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蒙元、大明、法國或美國,越南人都以無比堅韌的精神驅逐外敵。但在文化層面上,至少在西方列強入侵以前,越南的文化精神是和中原一同的。

近代越南是個不容易定性的國度。對西方尤其是美國來說,越南是美國短短但自認輝煌的歷史中,首次敗北的創痛(韓戰,或朝鮮戰爭,算是平手)。對我這年齡的新加坡學子來說,越南特別是統一以後不斷南侵的越南,曾經是災難的代名詞,是促成亞細安諸國更緊密團結的催化劑。如今,越南又成為後冷戰的亞細安重要的成員國。對近代中國來說,北越曾是盟友,南北統一後,又是懲罰的對象。


在越南只要懂得華語及對華南方言有點概念,仍能猜出許多字。還劍湖附近看似官方機構的建築,“Quan”為“館”,“Hoan Kiem”就是“還劍”。


我第一次接觸越南人,是在上個世紀的美國。大學校園裏有許多童年逃離南越的難民,同學之間習慣以越南語交談,說英語時甚至有些口音。越南餐館的門口懸掛著當年南越共和的國旗,十足的亡國情懷。曾有越南同學問我是不是同胞?我說不是。在宿舍混熟了,他們還會半開玩笑地說,你是個好人,但你這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聽不懂我們優美的語言。語言的優美與否,見仁見智,我也就一笑置之。

後來,我遊訪當年的西貢,如今的胡志明市。對胡市類似華南的蓬勃商業氣息,以及殖民風味濃郁的法式建築,印象深刻。但胡市,以及整個越南南部,歷史上是較晚納入大越帝國版圖的區域。浮光掠影,並未感受到古越南的精神。真正的體驗越南,還是幾個月前,忙裏偷閑首遊河內。

語言不通卻以漢文交流

越人雖廢漢字,然從羅馬拼音(彼稱“國語”)往往仍能猜出原漢文,上為奠邊府路,下圖則是國子監路。 越人雖廢漢字,然從羅馬拼音(彼稱“國語”)往往仍能猜出原漢文,上為奠邊府路,下圖則是國子監路。


古越南與韓日琉三國(及已消亡之鮮卑、契丹、西夏、女真等古文明)相同,傾慕華夏文化,上層文人直接以文言文書寫。數國中越南漢化最深,開國前為中原王朝之郡縣,開國後仍模仿中原制度。19世紀的東亞,中韓日越琉五國文人雖不通彼此語言,卻能以漢文筆談交流,如今已成絕響,令人扼腕。越人因遭法寇殖民,文字去漢最遠,甚為諷刺。遊城途中,越人與西方遊客皆不識漢文,欣賞古跡只能走馬看花,只有我這等平庸的老華校生尚能略為品味。古越人不能與今越人言語,卻仍能與我一介中原棄兒通話,思之感嘆不已。

越文雖改以羅馬字書寫,但因為越語的漢語借詞極多,只要懂得華語及對華南方言有點概念,仍能猜出許多字。

照旅遊手冊介紹,還劍湖得名於一只神龜。明朝曾南下侵略越南,短暫將越南重新納入版圖。越南人奮起抵抗,據說有神龜將一把劍賜給後來黎朝的開國皇帝,明軍撤退後,將該劍投入湖中,奉還神龜。還劍湖中有一小島,倒沒有言及武功,而更像是讀書人景仰的地方。

還劍湖中一島上之玉山寺。還劍湖雖紀念抗明成功,但玉山寺似乎以頌贊文教為主。                    還劍湖中一島上之玉山寺。還劍湖雖紀念抗明成功,但玉山寺似乎以頌贊文教為主。

玉山寺對聯道盡越南士子的文化情懷。
玉山寺對聯道盡越南士子的文化情懷。


南天一霸重禮樂之邦

現實政治中,越南堅守獨立。不論是蒙元、大明、法國或美國,越南人都以無比堅韌的精神驅逐外敵。但在文化層面上,至少在西方列強入侵以前,越南的文化精神是和中原一同的。還劍湖有副對聯,以唐宋自居,何其豪邁。越南在驅逐明軍後,依然按照天下秩序,向大明稱臣,請求冊封,但黎朝也自命河內為“南京”,以和大明的北京遙相輝映。同時,黎朝也揮師南下,占領了當年屬於今天柬埔寨等國的土地。也就是說,天下共主,尊大明,南方一隅,我大越乃南天一霸。

在還劍湖看到這副對聯:道有主張斗北文明之象,人同瞻仰交南禮樂之都。這樣的對聯,今天的中國人未必寫得出來。在民族主義(或說國家主義、愛國主義)席卷全球之前,東亞古國關心的更是國家是否符合“道”的要求,而這個道,並不以來自“外國”為恥。實際上,要古代韓日越琉的人把華夏文明當成外國文明,會是極其古怪的。看此圖,越南人如此在乎自己(交南,即處於天下南方的交趾——越南古名)是否屬於“禮樂之邦”,進入禮樂之邦這個俱樂部的入場券,正是中原朝廷的冊封。古代的歐洲也有類似的制度,譬如國王的權力必來自於羅馬天主教會,但與東亞不同的是,羅馬教會往往沒有軍事實力,只有道德實力,要討伐哪個不聽話的國王,仰賴歐洲各國國王“勤教”,中原王朝的力量則大多了。

這副對聯“道有主張鬥北文明之象,人同瞻仰交南禮樂之都。”說明了東亞古國關心的是國家是否符合“道”的要求。 這副對聯“道有主張鬥北文明之象,人同瞻仰交南禮樂之都。”說明了東亞古國關心的是國家是否符合“道”的要求。


忘卻漢字儒學不動

離開還劍湖,便步行往有名的文廟。沿路看到以奠邊府命名的街道。偉大的奠邊府之戰,摧毀了法國殖民者。據中國史料稱,奠邊府之役也有中國軍師的貢獻。誰能料到,幾十年後,中越兩國由兄弟和同誌而反目,在邊境上交鋒(雙方都宣布凱旋,西方媒體較認同越南勝利。不論何方勝利,中越戰爭倒是催化了中國軍隊的革新,今天的軍力已不能同日而語)。放著長遠的歷史來看,中越兩國的宿命,就是關系時好時壞。越南人倒有個頗為哲學的用詞,被中國統治的時期,稱為“北屬”。明朝快遭清兵征服時,也說北兵來了,反正就不把你正式名字說出來。

文廟前的下馬碑。
文廟前的下馬碑。


到了文廟,也就是國子監門口,赫然看見故中國各地常見的下馬碑。走入文廟,正好撞見慶祝畢業的學生們。莘莘學子,雖早已忘卻漢字漢文,然儒家文化對教育重視之風未絲毫改動。

除了典雅的古文,還在文廟一角窺見獨特的越南仿造漢字的本土文字。詩文的右邊為古漢文,左邊為“國音”,亦稱“字喃”(Chu Nom),即仿漢字而創造之越南本土字。因越文已吸收大量漢字,故“國音詩”也有大量漢字。

有字喃摻雜其間的國音詩。 有字喃摻雜其間的國音詩。


憑吊文廟,令人想起韓日越琉及其他已消亡之文化(如契丹、女真),都曾仰慕中華衣冠,以華夏教化為榮。文廟裏就有一首漢詩反映越南文人對越南開化之自豪,堪與中國媲美,好一個“南服一唐虞”!從壞的一面說,越南對柬寮等國,因彼等不屬中華儒家文化,對之極端鄙視,並屢屢侵略。

文廟後院有幾座鐘,為今人鑄造,詩詞則為純字喃,最令人震撼。在漢字已廢除百年有余的今天,仍有越南人以漢字和字喃做詩,是何等奇妙的事。

從這些字例,不難看出字喃造字的原則與特色:字喃多由兩個漢字組成,一個漢字代表字意,另一個漢字代表越南語的發音。譬如“三”的越語發音是“巴”,因此“三”的字喃就是一個“巴”字(代表讀音)在左,“三”字(代表字意)在右。(互聯網) 從這些字例,不難看出字喃造字的原則與特色:字喃多由兩個漢字組成,一個漢字代表字意,另一個漢字代表越南語的發音。譬如“三”的越語發音是“巴”,因此“三”的字喃就是一個“巴”字(代表讀音)在左,“三”字(代表字意)在右。(互聯網)


自19世紀西方列強稱霸東亞以來,東亞體系徹底崩潰,原來聯系著中韓日越琉的文化基礎,遭受幾近無法修復的毀損。一百多年前,五國的讀書人能在完全不通對方口語的情況下,以漢字文言筆談。如今,文言筆談已成奢想,中國大陸自身的正楷繁體字基礎已薄弱,兩韓漢字知識極差(朝鮮不行,韓國有限),越南則完全不懂漢字。因此,能在舉目只能看見羅馬字的河內,鬧市一隅,窺見漢字,對我,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但對於經過百余年殖民,反殖洗禮、蹂躪的苦難越南民眾來說,是不是也是另一種鄉愁?一種已經不能言語,卻能隱約感受祖先眷顧的情懷?

又想起我的越南同學們。是不是輪到我對他們說,你們是好人,但你們最遺憾的事,是看不懂你們祖先留給你們的財富。而我,看得懂。(珍藏自新加坡聯合早報·文/攝影:郭子澄 )

Views: 2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