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升學競爭愈來愈劇烈,每一位家長,都希望他的子女能在考場上擊敗別人,進入理想的學校。由各學校聯合組成的考試委員會,為了使名落孫山的考生心服,在出題的時候費盡心思;而準備應考的學生,為了攻破這一座堅強的堡壘,天天努力充實自己的學力。學生跟學生之間在競爭,學生跟考試委員會之間也像在競爭。在這種尖銳無情的競爭下,正規的學校教育不夠應付,“補習班”應時而生。補習班的教學是專門針對著升學考試而設計的,升學考試如果是一場戰爭,“補習”就是戰爭前的參謀作業。
一天,天助補習班的主任朱先生來拜訪楊老師,寒暄過後,朱主任說明來意:“楊兄!我想請你到我們補習班兼點課。”
“你想叫我教什麼?”
“我想新開一門課程,叫作文研究,由你來擔任,你看好不好?”
“作文怎樣研究呢?我從來沒有想過!”楊老師說。
“楊兄!所謂作文研究,就是文章作法。”朱主任急忙解釋。
“為什麼不叫文章作法呢?”
“我覺得,作文研究四個字的氣派比較大。”
“好吧,”楊先生說。“我們先來研究研究:這門課怎麼個教法?”
“現在的學生,不怕寫抒情文,最怕寫論說文。年輕人,情感都很豐富,傷春悲秋,無論如何可以寫幾句;論說文要有見解,就難住了他們。現在考試偏偏喜歡出論說題,我們補習班很想加強這方面的教學,作文研究其實就是論說文作法。老兄,你看這個構想有價值沒有?”
楊先生說:“對我很有價值,我可以賺到鐘點費。”
兩人哈哈一笑,就算談妥了。
第二天到補習班上課,楊先生看見教室裏坐滿了學生,知道需要來“研究”作文的人很多。他走到講台上,先來一段開場白:
“朱主任對我說,你們寫抒情文都寫得很好,你們寫論說文都寫得不好,你們都想暫時放下抒情文研究研究論說文。本來,一個人如果喜歡抒情文,就該去抒情,一個人如果不喜歡論說文,大可以不論不說。可是你們沒有這個自由,你們要升學,要考試,考試委員常常出論說題,你們不得不在考前研究論說文。
“要寫抒情文,得先會嘆氣,要寫論說文,得先會擡杠。會嘆氣的人很可愛,他在那兒輕輕嘆一口氣,你覺得他有點軟弱,有點溫柔,如果他在那兒跟你擡杠,你說台北市的公共汽車辦得好,他偏說很糟;你說中國電影不進步,他偏說進步很大,你覺得這個人真別扭。抒情的人去看晚霞,看杜鵑花,看女朋友的眉毛,寫論說文的人不看這些,去看你做的對不對,他做的對不對,孟子說的對不對。你們放下自己喜歡的抒情文,來學自己不喜歡的論說文,很可能減少了你可愛的地方。這是你們的冒險。在今天的情勢下,你們也許覺得,寧可做一個在考場上勝利而未必可愛的人,不願做一個在考場上失敗而可愛的人。
“我們應該怎樣寫論說文呢?論說文跟抒情文的分別在那裏呢?我的答案是:論說文的句子,是一種‘是非法’的句子。--”
講到這裏,楊先生看見後排有幾張面孔笑迷迷的,怎麼看上去這幾張臉孔很熟?可不是嗎,那是金善葆呀,劉保成呀,趙華呀,呂竹年呀,吳強呀。他第一次看見吳強的笑容。原來這些人也來參加補習!
在補習班講課的時候,楊先生把論說文的寫法列成下面的條文:
一、用“是非法”的句子組成骨幹。
二、為這個“是非”找兩個以上的證據。
三、如果可能,準備一個小故事。
四、如果可能,準備一兩位權威的話。
五、如果需要,準備一些詩句。
六、如果需要,準備使用描寫,比喻。
七、偶然用反問的語氣。
八、偶然用感嘆的語氣。
楊先生的第一篇“示例”是“法古今完人”。先把骨幹建立起來:
古代有一些人有完美的人格,值得後人效法。現代也有一些人,有完美的人格,值得後人效法。效法那些人格完美的人,可以使我們的人格減少缺點,進而達到完美的境地。
再找兩個證據。
一、唐代王義方的母親,效法漢代王陵的母親,成為賢母。
二、顏真卿效法他的哥哥顏杲卿,成為忠臣。
準備一個小故事:
“西潮”裏面關於抗日的小故事。
準備引用“權威”: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準備引用詩句: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反問的語氣:
一、庸庸碌碌的一生能滿足我們嗎?
二、如果文天祥祇佩服自私自利的人物,他還能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奮不顧身嗎?
感嘆的口吻:
一、多麼悲壯啊!
二、真是痛苦極了!
下面是根據這些資料寫成的文章:
歷史上很多人的人格很完美,使後人感動,使後人羨慕,更使後人立志效法他們。
“西潮”裏面有個小故事,很有意思。中國在對日抗戰初期,犧牲很大,民心士氣卻非常高昂。蔣夢麟先生看見一個小孩子拿著半截竹竿跟一棵大樹作戰,這孩子從四面攻打那棵樹,最後躺在地上說:“我要死了!日本人把我打死了!”看!前方將士英勇的精神,這樣強烈的感染著後方的人民。
無論在古代、當代,完美的人格都能這樣有力的影響別人,誰受到這影響,誰就有希望做出同樣偉大崇高的行為,使自己的人格也接近完美的境地。唐代的王義方想彈劾奸臣,又怕奸臣向他報覆連累母親受苦。他的母親知道了兒子的心事,就慨然說:“從前,王陵的母親要王陵專心為漢家立功,要兒子永遠不必顧慮母親的安全,就自殺而死。現在,我的兒子可以比得上王陵,我這個母親也比得上王陵的母親!”她勉勵王義方放膽去為民族盡大孝。王陵的母親是賢母,王義方的母親效法她,也成為賢母。在唐代,李希烈造反,強迫顏真卿投降。顏真卿想起了自己的哥哥顏杲卿,顏杲卿被安祿山捉去的時候,不但不肯投降,還大罵安祿山是奸賊,寧可被安祿山殺死。顏真卿向他的哥哥學習,他同樣不屈服,同樣寧願犧牲。他也和哥哥同樣成了忠勇愛國的名臣。
做一個平庸的人是很容易的,可是庸庸碌碌的一生能滿足我們嗎?我們需要一種力量來脫離平凡的境界,變成有光有熱有貢獻的人。古今完人能給我們這種精神力量。試想王義方的母親寧願不顧全家的生命安全,內心真是痛苦極了!全靠王陵的母親在支持她。顏真卿寧願死不投降,是多麼悲壯!顏杲卿能增加他的勇氣。文天祥是我們的偉大榜樣,可是在文天祥心目中,他也有自己的榜樣,那就是“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正氣歌裏面的那一長串的典故。如果文天祥祇佩服自私自利的人物,他還能在國家危難時奮不顧身嗎?我們也該找一些完美的人格做榜樣,我們也需要那種精神力量吸引我們奮發向上。我們一旦確實得到這力量,就能減少人格上的缺點,甚至能創造一個完美的人格,使後人感動,使後人羨慕和模仿。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我們拿這句名言來勉勵自己吧!
這種“作文研究”不需要講義,也沒有作業。上課以前,教師先“研究”作文題目,把招生委員會最可能出的題目開一張清單,告訴學生這個題目怎樣寫,那個題目怎樣寫,向學生提供許多資料。這些資料,有時候對另一個作文題也能適用,--例如顏真卿的事,“法古今完人”裏面可以用,換一個題目“談模仿”未嘗不可以用;“西潮”裏面的小故事,寫“法古今完人”可以用,寫“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又未嘗不可以用。下課以後,學生“研究”自己的筆記,熟記這些資料,思索它們對別的題目有沒有用處。楊老師講“作文研究”,根據他的“八條文”來搜集資料,不過到了第二次去上課的時候,他對學生說:
“那個所謂八條文,並不是一條也不能缺少。一篇論說文,不一定要有反問的語氣、感嘆的口吻,不一定非用描寫、譬喻不可,不一定要引詩,更不一定要穿插故事。這些都是可有可無的。大體說來,你的論說文必須有個思想骨架,必須找出兩個、三個證據,這兩項頂要緊,其余幾項,在不得已的時候可以取銷。”
為了使學生知道“死法活用”,他特地選了另一篇文章“談守時”: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聰明的你,請你告訴我,為什麼光陰一去不覆返呢?”
這一段話,是五四時代的一位文藝作家,在一篇散文裏面所發出來的感嘆。是的,光陰一去是不會回來,不是原來的燕子,桃花再開,不是去年的桃花,因為光陰一去是不會回來的。
光陰既然一去不回,我們就要愛惜光陰,時間既然一去不回,我們就要把握時間。西洋人說得好:時間就是生命。
為了愛惜光陰,把握時間,我們都該遵守時間,如果不能遵守時間,很多時間就要白白的浪費。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由於不能遵守時間,以致浪費了時間、生命,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比方說,開會。在民主社會裏面,凡事需要商量協調,開會的機會很多;可是,會議多半不能按照時間開始,按照時間結束。七點鐘開會,八點鐘到齊,是很流行的俏皮話。開會的時間到了,祇見會議室裏面,小貓三只四只在嗑瓜子打發時間。開會的人要陸陸續續的來。會議既然不能按時開始,也就當然不能按時結束。預定七點開會,九點結束,極可能是八點開始,十點結束。開會以前,大家損失了一個鐘頭,開會以後,大家又損失了一個鐘頭。
有的人沒開過會,但是常常參加朋友的婚禮。結婚典禮總是不能準時開始。讓我們回憶一下:請帖上寫五點觀禮,有在準五點行禮的沒有?請帖上寫六點入席,有在準六點入席的沒有?似乎沒有。很難碰到這樣守時的新郎新娘。客人知道你不會準時開始,也就不按時間來,辦喜事的人明明知道你不會準時來,更不按時間開始。這樣互為因果。參加一次婚禮,通常要化掉你三個小時,在這三個小時裏面,觀禮不過用掉二十分鐘,吃飯不過用掉一個小時,合起來,不到一個半小時,其余的一大半時間,都在鬧哄哄的氣氛中混過去了,真是可惜。
固然,辨喜事的人很忙,難免有些地方不周到。可是開音樂會的呢?開音樂會的人,祇要拿著樂器由後台走出來就行了,手續非常簡單,那麼音樂會怎麼也不能準時開始呢?有準時開場的演奏會沒有?很少很少。有一家雜志,在某一段時間裏面做過統計,每次音樂都不守時間,有的晚三分五分鐘,有的晚二十分三十分鐘,好在聽音樂的人也總是不守時間,不管你開場的時間有多麼晚,開場以後仍有人進場,這些遲到的人,腳步踢踢蹋蹋響,來來去去找座位,教聽音樂的人都掃興。有人主張:音樂會準時開始,一旦開始演奏,就把大門關起來,遲到的人不準進場。這個辦法很好,可是誰也不敢實行。
還有一件不守時間的事情,就是男女約會。如果某先生晚上八點鐘約某小姐喝茶,他能在八點鐘見到那位小姐嗎?不能。他能在八點半見到那位小姐,就是運氣很好。說不定,他得等到九點。由八點到九點,這一個鐘頭是浪費。那位望穿秋水的先生,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亂如麻。他穿得整整齊齊的,西裝很挺,襯衫很白,皮鞋很亮,領帶的顏色很鮮艷,獨自一個在那兒東張西望。我們到處可以看見這樣的人。在車站旁邊,在公園門口,在茶座上,到處都有。當你遇見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知道,可憐,有一個女郎在殺死他的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不能浪費。不要隨便糟蹋自己的時間,也不要隨便糟蹋人家的時間。愛惜時間,可以從守時做起。所以,我們在這兒呼籲:遵守時間!遵守時間!第三個還是遵守時間!如果人人都能遵守時間,這個社會要更可愛一些。如果人人遵守時間,我們可以多出不少的光陰,等於一星期有八天。嫌日子太長的人當然無所謂,如果我們覺得光陰可貴,如果覺得光陰可惜,那就實在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
楊先生說:“這篇談守時,沒有故事,沒有詩,它仍然算是一篇像樣的論說文。”
楊先生又說:“這篇文章,引用了一家雜志上的統計,又引用了一句‘時間就是生命’,算是引用‘權威’。這篇文章形容會議室裏面很冷落,說是小貓三只四只嗑瓜子;說那些等女朋友的人穿得整整齊齊,西裝很挺,襯衫很白,皮鞋很亮,領帶的顏色很鮮艷,算是用了描寫。這篇文章用過反問的語氣:有在準五點行禮的沒有?音樂會怎麼也不能準時開始呢?他能在八點鐘見到那位小姐嗎?這篇文章也用過感嘆的口吻:可憐,有一個女郎在殺死他的時間。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楊先生說:“這篇談守時有一個骨架,那就是:守時可以把握時間,不守時就會浪費時間。我們要把握時間,不可浪費時間,所以應該守時。為支撐這個骨架,它舉了四個例證:會議、婚禮、音樂會、男女約會。這四件事都不容易遵守時間,都最容易浪費時間,這些東西是這篇談守時的主要內容,詩句,比喻,反問,感嘆,不過是增加文字對讀者的吸引力。”
對這篇文章,楊先生還有一番叮囑。他說:
“這篇談守時所舉的例證都是反面的,它們證明不守時的壞處。不守時既然有壞處,守時當然有好處,這是反證的功用。反證有時候不可靠,祇有反面的例證,沒有正面的例證,本來算不得好文章。不過,你們將來參加考試的時候,也許考運不好,碰上一個不如意的題目,你連半個證據也想不出來。你當然不能繳白卷,祇好往反面想,用反面的例證來救急。這篇談守時,開頭先引了一段抒情文,將來你們在試場裏寫論說文,萬萬不可以引別人抒情的文章來開頭,甚至不可以在開頭的地方用感嘆的句子。放在末尾是可以的。升學考試都在夏天舉行,閱卷的先生們個個滿身大汗,一天要看幾百份卷子,不敢開電扇,怕吹亂了卷子,門窗都要關起來。這是閱卷人的工作環境。為在這個環境中工作的人設想,他打開一份作文卷子,首先看見一段抒情文,他也許認為你把論說題寫成抒情文,不想再看下去了;他也許誤會你在抄朱自清的文章充數,不必再看下去了。這種誤會,真是要命的誤會,我們要幫助閱卷人避免發生這種誤會。”
補習班裏的學生時時註意著各名學校裏的考試題目,他們在沒有考進這些學校的時候,就先分享其中的學生的快樂與緊張。這天,某校作文比賽,題目是“助人為快樂之本”。補習班把這個題目告訴學生,學生紛紛討論這個題目的寫法。金善葆他們幾個人跑到楊老師的住所來,想聽聽老師的意見。
楊老師說:“聽見這個題目,我立刻想到耶穌的一句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證據呢?我們不知道歷史上有什麼證據。”
“可以不找歷史證據,這個題目的性質不同。有些題目非用歷史證據不可,像‘多難興邦’。有些題目,特別需要引用權威來當做證據,例如‘吸煙對健康有害嗎?’還有一種題目,作者可以向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找例證,‘談守時’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也是。你們有幫助別人的經驗嗎?”
“我們的年紀這樣小,那有力量幫助別人呢!”
“不,你們在年紀更小的時候就幫助別人了。你們不是做過童子軍嗎?童子軍要日行一善,中國有句格言是‘為善最樂’。你們在扶老太太過馬路的時候,不是很快樂嗎?一個騎腳踏車的人,不知道他放在車子後面的東西掉在地上,你提醒他:‘餵!東西丟了!’看著他拾回去,不是很快樂嗎?你們在逛動物園的時候,都喜歡拿一根香蕉給猴子吃,你們在看花的時候,都喜歡澆一點水到花圃裏,這就是因為你們要幫助那猴子、那花啊!”
“我們覺得助人快樂,別人是不是也認為助人快樂呢?”
“所以要找大家的共同經驗做例證。所謂大家的共同經驗,就是成語所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在論說文裏面,不能告訴人家臭豆腐是最好吃的東西。吃臭豆腐是你個人的嗜好。能夠在論說文裏面作證的,最好是共同的人性,不是個人的偏愛。”
“老師,有故事沒有?”
“我想起一個。據說上帝派每一個靈魂到世界上來做人的時候,都先問他自己的志願。有一次,上帝問一個靈魂:你願意要別人的東西呢,還是願意別人向你要東西?這個靈魂暗想:還是要別人的東西好!他選擇了這一項。結果他在世界上變成一個很小器、很自私的人,人人不喜歡他,他連一個朋友也沒有,生活得很孤獨、很寂寞。另外有個靈魂,他對上帝說他願意別人向他要東西,他變成一個又熱心又慷慨的人,他經常關心別人的事,他有很多朋友,很多人都關心他,他在濃厚的人情味裏面生活,活得很快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