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接著《明史》鄭和傳又有一句話:“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海外顯示中國的強大。這是《明史。鄭和傳》上寫的。如果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話,我想至少不必去七次,不必從永樂三年一直延續到朱棣,就是明成祖死以後,還要在宣德年間,仍然有一次使西洋。找建文帝沒有必要這麽多年去找,明成祖的政權已經穩固了,他是一個雄主,一個小皇帝早已經被打敗,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支持建文帝的力量,可以對現政權構成危險,所以派鄭和以這麽大的規模,這麽長時間的下西洋的行動,尋找建文帝的說法是不太確切的。
第二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人提出是為了包抄帖木兒汗國。當時在中國的西方,就是西域的西邊有一個帖木兒汗國,這個帖木兒汗國是在大元帝國的西察合臺汗國的基礎上建立的,他的君主叫帖木兒。這個帖木兒自比成吉思汗,希望恢復大元帝國。這個帖木兒帝國一度非常強大,強大到什麽程度呢?一個是察合臺的全境,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還有花喇子模,還有進入伊拉克,攻進俄羅斯,就是這麽大一個帝國,它往東臨近,跟中國接壤。很嚴重的是它的勢力強大以後,它利用了元代一個宗室叫本雅失裏,也叫“完者禿”,這個人,準備向東進攻明朝。首先,在洪武末年他就扣留了明朝派往這裏的使節。帖木兒汗國的首都在哪裏呢?在撒馬爾罕,在現在的中亞,扣了很多年,這個使節被放回來了。到明成祖的時候,再次又派使節出使撒馬爾罕,帖木兒汗國。我們看《明實錄》當中有很清楚的記載,要求明朝駐甘肅一帶的軍隊要防止帖木兒汗國的襲來。這個時候是明朝永樂二年、三年,可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了。大家知道下西洋的路線從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正好是帖木兒汗國的南部,這樣對帖木兒汗國就形成一個包抄之勢,所以有的人分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包抄、包圍帖木兒汗國這樣一個意圖。這個問題我們怎麽看呢?帖木兒汗準備在東征的過程中,他死了,他的兒子哈烈繼承了他的汗位,這個國很快就衰落了,就沒有能夠再對明朝構成威脅。那麽我們說鄭和下西洋,剛才我們說了,是從永樂三年一直到宣德年間,宣德七年,20多年,帖木兒汗國已經衰落了,沒有必要一次一次包圍他,所以第二個理由也不成立。
現在我們說第三個理由,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目的很簡單,我想這個說法是用現代的經濟觀念,來解釋古代人的行為。特別是當時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沒有必要尋求海外的市場,它不是後來資本主義積累時期,希望通過海外貿易發展自己的商品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所以說簡單地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也是不確切的。
那麽我們說這些原因我們都一一否定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呢?剛才我不是念了有一句話嗎?“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國外顯示中國的強大,對不對呢?我覺得對了一部分了。為什麽說對了一部分?這是一個政治目的,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他的政治目的。他作為一個皇帝登上皇位以後,希望他的大明國在世界上有較高的地位,希望他自己在各國中間有很高的威望,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當皇帝的一個想法。所以“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肯定是他的目的,但是我為什麽說這只是一部分呢?我認為這不是全部。
下面我解釋,為什麽說僅僅想讓別人看到中國的富強,並不是明成祖的惟一目的。明成祖曾經給西洋各國有一個詔書,這個詔書有以下這麽幾句話:“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這一段話,天這麽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們失所,為什麽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讓他們過好生活,不讓他們失所,第一個。
“今特遣鄭和賫敕,普諭朕意”。今天我特別派遣鄭和上天下,告訴大家我的想法,我的這番意圖。“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什麽意思?說你們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夠因為你們人多就欺負人家少數,不許你們以強淩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這個理想很好啊,這是朱棣的一個想法,所以現在我派鄭和到你們那裏,告訴我的這番意圖,這一個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對於天下秩序的設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觀,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我把它改稱“天朝禮制體系”,向全天下宣傳自己關於世界秩序的理想,這個秩序就是“天朝禮制體系”,就是全天下的各個國家之間不能夠淩弱,不能夠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這麽一個和諧的世界,這是朱棣的最終理想,這個理想來源於哪裏呢?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的天下觀,中國的儒家天下觀,宣傳的是:天子受天命統治中國,覆載之內不論近遠,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夠以強淩弱,以眾暴寡。所以朱棣希望通過鄭和,去宣傳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禮制體系,最終實現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鄭和的軍隊所到之處並沒有侵略別人的土地,並沒有掠奪別人的人口,並沒有搶奪別人的財物。恰恰相反,中國當時實行的政策叫“厚往薄來”,什麽是“厚往薄來”呢?就是我到你那兒去,我帶很多很多東西,很多很多財物給你。“薄來”,我從你那兒取來的東西少,很少,厚往薄來,這個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來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堅持了這個思想,所以鄭和每到一地都要給當地有大量的賞賜。既然采取了這樣的方針,他達到了什麽樣的目的呢?所達目的首先是有很多國家,隨著鄭和的出使紛紛地到明朝來訪問,當時叫做“朝貢”,我們把它叫做“朝貢貿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系,用傳統的詞叫做:“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有威有德,因為中國當時力量強大,當時經濟力量也強大,對各地有威有德,四方賓服,明朝的中國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明史》上說:“至其季年”,說到了明成祖的晚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命而入貢者迨三十國”,就是30多個國家都來朝貢,“幅員之廣,遠邁漢唐”。就是它的範圍的廣泛比漢朝、唐朝大得多,“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真是興盛得不得了。
鄭和下西洋的結果,一個是明朝在各國之間建立了很高的威望。第二個,使很多國家跟明朝建立了通好、通貢的關系。第三個是,在鄭和下西洋船隊和明朝強大力量的支持下、保證下,維持了世界的和平秩序。鄭和下西洋在很多情況下要動點武力,比如說有人截斷商路,航路上有海盜,他要去打擊海盜,要使海路清寧,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他打了舊港,也叫三佛齊,當地的一個酋長,叫做陳祖義,把陳祖義打了,平靜了海路,就使海路清明,海路通暢。
有的國家在地方作為小霸權欺負別的國家,這些國家被欺負以後,常常上明朝來告狀,明朝對那些欺負其他國家的地區也給予指責,比如說安南經常侵擾占城的土地,明朝就曾經發布文告,要求安南退還占城土地,不許再去侵略,所以鄭和下西洋他的核心目的是政治目的:一個是提高中國的威望,提高明成祖個人的威望,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第二個就是要推行朱棣本人理解的天下觀,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使全世界共享太平之福。
明成祖所建立的天下秩序是當時歷史的產物,他的思想無法超出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我們不能夠用今天指導各個國家之間關系的準則和他相比較,不能夠用我們今天的觀念去要求他。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朝以它的力量所及,為維護世界和平秩序,為了保護商路通暢,為各國家的和平交往做出了貢獻。特別是明朝不掠奪別人的財物,不侵占別人的土地,實行厚往薄來的政策,不僅使我們看到一個泱泱大國的風采,也不能不使我們贊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
鄭和是宦官,這麽多官員,文官武將,怎麽找一個宦官呢?在我們今天的人很不理解。明太祖立了一條規矩要限制宦官,說宦官這些人不能夠重用,他們不過是備撒掃,給使令而已,最多也就是讓他們出使。所以在洪武年間,就有很多的宦官擔任正使出使。那大家也不理解,為什麽讓宦官去擔任使節,不讓其他官員出使呢?在朝廷看來,宦官是自己家裏的人,其他的官員是外人,所以,明朝關於宦官的制度寫在哪兒?寫在《皇明祖訓》裏頭,祖訓給誰看的?是給朱家的子孫看的,是給自己家裏人看的,其他的典章制度才寫在什麽《諸司執掌》,什麽《會典》這些書裏頭,對於宦官的制度寫在祖訓裏頭,所以朝廷從朱元璋開始就把宦官看成家人。派自己家裏人,最親近的人去當正使,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明朝初年以來的傳統。這是說為什麽要派宦官鄭和為正使,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鄭和本人有很多優越的條件。剛才我們說了,鄭和出生在伊斯蘭世家,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出使到很多伊斯蘭國家的地區有他的方便之處。還有,鄭和也容忍或者說也信奉佛教,他是兼容的,剛才我們講過,鄭和也有佛教的法名叫“福善”,這又是一個有利條件。還有鄭和對中國傳統的保護海上平安的海神也非常尊奉,非常尊崇,這就是媽祖或者叫天妃,所以鄭和在好幾個地方都立有天妃這樣的碑,來感謝天妃怎麽樣保佑海上的平安,一些地方都建了天妃宮,這是鄭和又一個有利的條件。所以他對各種宗教是尊重的,自己又信奉伊斯蘭教,又信奉佛教,尊重媽祖。
第三點,最重要的是鄭和本人的素質。他的才能起了決定作用。袁忠徹在《古今識鑒》當中,說鄭和這個人姿質、才貌非常了不起,可以擔任大任,記載這麽說:“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這個人很不得了,文韜武略,文通孔孟,才富經緯,說這個個子很高大,聲如洪鐘,腰也很威武。也許這個關於相貌,或者什麽身材有所誇張,但是我們想,一個人能夠統率千軍萬馬,20余年在海上,出使西洋幾十國,沒有了不起的才能那是不行的,所以鄭和的才能一定是過人的。這就是為什麽鄭和被明成祖選為正使出使西洋的原因。
鄭和航行到了什麽地方?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西洋是哪兒?鄭和下西洋,哪兒是西洋?現在我們說西洋人是我們習慣的說法,我們現在的概念跟當時不一樣,當時西洋在哪裏?如果我們查歷史書,不同時期西洋有不同的地理概念,鄭和所說的西洋是指什麽地方呢?是指在什麽地方分界呢?東西洋在哪裏分界呢?當時跟隨他一起出使的,叫馬歡的人寫的《瀛涯勝覽》,這本書裏有一句話怎麽說的?說:“南渤裏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字叫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說這個南渤裏國這有一個大山,平頂峻山,名字叫“帽山”,這個帽山的西邊也都是大海,這裏往西就是西洋。所以,西洋是什麽地方?就是這個帽山以西,帽山是哪裏呢?帽山就是現在的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西口韋島,從這兒往西走就是西洋。這是第一個,我們說鄭和下西洋下哪兒去了,從哪兒走算西洋?就這兒。但是這個西洋的概念,到了明朝中期、後期,不同書裏所說的西洋的分界是不一樣的。因為馬歡是跟鄭和一起走的,當時的記錄、當時的概念那裏是西洋,所以我們以馬歡說的為準。鄭和下西洋的航路怎麽走的呢?一般地說是從南京啟航,經過江蘇太倉劉家港,然後集結出海,再向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在那兒再停泊一下,等候東北風,刮東北風就走了。到冬天,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遠洋,這是在中國境內從哪兒開始走。
他經過占城,現在是越南南方,爪哇,印度尼西亞,今天在印度尼西亞,滿剌加,當時就是滿剌加,現在的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喇、南巫裏這幾個地方,在現在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還到了錫蘭山,現在的斯裏蘭卡,到了小葛蘭,現在印度奎隆,到了柯枝,現在印度的科欽,最後到達了古裏,印度的卡利卡特,返航。這是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路。第二次下西洋呢?他還到了文萊、泰國、柬埔寨,當時叫做渤泥、暹羅,真臘。第三次下西洋到了淡馬溪、加異勒,就是新加坡,還有印度半島的南端,阿拔巴丹,甘巴裏這些地方。第四次下西洋到了彭亨、急蘭丹,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經過溜山,就是馬爾代夫群島,到了忽魯謨斯就是到了波斯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這是第四次航行。第五次到了木骨都束,木骨都束是哪裏?是現在的非洲的摩加迪沙,索馬裏摩加迪沙。不剌瓦,現在的索馬裏,在索馬裏。麻林就是現在的馬林迪,祖法兒、阿丹、剌撒都在也門,這是第五次航行。第六次航行,到竹步,現在索馬裏的朱巴河,幔八薩,現在肯尼亞的蒙巴薩。第七次航行從竹步再往西走,再往西到南,往南走,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這是鄭和的航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