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對話抑或獨白?》(3)

這里,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布萊希特戲劇美學的基本思路:戲劇的功能在於促進社會變革,這就需要一種新的戲劇——敘事劇;而敘事劇的基本特征是通過間離效果,來達到舞臺和觀眾的間離;這種間離的基本作用,在於保持觀眾的獨立意識和批判立場;而這樣的意識和立場才是促進社會變革的重要環節。

顯然,布萊希特戲劇的核心問題,就是舞臺和觀眾的關係問題。打破傳統的亞里士多德式的戲劇,以及正在流行的自然主義戲劇,就是對舞臺觀眾新關係的重建。一言以蔽之,就是建立一種舞臺和觀眾的對話關係。而自然主義的戲劇由於觀眾向人物的共鳴,而使得戲劇變成了一種單向的一元的“獨白”。從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主張來說,他的戲劇觀中應該說,是包含了某種“對話主義”的願望和動機的。

 

在當代哲學和文化領域,無論是涉及日常生活實踐的交往問題,還是關於理論思考溝通問題,強調對話而不是獨白,都是一個普遍的傾向。

海德格爾指出,語言是人生命的家園,而此就存在於語言的說之中,說卻有賴於聽。聽說關係構成了人的本身的存在,即一種交流關係。【14】

著名的對話主義倡導者巴赫金認為,任何思想存在的前提條件都是一種對話關係,一種積極的交往。對話中的差異構成了思想的不同聲音,從而形成一種“復調”。對話的本性就在於希望被聽到,被人所理解。他的以下一段話是十分著名的:

 

思想不是生活在狐立的個人思想意識之中,它如果僅僅留在這里,就會退化以至死亡。思想只有同他人別的思想發生重要的對話關係之後,才能開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發展尋找和更新自己的語言表現形式、衍生新的思想。

人的想法要成為真正的思想,即成為思想觀點,必須是在同他人另一個思想的積極交往之中。這他人的另一個思想,體現在他人的聲音中,就是體現在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他人的意識之中。恰是在不同的聲音、不同意識互相交往的聯結點上,思想才得以產生並開始生活。【15】

 

對話主義的思想在晚近的哲學和文化討論中,更是被看作人們理解的條件。這一點在解釋學、接受美學、後結構主義以及批判理論中,不斷被當做一種理想的文化活動。

在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中,對話關係也就是一種主體間性關係,哈貝馬斯指出:純粹的對話結構是一種主體間性結構,“純粹的主體間是有我和你(我們和你們),我和他(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對稱關係決定的。對話角色的無限可互換性,要求在這些角色操作時,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擁有特權,只有在宣布和論辯、解釋與隱蔽的分佈中,有一種完全的對稱時,純粹的主體間性才會存在。”【16】


雖然布萊希特並沒有從哲學高度闡述這樣的思想,但是,從他的戲劇主張來看,是和這樣的趨勢相合拍的。他期望的是,一種戲劇中觀眾和舞臺的對話關係。他的這種理想最典型地反映在他關於“街景”的描述中。他認為,演員作為事件的旁觀者,向觀眾描述發生的事情,並使事件成為觀眾的批判對象;而觀眾則在聆聽的同時,介入對事件的評價和思考。

[14]Heidegger,M.Poetry,Language,Thought.(NewYork:Happer&Row,1971),pp.189—197.

[1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三聯書店,1988,第132頁。

[16]Habermas, J. "Social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in Lemert, C. (ed), Social Theory.(Boulder: Westview, 1993),p.416.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