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仁:墾丁不如沖繩?地方創生救觀光

墾丁頻傳消費爭議,「去墾丁,不如去沖繩」, 成為網路流行語。觀光不能只衝短期利益,如何以更長遠的「地方創生」,推動觀光立國?墾丁頻傳消費爭議,「去墾丁,不如去沖繩」, 成為網路流行語。觀光不能只衝短期利益,如何以更長遠的「地方創生」,推動觀光立國?

近來,許多人熱議,「去墾丁,不如去沖繩。」


我認為這很可惜。墾丁很有特色,且若做好觀光,有助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但當大家只顧短期利益,想著「反正觀光客沒有太多選擇,我就賺錢,不管品質」,這會做壞觀光業。

                                    (張國榮、梁家輝和王菲2000年在沖繩島拍攝的電影《戀戰沖繩》海報)


台灣的觀光業也一樣。台灣和日本的觀光逆差達兩倍(編按:二○一六年,日本旅客到台灣的人次為一八九.六萬,台灣旅客到日本的人次為四二九.五萬),代表台灣得再加強觀光吸引力。


大家愛到日本旅遊,是因為各地不斷推廣特色,從京都古寺到北海道雪季,為旅客帶來大樂趣。


台灣是座寶島,理應要吸引國際觀光客;我們也常喊要以「觀光立國」,卻一直沒有太大成效。


「地方創生」是解方之一,也是我這兩年來不斷推動的概念。其實,這是二○一四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提的政策。他們擔心,受高齡與少子化衝擊,日本在二○四○年將有近一千個鄉鎮消失,也讓區域發展失衡。他們想藉「地方創生」,創造鄉鎮的就業機會、讓人口回流,也振興地方經濟。


台灣和日本面臨相似的危機,也要重視這個議題。我認為,「創生」還有兩層意義:一,以前有的事,讓它壯大;二,以前沒有的事,讓它產生。


我比較有成就感的是,愈來愈多人討論這議題。去年國發會提供經費,鼓勵全台十七個縣市執行地方創生計劃;年底還有「設計翻轉.地方創生」成果展,行政院長賴清德到場致詞也重視這議題。


這是好的開始,但地方創生要成功,得長期努力,且中央到地方、政府到民間,要打鐵趁熱地推動。


但我從成果展中觀察到,幾個觀念若能翻轉會更好。


翻轉四大迷思一,地方創生,不該只是「有形商品」的設計。例如,不該僅是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或改裝古厝成民宿等。重點是還要把一地的「人文味道」、「故事」、「風土民情」也設計進去。


這時,可考量十個要素:食、住、衣、農業、健康、環境、療癒、藝術、遊與集會。

例如,我曾給開民宿的台灣年輕人建議:不只讓旅客住得舒適,還要讓旅客吃到特色菜,甚至有農業體驗等。這能讓旅客感受到價值,且會擴大效益——不只壯大自己,還壯大周邊的農、漁等產業,成為聚落,也讓地方創生,有個開始。

其實台灣各地都擁有這些元素,如花蓮的豐年祭、宜蘭廟宇節慶,只是還需加以規劃、宣傳,更能活絡地方。


二,地方創生不能只是曇花一現。台灣各縣市常輪流舉辦花卉展或燈火節,往往今年在一地辦,明年在另一地辦,資源與know-how較難累積與傳承。

台灣各地都該挖掘自己的特色,永續舉辦。如日本策展大師北川富朗打造「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三年一次的活動,把偏鄉、離島變成藝術村。

好消息是,台灣也有如「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連辦九年的活動,民眾也熟悉,每到十月底可在台東稻海中欣賞文化表演。


三,不只偏鄉,城市也需要地方創生。去年,「台中國際踩舞祭」吸引了國際遊客,也是一個切入點。


這活動正是效法「名古屋真中祭」。我曾參與真中祭,那場面讓我震撼,從社區、學校到企業都總動員,如商店街的奶奶組團,或身障團體也踴躍參與表演;每個隊伍依序前進、跳舞,成了當地特色。


但總動員非一次到位,而是由小而大推動,真中祭就從大學社團發動。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一間學校、一家商店,或一條街,都能帶動地方發展。

四,地方創生不能單打獨鬥,要串聯點線面。最近,我到朱銘美術館走一趟,感到很驚豔。這裡的設計簡單但高雅,也有不少外國觀光客,以「觀光立國」來看,這是寶地。

但這地區就靠一座朱銘美術館單打獨鬥,也讓我思考,「怎麼用這賣點,推廣地方特色?」若能做好交通配套,也整合周邊景點、吸引其他攤商,或許有群聚效益。

力用東京奧運這也讓我發想:二○二○年,全球旅客將聚集在東京奧運,台灣何不把握機會,吸引觀光客?如可推航空優惠、套裝行程或結合馬拉松等活動,讓台灣的好玩、好吃及人情味被看見。

我老覺得奇怪,台灣的好東西,總從國外紅回來,如林懷民的舞蹈或朱銘的藝術品。「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去重視、培育?」台灣有很多種子,只是缺乏關注。但當中央有感、地方重視、全民決心執行,我們能做得更好。(林怡廷採訪整理 / 收藏自台灣天下雜誌 16-01-2018)

Views: 10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