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伯清:社會意象與社會治理(下)

等級控制也是我們由來已久的傳統了。中國特權政治的基礎,是身份倫理(status ethic)。[29]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身份對應於不同的等級。當然,任何組織都需要通過等級來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性協調。無論是管理制度還是個人技能,都還需要以等級來進行區分和控制。層級控制,既是基於必要的分工,也是為了總體協調,以完成日益覆雜的環境適應和目標獲取的任務。所以,我們所謂的以功能來替代等級,並非取消一切等級,主要是指社會身份上的等級。功能是指功能性分工,分工中不涉及當事人人格和地位高低的問題。當年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對淘糞工人說的“你我本無不同,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話,曾經激勵了多少人,但是,這種理念現在似乎越來越遭到遺棄。南京大學在校慶時提出“序長不序爵”,這一理念竟然成為社會新聞,可見我們社會中等級化的問題何等嚴重。這尤其體現在所謂的行政級別的區分上。這種等級化跟當代社會貨幣經濟條件下忽視內在價值的趨向頗有關聯,個人內在的品質得不到應有的尊重[30],於是乎僅能憑借外在的身份來相互區別。身份平等,不僅給予全體社會成員以同樣的權利,而且也讓他們獲得應有的尊嚴和承認,這是現代人價值感和幸福感的前提。

 將追逐利益進行動員,最初大概是為了將民眾的政治激情轉向到生產之上,以促進經濟發展。於是,在早先的意識形態中受到排斥的利益觀念,轉而成為一切行為的理由和動力。不僅普通民眾如此,還出現了地方政府公司化、政府部門利益化以及其他種種與民爭利的現象。唯利是圖、利益至上的氛圍籠罩了社會。在這種態勢下,人為物役,道德淪喪,叢林法則支配一切,是不可避免的了。而遙想當年,我們的先人尚能以義制利,行儒商之道,至今仍為世人所傳頌。故而,以道義整合利益,絕非不可能,而是我們如何重新找回價值坐標的問題。其中尤為迫切的,是將各級政府與民爭利的可能盡數排除。民眾求利,天經地義,而政府逐利,勢必喪失該由它們維護的公平正義。此外,倉廩實而知禮節,在社會達到小康的時候,精神的需求,對於承認的需求,“仁義之悅我心”的需求開始變得強勁起來。我們應以道義來統攝和整合我們的社會生活。

 以上是從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的角度,來澄清社會治理的相關理念以及可以訴諸的相應社會意象。而現代社會的覆雜性,遠遠超出了我們原先的想象,需要不斷拓展我們的想象空間,不斷豐富我們的意象庫存。當然,我們也要尊重社會本身的自我組織的能力和機制。事實上,隨著溝通和交通能力的增強,社會自我組織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也前所未有地增強。譬如以往理論家擔憂的“大眾社會”(mass society)或者“大眾反叛”(the revolt of the masses)的預言並未變為現實。在所謂原子化的社會中,各種關系紐帶和社會網絡也在自發地形成著[31],它們是社會治理可以利用的資源。

 當然,在構建適應現代社會意象的過程中,尤其需要註重社會生活內在的道義性和正當性的建設。原先我們主要依賴社會生活之外的敘事來為特定秩序提供正當化理由,比如由於列強的欺淩而導致民族國家之間的生存競爭,或者作為通往未來神聖秩序的過渡。而今,必須依靠社會生活本身即是目的,也就是內在的理由,來為社會生活提供正當化理由。而建構正當性的最好方式,是“參與性治理”。受到決策影響的人應當有權參與決策,即便最終的決策並不是基於他們的觀點,但他們已有機會讓別人聽到他們的看法。事實上,自由而公開的參與,可讓不同利益的人分享不同的觀點,如此可避免太過自私的或者邏輯上不通的立場,集思廣益,作出更好的決策;此外,廣泛的參與可以獲得和增強相關的知識,從而有利於更好的結果或者預定目標的實現。[32]尤其是,廣泛的參與可讓所倡導的理念變為社會意象。

 隱喻是常用的想象工具,即以熟悉的體驗和意象來推測和描述陌生的領域或可能的未來。隱喻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想象的空間和劇目。隱喻又包含在符號體系中。一個文明或者一個時代可以激活的符號儲量,基本上決定了其發展的可能和限度。而能夠真正融入國人思想意識和情感結構的現代社會隱喻,甚為有限。未經系統啟蒙的國人,在涉及社會變遷之時,最先冒出腦海的意象多與“亂”字相連。還有,由於近代以來我們遭受列強欺淩的恥辱性集體記憶,使得任何西方舶來的理念,都容易被打上偽善和霸權的烙印。這種心態難以使我們站在成熟的理性立場上,坦然拿來的同時,保持清醒的批評眼光。

坦率而言,對於現代化的過程和結果的認知,我們主要還是停留在器物層面。總體的方案,似乎沿著先發展經濟,後壯大社會,再改革政治的路徑朝前邁進。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啟蒙,沒有社會意象的準備,可能還會在原地打轉,盡管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較高的層面。

 社會想象必須融入思想情感之中方能發揮作用。中國人向來“思想情感”兩個詞語連用並稱。這或許提醒我們註意到,話語的力量,不僅要依靠內在的邏輯,還需憑借話語激發的情感。當然,僅有情感是不夠的。“秩序的意象,不僅界定了何謂正確之事,而且也提供了一種背景,讓人感到去努力實現正確之事是有意義的。”[33]

 註釋:

 ①“叢林法則”,見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95800/5112112.htm?fr=aladdin

 

 【參考文獻】

 [1]吉登斯.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M].李康,李猛,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馮興元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4]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M]. Beacon Press, 1944: 3, 258.

 [5]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6]Etzioni, Amitai, The Active Society: A Theory of Societ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M]. Collier-Macmillan, 1968.

 [7]Touraine, Ala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omorrow's Social History: Classes, Conflicts and Culture in the Programmed Society[M]. Random House, 1969/1971.

 [8]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M].高铦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1986.

 [9]Bloor, David,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布魯爾.知識與社會意象[M].霍桂桓,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76/2014.

 [10]Castoriadis, Cornelius, The Imaginary Institution of Society[M]. 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MIT Press, 1975/1987.

 [11]Anderson, B. Imagined Communities[M]. Verso, 1983.

 [12]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aylor, Charles, A Secular Age[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Steger, Manfred B.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4]Appadurai, Arjun, Mod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31.

 [15]Andersson, Mette, The Social Imaginary of First Generation European[J]. Social Identities, 2010, 16(1): 10.

 [16]Weber, Max,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280.

 [17][18][33]Taylor, Charles,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韋伯.支配社會學[M].康樂,簡慧美,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246-247.

 [20]Logan, J. & H. Molotch,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21]渠敬東,周飛舟,應星.從總體支配到技術治理——基於中國30年改革經驗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9(6).

 [22]秦暉.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M].上海:覆旦大學出版社,2003.

 [23]肖瑛.差序格局與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J].探索與爭鳴,2014(6).

 [24]成伯清.“門戶私計”的社會邏輯——從孫本文有關門閥的論述講起[J].南京大學學報,2012(6).

 [25]張江華.卡裏斯瑪、公共性與中國社會:有關“差序格局”的再思考[J].社會,2010(5);李友梅,肖瑛,黃曉春.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國社會科學,2012(4).

 [26]成伯清.世界社會的中國式想象——《大同書》作為一個文化事件的社會學解釋[J].江蘇社會科學,2009(1).

 [27]孫本文.孫本文文集:第二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505.

 [2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10.

 [29]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M]. Free Press, 1951.

 [30]齊美爾.貨幣哲學[M].許澤民,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31]張文宏.中國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30年(上,下)[J].江海學刊,2011(2)(3).

 [32]Heinelt, Hubert, Governing Modern Societies: Towards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M]. Routledge, 2010.(愛思想網站2015-12-06 )

Views: 1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