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1)

一、何謂日常生活審美化?  

最近幾年, 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討論變得熱門起來, 這個短語似乎已成為學界的一個時髦命題。毫無疑問, 它是一個“舶來品”, 是西方學界1980年代中後期以來,文化研究和社會理論所關注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是, 這個短語在當下中國的流行是耐人尋味的, 它既反映出這個問題在當下中國的某種適切性, 同時也體現出中國學界對這一問題的某種敏感性。


那麽, 從學理上說, 這個短語究竟確指什麽? 先來看看權威的工具書所作的解釋:


藝術與日常生活加以區分的觀念正在消解。日常生活審美化有兩層含義:

第一, 藝術家們擺弄日常生活的物品, 並把它們變成藝術對象。

第二, 人們也在將他們自己的日常生活轉變為某種審美規劃, 旨在從他們的服飾、外觀、家居物品中營造出某種一致的風格。

日常生活審美化也許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 亦即人們把他們自己以及他們周遭環境看作是藝術的對象。[1]


依照這一界定, 所謂日常生活審美化,首先是指藝術活動的日常器具轉化為藝術品, 這的確是現代藝術的重要發展趨向, 它早在上世紀初法國藝術家杜尚的“現成物”藝術中開了先河。我們知道, 現代主義藝術有一個顯著的傾向, 那就是它的精英主義、純粹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文化取向, 在純粹性的追求中將藝術和生活剝離開來。


而杜尚駭世驚俗的所謂藝術, 顯然是以一種棒喝的方式警醒人們, 藝術並不只是那些精心雕琢、創意奇特的東西, 也許藝術品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藝術品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器具。這種挑戰到了後現代主義波普藝術中已是常事, 最有影響的也許要數美國藝術家沃霍爾, 從湯罐頭到啤酒瓶、從新聞照片到包裝盒, 沒有什麽不可以成為藝術品。他的尖銳挑戰引發了當代西方美學“藝術界”理論的出現。


不過, 在我看來, 藝術與生活之間邊界的模糊, 對於日常生活審美化而言, 遠不如上述界定的第二個方面更為重要, 亦即人們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轉化為某種審美規劃。

在美學史上, 審美化一直是一個帶有烏托邦性質的未來目標。尤其是近代以來, 美學常常不是在早已逝去的古希臘時代尋找意境, 就是對尚未到來的某種美好未來憧憬期待, 嚴肅的美學似乎很難把審美化直接派付給瑣碎平庸的日常生活。韋伯現代性研究的一個著名論斷, 就是斷言現代日常生活是一個“鐵籠”, 而審美則具有某種將人們從“鐵籠”的壓抑中拯救出來的世俗“救贖”功能。[2]1


韋伯說: “生活的理智化和理性化的發展改變了這一情境。因為在這些狀況下, 藝術變成了一個越來越自覺把握到的有獨立價值的世界, 這些價值本身就是存在的。不論怎麽來解釋, 藝術都承擔了一種世俗救贖功能。

它提供了一種從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脫出來的救贖, 尤其是從理論的和實踐的理性主義那不斷增長的壓力中解脫出來的救贖。”[3]342從韋伯的論斷出發, 審美與日常生活似乎是大相徑庭的, 說今天已是日常生活審美化, 是否意味著韋伯的論斷已經不再有效? 換一種問法, 是否可以說今天的日常生活已不再有“鐵籠”的壓抑性質?

注釋:

① 美國分析哲學家和美學家丹托通過對沃霍爾作品《比里爾包裝盒》的反思, 提出了著名的論斷: “把某物看作是藝術需要某種眼睛無法看到的東西——一種藝術理論的氛圍, 一種藝術史知識: 這就是藝術界。”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ld, ” in Aesthetics: The Big Questions, ed., Carolyn Korsmeyer (Cambridge: Blackwell, 1998), p.40. (愛思想2010-06-16)

[1]Nicholas Abercrombie, Stephen Hill and Bryan S. Turner Turner,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4.

[2]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於曉, 陳維綱譯.北京: 三聯書店, 1987.

[3]H. H. Gerthand C. W. Mill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M].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