就是沖突,就是血腥。

胡適先生一生在西方時間相當長。但只講它身體在哪兒(西方)是不夠的,要講他的思想是哪兒的(中國的)。他的對西方“體”未覺,說明他雖然身體在西方,用的卻是中國底蘊的文化去解讀西方行為、思想文化的浮面概念。他所形成的“全盤西化”觀點,無非是這樣一種結果。胡適先生是中國人當中根是中國文化且接觸西方最多的極少數人之一;即使他的這種情況,也仍然還是用著一個中國人的腦袋想事;其實這些年的情況顯然是,越是跟西方接觸並不多的人,越容易萌發對西方單相思式的夢想。胡適先生是應當獲得理解的,他的提倡“全盤西化”,有其自然性、必然性。在胡先生那個時代,還沒有產生使得他能夠對西方思想傳統發生透徹理解的歷史條件;沒有全球化,沒有今天的使得地球大大縮小的傳播和交通個手段,對西方是一種中國人飽受自己文化浸泡文化心理的一種理解西方角度,這種情況幾乎發生在大多數思考中西文化觀的知識分子身上,所出的對西方思想文化之“體”的未覺,不應過分苛責。

由文化自覺的初級臺階走上更高的自信臺階

理解西方行為、西方思想文化的“體”,走出文化自覺的誤區,是文化自覺的真正開始。文化自覺的第二步,則是找到中華文化自己那個“體”。這是關鍵的一步。這是說,自覺歸根結底是知道自己文化是什麽,知道中國文化的魂是什麽,內涵是什麽,榮辱觀的核心是什麽。如果在這些問題上一頭霧水,還是談不上文化的自覺,更談不到走向文化自覺的更高臺階:文化的自信。在自己的文化之中找不到讓自己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東西來,與西方文化應當有什麽樣的健康、恰當的關系,也無從談起;就會不是賣國主義就是狹隘民族主義。在中西文化恰當關系問題上,今天已經不是只滿足於講“中西文化融合”籠統話語的時候了,而是要認識、說清楚為什麽融合,在什麽意義上融合、融合的方法是什麽。

對自己文化的自覺從哪里來?離開比較哲學闡釋論是做不到的。這是說,找到中華文化自己的“體”靠的是對西方文化“體”的確切理解。理解它的宇宙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語言的結構,認知那個以“上帝”為出發的超然絕對論(萬物的靜止不變論)和二元論(一切為孤立個體、不相聯系論),相比之下,找到了中華文化非絕對論(萬物變化、無不相對)和非二元論(萬物因內在相連而渾然而一)之“體”。在中西碰撞一百多年的今天,特別是全球化的條件,對自己文化自覺不放到全球大視野中去,特別是不放到中西比較哲學視野中去,是不會對自己文化有自覺的。“道”字所表達一切事物的變化與不絕對,一切事物都是以內在方式相聯系,與此緊密聯系的中國內心境界就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榮辱觀的核心是維護事物相對與聯系的自然恰當的度。發現事物的恰當性、維護它的自然性,掌握萬般變化的度,則是中國人無窮盡的智慧,它就是像藝術大師般地顧及事物的整體性、全局性、延續性、權衡性。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思想傳統像中國這樣研究駕馭變化,在變化之中遊刃有余的智慧。本人一直認為,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產生信心有三個最基本的理由:一、中華文化有一個互系性的思考方式。它讓我們總是尋找事物的兩方面、求合諧、求平衡。這是祖先傳下的法寶。它讓中華民族智慧、敏捷,立於不敗之地。二、中華文化是一個道德體系,人道體系。它告訴這個民族,命運在於它自己,而不在上帝,更不在別人。道德在人的身上,神奇在人身上,人存在它們就存在。三、中華文化是個開放體系,最能與時俱進,最能包容、自重。它的內涵象大海一樣深廣。這都是與西方文明形成顯明對照的特質,是中華文化自信的基本點。這也是可以與西方文化交流,互補的基礎。對西方文化,中國有很多需要學習,然而有了這個基本點,就可以更自覺的學習,更明確學什麽。從文化角度,中國不比任何文化低下和卑賤,沒有理由自慚形愧。

對中國來說,沒有自信的文化自覺不是正常的自覺。自信不僅與自覺不沖突,而且缺一不可。自知之明的自覺是建築在自信基礎上的。沒有自信,就沒有自知之明的自覺可言。或者可以說,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自知之明(或自覺)為前提的。自知是有好壞、利弊、正面與反面等明確標準的,不含糊的。從這種內心狀態出發的自信,是很不容易的。自覺和自信不能單獨存在的。二者如果分離,都會失去各自本身的意義,要麽是自慚形愧、自己否定自己,要麽盲目自大、自我感覺良好、不可一世。這兩種傾向與自覺自信的概念是不相干的。自覺與自信恰當統一是文化自覺是高臺階,是最好的狀態,是中華民族復興希望的真實所在。

今天全球化呈現給中國的西方,構成中國人實現文化自覺的大好條件。今天已經不是在文化上只滿足不出廬山的,類似躲進小樓成一統感覺的時代。中華民族跟一個人一樣,也是需要長大成熟起來的。要在今天比起胡適先生那個年代實現文化自覺的空前優越條件下,完成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過程。如果胡先生曾說,如果我們還希望這個民族在世界上占一個地位,只有一條生路,就是西化。我們今天則是要豪邁地說,如果我們還希望這個民族在世界上站一個地位,只有一條生路,就是不要西化。要以中國文化為本位,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決不用絕對性、二元性、單一性、單向性的西方自由主義文化當成中國“西化”、“世界化”標準。我們要用這樣的話語與行動,結束胡適先生“全盤西化”歷史公案,對於我們所作的工作,胡適先生一定會含笑九泉。(愛思想網站2011-12-26)

Views: 7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