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範疇

研究新聞敘事學,主要的範圍是從文本出發,揭示新聞敘事的原理與方法,即新聞是如何通過文本的形式也就是敘述方式來表現新聞本質的。新聞敘事的框架、視角和新聞敘事人是新聞敘事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敘述者:新聞敘述者應包含記者、采訪對象和編輯。根據記者在新聞文本的介入程度,記者是敘述者的表現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缺席敘述者,指記者像攝像機一樣客觀記錄“觀察”到的一切,語言色彩呈中性,讓受眾意識不到敘述者發出的聲音。二是隱蔽敘述者,即新聞事實完全由記者來講述,但記者並不出現在新聞中,而是隱於“幕後”。三是公開敘述者,它又分為旁觀的敘述者和參與的敘述者。


敘事角度:新聞敘事角度,是敘述者對某一新聞事件觀察和敘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體現了敘述者和所敘述事件的一種表述關系,是敘述者把體驗到的世界轉化為語言敘事世界的基本角度。敘述角度能創造新聞報道的“文本價值”,使新聞文本更加完美和藝術,更具可讀性。關於敘事角度的分類,我們沿用著名的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熱奈特的三分法,來進行新聞敘事角度的研究建構。 零度焦點敘事;內焦點敘事;外焦點敘事。


綜上所述,新聞敘事學是以新聞敘事文本為對象,以新聞學、敘述學、語言學、修辭學和邏輯學等為學科基礎的研究新聞敘事方法和原理的一門邊緣性學科。

  

理論現狀


80年代中期,敘事學理論開始被逐步介紹到中國。敘事學在發展的過程中,諸多理論被其他學科所借鑒,並在與一些學科的結合中逐漸衍生出一些新的學科。新聞敘事學便是其中之一。從1996年開始, 專門論述新聞敘事學的文章開始出現, 1999年吳煒華發表了《新聞攝影的敘事學分析》。2000年範步淹在《新聞前哨》中發表了《新聞敘事學芻議》,認為新聞是一種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響力的敘事,敘事學是探究新聞學的一條重要路徑,因此提出創建新聞敘事學的構想,並對新聞敘事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進行了闡釋,但由於當時的理論界認為敘事學是研究虛構故事的理論,所以對範步淹提出的新聞敘事學建構的提議沒有給與很大的關注。


2003年,兩本國外的新聞話語分析專著《作為話語的新聞》和《話語與社會變遷》被譯介到國內,引起國內的敘事學熱。正是在這一年,新聞敘事學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2003年何純發表了《關於新聞敘事學研究的構想》一文;同年,黃挺在《軍事記者》中發表了《學好新聞敘事學》,並對新聞敘事學學科框架的建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敘事學和新聞學就像兩個不同圓心的圓,沿著各自的軌跡運動,同時存在著一定的相交部分,這便產生了化合反應。也就是兩門學科打破了原有內在結構的鏈條,打亂理論層次,離散知識顆粒,使它們活躍起來,在這基礎上提煉出一個新的基本理論層面。隨著邏輯的延伸,在多學科的合力之下,原先各自比較穩定的因素就重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學科晶體。①


2003年以後,運用敘事學分析研究新聞理論和業務的論文日益增多,2003年尚世海發表了《敘事文體學視角下的新聞與文學》;2005年陳力丹、陳虹、何國平分別發表了《新聞敘事學·序》、《試論新聞報道的敘事策略》和《電視民生新聞文本的敘事學分析》等文章。


也在2005年, 我國學者曾慶香以《新聞敘事學》命名的專著出版, 完成了我國新聞敘事學建構的初創之功。2006年,何純先生的《新聞敘事學》也付梓出版。


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新聞敘事學的概念雖然已經被提了出來,但真正屬於新聞敘事學的理論卻並沒有多少,大部分學者是運用敘事學的理論分析和研究新聞學。新聞敘事學專著的出版是新聞敘事學學科建立的重要裏程碑,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新聞敘事學的建構已經完成。學者們雖然發表了不少有關新聞敘事學的論文,但對新聞敘事學學科的建構還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對於什麽是新聞敘事學,新聞敘事學研究的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範疇,也存在這分歧。所有這些問題的回答還都需要對新聞敘事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框架探究


對於新聞敘事學的理論框架,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齊愛軍在《關於新聞敘事學理論框架的思考》中給出的定義是:新聞敘事學是以新聞文本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話語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新聞的敘事行為和敘事策略進行的科學研究。他說在此定義中,包含了新聞敘事學的三個基本理論界面:新聞文本及話語結構特征研究;新聞敘事行為研究;新聞敘事策略研究。這三個理論界面構成了新聞敘事學的主要理論框架。⑧


蔡之國認為有必要以客觀事實為基點,從敘事原理和敘事方式入手, 建立新聞敘事的理論體系,構建起“新聞敘事學”框架,以促進新聞學的深入發展。根據敘事學一般可以分為故事、話語、敘述三個層次,他從這三個層次出發,以新聞事實為基點, 對新聞敘事學“ 故事”“話語”和“敘述”進行了研究。新聞敘事學裏的“故事”,是被敘述的內容,它由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事件組合而成;新聞敘事學裏“話語”的研究主要表現為對字詞和句子應用的分析,並以此來解構貌似客觀公正的新聞話語背後隱匿的意識形態;新聞敘事學中的“敘述”是產生話語的行為或者過程,是隱藏在敘述者話語中的獨特敘事角度的創造性動作。新聞敘事故事、新聞敘事話語和新聞敘事策略構成了新聞敘事學的理論框架。⑨


新聞敘事學的建構是一個正在探討中的命題。實際上從已有的研究成果看, 基本上可以說出現了兩種比較大的建構思路。一種以話語分析的路徑為路徑, 使得新聞敘述學成為一種關註話語表層背後的意識形態建構的語言技術分析性很強的學問; 一種把新聞敘事學理解為對新聞作品中的文學性成分的分析, 高度靠攏文學敘事學。


新聞敘事學是新聞學和敘事學緊密結合的邊緣性學科,對於新聞敘事學學科框架的建立一定要參考新聞學和敘事學的諸多理論甚至是學科建構,但畢竟新聞敘事學不等於新聞學或敘事學,因此新聞敘事學的理論框架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理論作為支撐,以自己的學科特點作為建構的標準。敘事理論將敘事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故事”即“什麽人碰到了什麽事”;一個是“話語”即“這個故事是怎樣被人講出來的。”新聞敘事(報道)也面臨著這兩個問題,即報道什麽和怎麽報道,因此可以將新聞敘事分為新聞敘事事實(何純稱為新聞敘事語法)和新聞敘事話語。新聞敘事學不同於敘述學。這個區別不在於研究範圍的寬狹,而在於研究對象的不同。新聞敘事學的研究對象是新聞文本和方法。新聞敘事是真實的客觀報道,但在客觀報道的同時又有一定的傾向性。新聞有一定的立場,新聞的報道過程是一個闡釋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意識形態建構的過程。因此新聞敘事人的研究也應該是新聞敘事學要研究的重要方面。如果從動態看新聞報道的傳播過程,新聞報道過程還存在著一個報道接受的終端環節,報道接受者和接受行為也應該在新聞敘事學的研究範疇之內。因此,新聞敘事學的理論框架應該包括為四部分:新聞敘事人;新聞敘事事實;新聞敘事話語;新聞敘事接受。此部分包括了新聞敘事的主要方面,從動態來看也是信息傳播的流動過程,因此構成了新聞敘事學的理論框架。



註釋


①黃挺 學好新聞敘事學 軍事記者 2003年第1期

②黃挺 學好新聞敘事學 軍事記者 2003年第1期
③何純 關於新聞敘事學研究的構想 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3年第4期
④齊愛軍 關於新聞敘事學理論框架的思考 現代傳播 2006年第4期
⑤張寅德 敘述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⑥趙毅衡 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⑦羅蘭·巴特 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 .張寅德.敘事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⑧齊愛軍 關於新聞敘事學理論框架的思考 現代傳播 2006年第4期
⑨蔡之國 新聞敘事學框架的構想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7月出版 第4期

Views: 1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