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
關鍵的問題是,鄭和航海之後沒有第二個航海的鄭和,哥倫布之後有無數個航海的哥倫布,達·伽馬之後有無數個航海的達·伽馬。鄭和航海的人數多,每次都在15000人以上,其中第二次有27000多人,第四次有27670多人,第七次有27550人。鄭和航海的寶船每次在60艘以上,最大的船長44丈4尺,寬18丈,折合今天的長度,長151.18米、寬61.6米。形成對照的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海設備很簡單,參加的人數不多。哥倫布跨大西洋航行四次,第一次只有3艘船,共90人,第二次有17艘船,共1500人,第三次有6艘船,共200人,第四次有4艘船,150人。最大的船載客88-100人,最小的船載客30人。達·伽馬到達印度的那次航行,有4艘船,共140人。麥哲倫環球航行的那一次,有5艘船,260名船員。
但航海的結果大相徑庭。鄭和下西洋耗資巨大,卻沒多少收益,鄭和的航海也成為"絕響"。歐洲人的航海,自1415年起就開始了,先是在非洲西海岸多次探險,葡萄牙支持的迪亞士船隊繞過非洲南端(1487年)。達·伽馬到印度的航行(1497-1498)、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1492-1504年)之後,麥哲倫船隊實現了環球航行(1517-1519年),16世紀和17世紀歐洲人的航海和探險活動從來沒有停止。從大的方面看,開辟新航路、"地理大發現",揭開了人類歷史新篇章。美洲農作物煙草、玉米、馬鈴薯等先傳到歐洲,再傳往世界各地,豐富了各地的食物結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僅僅哥倫布遠航的成功,就刺激了西歐人的探險、遠航、發現、殖民活動。從實際利益看,哥倫布第一次登陸的地方,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古巴島、海地島,第二次登陸的多米尼加島、安提瓜島、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島,以及最後兩次到達的南美洲特立尼達島、委內瑞拉帕裏亞灣、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及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海岸,後來都成了歐洲人的殖民地。至於科爾蒂斯、皮薩羅等人占據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廣闊土地,後來成為人類新的活動舞臺。
我們的教科書中,既歌頌航海探險精神,又批評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引發西歐國家的海外擴張、侵略,對美洲印第安人的屠殺。仔細看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航海目的:(1)從另一條路線到達印度和中國;(2)為上帝服務,通過傳教歸化異民族;(3)如能找到新土地,增加西班牙王國的海外領地;(4)尋找黃金和財富。這幾個目的,實際上很正常,比起張騫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鄭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或宣揚國威,或冊封藩屬國,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航海目標和意義都顯得重大。其實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對幾次遠航的財力支持很有限,許多貴族是反對的,因為要計算成本,"不惜一切代價"的事,歐洲王室是不會做的。從這個意義說,鄭和七次下西洋應該作為一次失敗教訓,至少是從明朝政府的政策失誤來評判,而不應該去贊揚。
四
"一帶一路"如果非要找歷史資源,應該從清末出洋考察的事例中去找,至少應重視清末主動"走向世界"的人和事。可是,各類"一帶一路"宣傳中,一開口就是張騫、鄭和,對19世紀晚期的出洋考察視而不見,似乎古代那些事件代表開拓和光榮,清末所做的出洋考察代表失敗和屈辱,不值一提。清末要學習西方,所以對歐美國家做認真、細致的考察。清末出洋考察發現的差距是什麽,是制度和規矩。出洋者得出的結論是,英美國家的制度完備,所以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而大清的制度有問題,需要改變。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帶一路"沿線都是小國或窮國,沒什麽可學習的,沒必要去考察。其實,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第一,沿線國家的人均GDP,有不少是超出中國的;從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著眼,也有不少國家是遠遠超過中國的。第二,就算沿線國家都比中國弱、比中國差,那就更應該去仔細考察投資和收益問題。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如果發生意想不到的事變如何應對?比如投資國發生動亂,許多項目不能落實,該如何應對?有的國家對中國有需要,但它不限於依賴中國一個國家,還有別的路數,中國如何才能實現意向中的計劃?風險、不確定因素是否全部考慮到,是否有應對預案?利益受到損失,比如對方簽約又毀約怎麽辦?我們如何維權?所以,關鍵的不是空泛的宣傳,而是實際考察和成本核算。
至少要學學清末出洋考察者的虛心和認真的態度。
無論是郭嵩燾、曾紀澤、薛福成,還是李鴻章、"五大臣",每位遊歷者都認真、仔細、熱心地考察歐美社會的方方面面。例如,郭嵩燾在任公使期間,參觀英國炮臺、鑄幣局、上議院、法院、學校、天文臺、電機廠等。李鴻章遊歷期間,參觀了英國海軍艦隊、德國陸軍部隊駐地、造船廠、匯豐銀行、郵電局、電報公司、縫紉機長、鋼廠,還親自觀看士兵操練,與科學家對話,詢問市場物價,了解當地風土人情。"五大臣"訪問歐美期間,更是事事留心,誠懇學習,有聞必錄。戴鴻慈記載,他們一行在英國和法國,不但遊覽博物院、動物園、蠟人院,還重點考察上議員、下議院的活動,參觀銀行、造幣局等實業機構,也留意物價、民生、城市街道、建築等。以戴鴻慈的感受為例,足以說明"五大臣"對歐美的遊歷之深入。
今日在世界各國從事外交、商業、文化活動的官員、商人,連同訪問學者、留學生,有數十萬的中國人。如果政府派員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不必要像清末大臣一樣親自到各處詢問,直接收集境外中國人的觀察和感受,就是有價值的信息,只要允許實話實說。
時代已大不同,不必艱難跋涉到黑海邊。網絡的世界,大飛機穿梭的天空,有什麽不能快速獲得?再回到開頭的話題。"一帶一路" 建設是由中國政府倡導並力主去做的,社會各界熱烈響應是好事,但具體如何操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一哄而上的事。網上不少有識之士提醒:"一帶一路"的準備工作中,既要搞清楚沿線國家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局勢,也要考慮各種突發的或不確定的因素;具體實施需要得到沿線目標國(對象國)的回應,首先要讓這些國家明白中國政府的意圖。有的建議很中肯,不知是否引起政府部門重視。
中國人不缺豪氣,不缺聰明才智,缺少的是持之以恒。黑海東頭望大秦,站在南極望非洲,飛向太空看宇宙,現在都不成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每一個構想落到實處,需要認真做基礎調研,需要埋頭實幹,需要細心加耐心,還需要保持低調,不應提前放氣球。民間有俗語:鍋蓋不能掀得太早。
2017年6月19日 / 來源:“愛思想網”微信公眾號 2017年06月17日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