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特色小鎮的理念在現實中存在兩個版本,一是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版本,另一個是浙江版本。從空間范圍及行政建制意義上來理解,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聚焦的是以建制鎮為單位的特色小鎮的培育,基本可以稱之為美麗特色小城鎮。因此可以稱之為“廣義”的特色小鎮。而浙江版本的特色小鎮,主要是以提倡生產、生活、生態景觀融合型的“非園區、非社區、非景區”為特征的,范圍為3平方公裡,核心區1平方公裡的產、城、人、文一體化的特色空間聚落,因此可以稱之為“狹義”的特色小鎮。在美國,這樣的空間聚落一般定義為“鄉村都市”。
無論是廣義的特色小城鎮,還是狹義的特色小鎮,都需要圍繞“特色”來進行創建、培育和發展。從目前國內風起雲涌的特色小鎮的建設浪潮來看,一些基本問題還需進一步厘清,具體而言,包括特色小鎮的發展理念、治理理念、治理結構、治理模式和治理評估體系,都需要有深入的探索。
特色小鎮發展理念的更新
所有的特色小鎮,都是基於構建“特色”為主基調的小鎮發展理念。所有特色小鎮的成功,都需要構建可持續的發展能力。因此,特色小鎮能否成為可持續引領地方發展的“增長區”,需要厘清三大核心命題。
特色小鎮的發展建設必須尊重產業發展規律。特色小鎮是以特色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必須特別重視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發展規律,實施精准產業定位。比如,浙江省特色小鎮發展的產業定位主要聚焦於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並兼顧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的“7+1”產業特色形態。這些特色產業屬於“新+古”兩大類。7大新類需要依托強大的創新創業的要素植入,傳統的歷史經典類產業則需依托全新的市場運作模式來推陳出新,繼續形成市場競爭力。江蘇省特色小鎮特色產業的定位主要聚焦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意創業、健康養老、現代農業、歷史經典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旅游風情小鎮。與浙江版本相比,江蘇版本屬於典型的“6+1”形態,並把歷史經典產業作為核心門類,同時將旅游風情小鎮作為特定類型進行補充。總體上看,浙江和江蘇的特色小鎮的產業定位范疇基本符合現代社會產業轉型需求。但這些特色小鎮的定位除了需要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定位之外,更需要從各自的產業培育、企業招商和企業培育層面,強化推動構建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優勢,其關鍵點是要能夠同時建立邁克爾·波特所提出的“目標集聚與差異化”兩大競爭優勢。特色小鎮不能僅僅依靠前期政府資金或產業基金的推動。如果沒有形成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特色產業作為基礎,特色小鎮將隻能是曇花一現。
特色小鎮的發展必須尊重城鎮化發展規律。特色小鎮為什麼特別強調在城市周邊的城郊結合處規劃建設,主要是基於城鎮化發展規劃的需求。尤其是大城市的郊區,是城市實施有機分散的重要空間落點。城郊結合處的近郊區或交通條件好的遠郊區,既能夠與城市中心區保持密切的城市要素聯系,又能夠為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提供充裕的用地保障和生態條件。這樣的城市區位條件,可以為特色小鎮所需吸納的就業人口提供便利的生活、教育、醫療、商務等條件,但現實中卻往往被很多地方所忽略。特色小鎮的成功,首先是能夠吸引創新創業資源,其核心是人才資源。如果特色小鎮設在離城市太遠或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將很難真正吸引足夠條件的創新創業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所以,以核心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需要重點關注不同城市的城鎮化發展空間增長與生活方式規律,選擇與中心城市無縫連接的區位空間,做到“近鄉不離城”,確保特色小鎮的就業人口及其家庭成員能夠隨時擁抱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又能夠享有較好的郊區生態環境。
特色小鎮的發展必須尊重規劃與運營並重的規律。很多地方才剛剛啟動特色小鎮的發展,大多還處於規劃階段,尚未在運營上下功夫。但事實上,特色小鎮的招商營運和管理,同樣十分重要。因此,建立規劃團隊與運營團隊的同步工作模式,十分必要。規劃與運營團隊同時需要從產業研究、空間規劃、建設管理、招商運營、小鎮治理等方面進行緊密合作與溝通,既不能形成規劃、運營兩張皮,也不能形成重規劃、輕運營的局面。而是要在初期就樹立規劃與運營並重的理念,或者進一步樹立以“運營為導向的規劃”理念。特色小鎮的區位選擇、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都是為了更好的培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產、鎮、人、文、生態一體化的特色空間,圍繞特色小鎮的可持續運營和發展,需要探尋強化小鎮所有要素間的有機融合、有機互補、有機增益的結構和路徑,從而避免特色小鎮失敗的命運。
有了對特色小鎮發展規律的基本共識,才能在規律基礎上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特色小鎮既不能是政府的一廂情願,也不能變成新一輪的房地產項目開發,成為房地產投資開發企業的新獵物。必須在清晰認識三大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特色小鎮發展建設的治理共識。
特色小鎮治理結構與治理模式的創新
所謂治理,簡言之就是建立最大范圍共識,集聚最大資源,推動達成最大公共目標。全球治理委員會1995年對治理的界定是,或公或私的個人和機構經營管理相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特色小鎮的治理,主要包括政府各層級、各部門,規劃建設主體、運營主體、企業、就業人員及社區主體等都需要對特定的特色小鎮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治理結構、運營管理等建立共識。因此,要實現上述目標,特色小鎮需要在治理觀念、治理結構和模式上進行創新,要充分挖掘“利益相關者”的資源和潛力,提升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首先,建立特色小鎮治理的科學流程。特色小鎮的治理,既有國家宏觀的規劃,省市層面中觀的推動,也有具體特色小鎮層面的微觀發展建設。在宏觀層面,我們不建議搞量化指標來規約全國性特色小鎮的運動式的推動和建設。特色小鎮作為一種新型城鎮化的產、城、人、文一體化的新實踐,本身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要素匯聚周期。不能將國家宏觀層面的引導型文件傳達到地方就變調為“剛性刺激型”行動綱領。筆者發現,從去年開始,全國多省市都在一窩蜂地發展各種形態的特色小鎮,由於大家都在各自陣地大搞規劃,最終必然導致省域范圍內出現新的、重復性的特色小鎮定位,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當前各種文旅小鎮遍地開花。這些特色小鎮規劃並沒有做科學、精細的前期研究和比較分析,都以“利好”地方發展為出發點,規劃單位有意識地“幫助”地方政府論証特色小鎮的可行性。因此,規模性推動特色小鎮建設,必須要從宏觀治理層面上反對一窩蜂,淡化“計劃經濟”色彩的量化指標。同時要從省級層面加強對特色小鎮規劃定位的統籌引導和指導,建立省級層面的統一報建體系,建立專家決策委員會來審核各地特色小鎮的規劃定位和建設。最后還要強化地方干部培訓,在特色小鎮建設的共識基礎上,真正遵循因地制宜、特色凸顯、市場可行、城鎮可容、運營有保障等原則,扎實穩健地推動每一個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和運營。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構建特色小鎮發展與治理的科學流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