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對話抑或獨白?》(4)

這里,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一下構成對話的基本條件:

首先,對話必須有對話的雙方,而且雙方必須有所差異,正是差異才有對話的可能,否則就是千人一腔了。其次,對話必須是平等的,角色應該是對稱的,對話雙方中不存在哪一方的優越和優勢,一方主動,一方被動,這就打破了對話的平等關係和均衡狀態。

最後,對話還必須是雙向的互動的。所謂雙向的,是指在真正的對話關係中,不存在一方只有給予,另一方只能接受,用哈貝馬斯的話來說,就是角色的“可互換性”。在更加寬泛的意義上說,這種雙向就是指對話的每一方,都有保持自己獨立思考和做出反應的權利。這正是布萊希特所希望的“平等”關係。 

 

二、意義的“獨裁”——從對話轉向獨白

 

我們只要對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稍加翻檢,就不難發現他的理論表述中,多次提到建立這樣的對話關係(他更多的使用的詞匯是“討論”)的理想。顯而易見,他的間離效果正是為了實現這樣的戲劇目標,而被大力提倡的。如果我們把間離效果的功能,視為對演員和觀眾之間一種對話關係的重建,那麽,檢查這種戲劇手段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從它實際上能否實現對話來思考更合適的了。

 

換言之,如果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的確實現了演員和觀眾之間的對話,那麽,可以說,他的間離效果理論,和他的戲劇實踐是一致的。但是,正是在這里,我們發現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使得我們對間離效果做出新的評價。布萊希特曾經慷慨激昂地宣稱:“衡量現代戲劇的標準,不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習慣要求,而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觀眾的習慣。”【17】我們順著他的思路來檢驗他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吧!

首先,布萊希特的推論是值得懷疑的。他認為,如果戲劇訴諸觀眾的情感,就會取消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而訴諸他們的理智,就能喚起他們的批判態度。這種推論是有所偏誤的。

其實,戲劇能否激發觀眾的思考,並不在於它是訴諸理智還是感情,而在於戲劇本身的某種內在藝術震憾力和吸引力。一部訴諸觀眾情感的戲劇(如《玩偶之家》或《雷雨》或《茶館》),只要具有相當的審美品質和高度的思想性,照樣可以喚起觀眾的思考和批判。

而且比較地說,較之於純粹理論的理解和思考,帶有感情的理解則更加符合審美的檢驗,而且這樣的理解事物本質,和內在意義的理解,也往往更加深切和更加感人。【18】從戲劇史角度說,在布萊希特以前,率先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進行有力批判的,正是所謂的自然主義戲劇。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如果這種分析是可以成立的話,那麽,布萊希特的意欲通過間離效果,來重建舞臺和觀眾之間的對話關係的嘗試,也就不可能是必然的唯一的途徑了,甚至他對傳統戲劇和自然主義戲劇的看法,也許有不少應視為個人的偏見(盡管在特定文化背景中,要達到不同的目的,會有意歪曲或虛擬地構成自己的對立面)。

從布萊希特自己的戲劇實踐來看,他無法在其戲劇中消滅感情,他借助間離效果所實現的,正如一些睿智的戲劇理論家所指出的那樣,並不是消滅演員和觀眾的感情和杜絕感情,而最終不過是抑制和減弱感情。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看,如果把重建舞臺和觀眾的對話關係的必經之路,片面地歸諸於訴諸理智而去除情感,顯然既不合邏輯,又不符合戲劇的實踐。

[17]同[5],第307—308頁。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