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回歸心靈與敘事意義 (1)

摘要:內容提要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歷史小說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了失敗、痛苦、空虛甚至死亡。為了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慰藉、復蘇和成長,他們都將目光投入家族和個人歷史中,或按照自己的意願與目的對過去的歷史文本進行重新詮釋,或以“講故事”的敘事方式重構歷史。本文解讀了斯威夫特的三部小說,從中不難看出,作家對心靈與歷史敘事之間的關系所作的思考和探索表達了他對歷史的本質和意義的獨特理解。他通過小說告訴讀者:回歸心靈是一切敘事的意義所在。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使得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瓦解,傳統的社會結構、社會秩序、價值觀念土崩瓦解,貧困與縱欲並存,人際關系扭曲,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文化失去規範,人們感到茫然若失。但是,英國並沒有放棄對“大國地位”的追求,尤其是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政府大肆宣傳“歷史價值觀(以維多利亞時代為標準)”,“在當時,遺產、延續性、懷舊、傳統是十分流行的詞語”。這種情結在文學上的表現就是20世紀後30年英國小說創作中興起的一股書寫歷史的熱潮。這些作家包括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彼得·艾克羅伊德(Peter Ackroyd)、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拜厄特(A.S.Byatt)、薩爾曼·拉什迪(SalmanRushdie)等。他們的歷史小說具有的共同特點是:質疑傳統歷史敘事,解構宏大敘事,建構文本化的歷史。和新歷史主義者一樣,他們認為歷史不過是一種敘事方式而已,人們不可能找到“原生態”的歷史,而只能循著文本蹤跡找到關於歷史的敘事。

與傳統歷史小說作家不同,當代英國歷史小說作家不屑於為帝王將相立傳,他們經常選擇歷史上的文化名人為關注點,例如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福樓拜的鸚鵡》(Flaubert's Parrot,1984)以研究法國小說家福樓拜的生平和著作為線索;彼得·艾克羅伊德(Julian Barnes)、石黑一雄(KazuoIshiguro)、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唯美派作家奧斯卡·王爾德18世紀建築家尼柯拉斯·霍克斯摩爾(Nicholas Hawksmoor)及著名詩人托馬斯·查特頓(Thomas Chatterton)的形象。斯威夫特與其他當代歷史小說作家不同,他善於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在描寫家庭及家族的隱私、瑣碎事件中凸現社會現實和歷史的變遷。除此之外,斯威夫特還有其獨樹一幟之處:他對歷史敘事與心靈之間關系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討。既然歷史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觀建構性,我們不能知道真正的歷史是什麼,為什麼還要探尋與思考它呢?它能給當代人什麼啟示呢?斯威夫特的歷史小說為這些疑問提供了答案。目前,國內對斯威夫特及其作品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所見只有一部著作,即蘇忱的《再現創傷的歷史: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說研究》。

註釋:

① George K.Behlmer and Fred M.Leventhal eds..Singular 
Continuities:Tradition,Nosta培ia,and Identity Modern British Cultur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3—4.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後現代文學視域中的歷史敘事———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說研究”(項目批號:13YJC752026)的階段性成果。

原題:《回歸心靈與敘事意義———評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說中的歷史敘事
原載:國外文學 2015年第3期 (總第139期)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