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娃·擂銅器,小鎮的狂歡盛典!

故鄉小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因了這歷史和文化的厚重,小鎮過年的味道自然也就更為濃厚和極富地方特色。

人們常說:不出正月都是年!而小鎮的年則是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通常情況下,大家都以為除夕是年的最高潮,但在小鎮,過年的高潮則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
年前的備年貨,除夕的親人團聚,節後的走親訪友,一切都是既緊張又忙碌。而當這一切都弄妥貼,親朋好友各家也都串得差不多時,這節日的勞累已經告一段落,放下節日的疲憊,小鎮人開始投入一場屬於自己的節日狂歡——擂銅器!
說是擂銅器,其實是敲鞭鼓、擂鼓和擊打鐃、鑔、鑼的統稱。往小了說這是每年社火表演的伴奏,往大了說則是一個打擊樂的樂團表演。只不過這樂團的表演者都是平日所熟識的鄉鄰農人而已。
勞碌了一年的小鎮鄉人,把正月十五看成是自己的狂歡節。各個生產隊過了初十後,便開始著手準備節日的“盛裝”。這盛裝可能是新置辦的銅器,或者新買的舞獅、舞龍道具和服裝,也或者是幾艘旱船、兩條道具黑毛驢,還有可能是幾套模樣誇張的大頭回回(一種套在頭上的故事人物形象造型面具,因要完全套在頭上,就顯得人頭特別誇張地大,所以被我們稱之為大頭回回),高蹺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至於說要置辦何種社火道具,完全根據各自生產隊的經濟實力和表演內容而定。有錢又想展示一下自己隊裏實力了,就多置辦幾樣,弄得隆重紅火一些。但不論怎樣,都會量力而為,給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增添上一抹自己的色彩。
生產隊裏著手準備著玩社火的道具,社員們則要開始訓練擂銅器。這種粗獷甚至是帶點原始味道的打擊樂表演,既是社火表演的伴奏,也是整個狂歡節的靈魂,它是所有社火表演節奏的實際控制者。一個隊社火精彩與否,並不是全靠拼它的各種道具有多精彩,而是他們是否能夠在銅器的配合下表演得多淋離盡致。所以,提前訓練好自己的銅器,讓指揮、鼓手、鑔、鐃、鑼等進行認真訓練,完美配合,演繹出自己的極致水平才是重中之重。
每個生產隊的銅器配置,依財力多寡而稍有不同,但最少的標準配置則是:一只裝飾了彩綢或花卉人物的鞭鼓;兩面一米五左右的牛皮大鼓;六對大銅鐃及一兩對小銅鐃;六對大銅鑔及一兩對小銅釵;兩面小銅鑼;五六面裝飾精美的大興鑼。
擂銅器時,執鞭鼓者立於中央,他是全隊的指揮和靈魂。鞭鼓既是整個銅器演奏的指揮,又是招呼大家來參與活動的號角。大家只要聽到有人在在隊院場裏拿著鞭鼓連續敲擊,就知道是要召喚人員來參加排練了,對於沒有通訊工具的農人們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大家來到隊裏院場分工完畢,持鞭鼓者便一手將鞭鼓舉過頭頂,兩眼目光與鼓齊平,一手拿荊條敲擊鼓面,擊發出清脆而節奏感極強的鞭鼓聲。每首曲牌都有自己獨特的鞭鼓敲擊方式。鞭鼓聲畢,大家便能知道所要奏的是何曲目,這時大鼓鼓手即揮起鼓錘以特定節奏敲擊鼓面,此時鑔與鼓點節奏一致同時響起,而在鼓與鑔響的間隙,則是鐃音,兩者交互以一定的節奏和樂譜進行擊打。因鐃擊打時發出的是“啌”聲,鑔擊打時發出的是“嚓”音,所以民間的簡單樂譜就將其標註為“OXOXOXX……”,意既標註為“O”的是該鐃擊打的時候,標註為“X”的則是需要鑔和鼓擊打的時候,兩者依鼓譜標註進行演練配合,音韻鏗鏘,聲震雲霄。不同鼓譜因其所要表現內容的不同,出來的節奏曲調亦不相同,或激昂或熱烈,或喜悅或振奮,演奏起來如鳳鳴龍吟、似虎嘯獅吼,氣勢排山倒海,聲響震天動地。
可不要小看了那個只會簡單敲擊幾下鞭鼓的人,他不僅要有掌控全場的指揮能力,更要能夠依據隊員的身體及現場情況進行協調和變幻節奏。擂鼓者則要熟知常用鼓譜,不但會掌握鼓點節奏,還要能將手中的兩只鼓錘揮舞得上下翻飛,兩腕若遊龍,鼓錘似翻花,敲至酣處,雙目微閉,如癡如醉。持鐃者剛多為身強力壯的鄉人,因一對大銅鐃動輒數十斤,想要將其在近乎與肩齊平的地方揮動起來擊打,沒有些體力是斷不能為繼的,況且這不是揮舞三兩下,而是要完成一首或幾首曲子,臂膀沒有些子力氣,根本無法勝任。擊至激昂處,甚或需要你將這對大鐃甩開膀子,以伸展近乎一百八十度的方式掄開,然後舉過肩部在面前叩響,那力度又是可想而知。這已經不再是一場樂器演奏,更是力與美的完美展示,鐃音的鏗鏘,雙臂的揮舞,擊鐃者的專註,這一刻,屬於鄉人骨子中那特有的血性與力度,便融入那“啌,啌,啌啌……”的鐃音之中,回蕩在小鎮的上空。
與鐃一起配合擊打的是鑔。鐃音鏗然雄壯,鑔音清脆激越。如果將擊鐃比作是壯漢的力度展示,而擊鑔者則更像是女子的翩翩舞蹈。鑔狀如兩頂合著的帽子,邊沿平齊,中有鼓起來的臍肚,臍肚中有一孔,紅布繩穿以入,纏繞在持鑔者的手掌之上成為固定持握的手柄。因其形小僅有尺余,所以重量也就相對較輕。兩者揮動擊打起來時也就更為自如和隨意,通常為力弱或年老者持此器物。
鑔小音脆,隨鼓錘落下而與鼓齊鳴,持鑔人因不再囿於力度的限制,擊打起來亦就愈發地自信,甚或顯得略有些張揚起來,可以自由地揮動手腕耍出一些花樣來,將那兩面黃燦燦帶著紅布纓的鑔缽揮動得搖曳生姿,宛若遊龍,再配以擊打出來那清脆的“嚓,嚓,嚓嚓,嚓……”聲,仿如一妙齡女子在光影下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當然,這些持鑔鐃者總會有累的時候,為了不使鼓聲中斷,影響節日的熱鬧氣氛,在鑔鐃休息時,就需要鑼手出來烘托氣氛。幾面大鑼以同一鼓點連續敲擊,和著鼓點進行擊打,洪亮和寬廣之音可以繞梁。為不使氣氛冷場,這時還會有一名類似於劇團小醜人物的持小鑼者出場,間有持小鑔者擊打伴場。
持小鑼者,他所表演的已經不是敲鑼本身,而是自己的滑稽動作。一手執鑼一手執錘,敲打小鑼的同時,加上墊步、八字步、十字步等步法,輔以誇張的臉部及身體造型,將這小鑼打得好聽的同時,身體又誇張扭動得形似扭秧歌,又如打腰鼓,同時還要兼具一番活潑、花哨的美,以便博得旁邊觀者哈哈大笑。所以,這敲小鑼的既是來救場,更是引人目光,調節和烘托現場氣氛,它不僅要具有靈活的身段,還要兼備相當的才藝,非此不可勝任。
這些參與擂銅器的人,既是普通鄉人百姓,又可以算得上是民俗文藝的愛好者和傳承者。他們中很多人都沒有文化,也不懂樂理,卻可以將那些個諸多不同曲牌的冗長曲譜了然熟記於心。雖然每年只是練用這三五天的光景,他們卻樂此不彼,投入地進行演繹,也竭盡全力將自己的花哨表演技藝展示出來,在自己參與其中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一場屬於鄉人特有的重金屬風格音樂盛宴。
當然,以上所描述的僅僅是擂銅器的排練場景,在他們場進行緊張排練的同時,各銅器隊所屬的社火隊也在緊張進行籌備。置辦好表演用的行頭自不必說,除了往年置辦下來尚能使用的外,還需要進行適當的補充更換和修飾妝點,紅綠布綢、表演衣服、行頭、社火道具等等一應物什,俱是需要花錢提前采辦好的。這些東西依每個隊裏財力情況進行置辦,副業多的隊裏經濟寬裕,所置辦的大件也多,雄獅、舞龍不僅是顯示其財力的頂級配置,更是展現隊內成員協作的極好舞臺。財力弱的隊裏僅用些布綢假花之類,將自己往年的家夥什進行簡單翻新,或是采買回來幾個大頭回回面具,有個節日氣氛也就罷了。東西雖然簡單,但參與表演者卻不會為之氣妥,也都竭了全力來演繹,以展現自己隊裏的精神風貌。
各隊裏銅器、社火各板塊兒緊張排演的同時,本隊社員除已經固定下來要參與表演的人員外,圍觀者中的男女老幼也有許多人會借此時機來展示一下自己。趁著主力隊員休息的空當,他們也會不失時機地拎了隊員放下的銅器、道具來把玩或是參與一把。畢竟,這是屬於全隊人的娛樂文化盛典,只要你願意和有表演的欲望,都可以參與進來,過上一把狂歡的癮。
待至正月十五日,一場鄉人的狂歡盛宴才算真正拉開帷幕。上午,鎮內所屬轄區的各個生產隊便開始在自己隊裏進行化妝和聯演彩排。吃過午飯,狂歡正式開始。妝點一新的社火、銅器,以本隊至少八面高約丈許的三角形龍旗作引導,在本隊社員簇擁下,浩浩蕩蕩從本隊出發,沿街道邊行進邊敲打,一路之上好不熱鬧。待行至交叉路口熱鬧地段,又會不失時機停下來大耍一陣。此時隊裏的全部家當已然擺出,四面大鼓一字排開,八鐃八鑔分列兩旁,有主事者安排了放鞭炮人員提前進行燃放鞭炮式的劃圈清場,諸等圍觀人員也就自行避讓,以街道中心為圓點,清開一個百十余平米的空地,這空地便成了社火表演隊的舞臺。合著旁邊銅器的激越鼓點,不論是高蹺、旱船、秧歌、大頭回回、擡花轎、騎毛驢,都表演得精彩異常。那圍觀的一幹眾人為了看得真切,自是你擠他扛,將本就不大的表演場地圍擠得愈發狹小起來,不得不再次進行鞭炮清場。
這邊社火表演者賣力表演,那邊擂銅器的人也不甘居後,將那諸多銅器擊打得山響。在擊打的同時仍不忘玩出花樣,玩至酣處,更有甚者還會赤了上身,將一對大鐃揮動得謔謔生風,金光閃閃曜人眼眸。持鐃者生風,執鑔者也不會示弱,兩只銅鑔時而上下翻飛,時而左右揮舞,間或還會繞了身前身後進行前後插花擊打。此時他們所從事的已經不是擊樂本身,而是將身心與鐃鑔融為一體,超越音樂,成為一種忘我與無我的陶醉癡狂之態,精彩的表演時常也是引得眾人拍手稱贊。
在一個街口或場地表演一段之後,這些樂手和表演者已經略顯疲累,銅器表演進入一個低谷。此時指揮者會不失時機地指揮全隊人馬往前移動,在移動的同時,持鐃鑔者進行適當休息,鼓手則依然按照鼓點自然地敲打著,不過此時的和樂器物,變成了後面緊跟著的六面裝飾精美的大興鑼。興鑼是一種約尺半見方的大銅鑼,懸掛在圓形鑼框之內,那鑼框下具鍬把粗細長短的木柄,上飾如戲曲中武將人物服飾上的三角旗或花綴妝點,一字排開,也是蔚為壯觀。那幾面大鑼懸空掛著,同時擊打起來,音色宏亮,倒有點象是古代縣官出巡的場面氣勢。
鎮內主街道是有限的,但鎮內的二三十支銅器社在這天下午要同時出動巡遊,在某一路段相遇自是不可避免。若是同一大隊的人馬倒好說,你要急於前行,他們稍讓開些過道兒過去也就是了,彼此相安,各自為樂。也有自身隊裏實力小者,遇了同大隊的人馬也會合了一組向前出發,本就離得不遠,人也都相熟,合作起來也非難事。怕就怕在你遇上的既不是同大隊,又是想和你較勁兒的他隊人馬,一場廝殺在所難免。若其中有一方是弱隊,這相遇也就算不得精彩,弱隊肯定是落荒而逃,畢竟這廝殺比的是實力和技術。最有看頭的當屬強隊之間的相遇,若是往年的宿敵,這樣的一場相遇,註定是一場生死對決,這對決比的是耐力、技術、實力,更是比逢敵亮劍的勇氣!
小隊的演繹雖然也會有屬於自己的精彩,然而他們終將是強者表演的陪襯,一場真正的強者廝殺就在那一個個小隊的表演之下潛伏著,待機而發。這個時機和地點便是強隊們都要爭搶前往的鎮中心地帶那個相遇的一刻。此時小隊間的表演幾近完成他們一年一度的華麗綻放,遊轉一圈後就偃旗息鼓轉道回家。而勢力最強者則會在鎮中心地帶演繹上一出亮劍或是三國殺。
這原本是舊時為慶祝豐收或是來年風調雨順而舉行的社火儀式,至此,則開始演變成為一場為榮譽而戰的實力對決。原本演罷就可以回家吃湯園賞花燈的想法就不要有了,這場龍、獅對決只要開了場,就沒有回還的可能。西大的來舞龍,北大的要鬥獅,兩強相遇,分外眼紅。原本散場回家的小隊各自人員吃過飯後又會回轉上街頭,以單兵形式加入到自己本大隊的人馬中,作為替補隊員接著上場。鞭炮、白酒替代了鼓點,成為各隊的強心針,隊員們都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和不要命的勁頭輪番上陣。舞獅的搬來了桌子和十數條板凳,將那板凳一層層碼搭起來,起為一個高聳的板凳山。而兩名舞獅者則要在蒙著獅皮道具視線不清的情況下,相互配合著在這板凳山上進行上下跳躍、輾轉騰挪,在活動的板凳之上可謂舞動自如,行走起來如履平地。然而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兩人之間的配合,又是在視線不清的情況下進行,稍有不慎便有從八九米高的板凳山頂掉下來摔傷的可能,由此可見舞獅者的技藝高超和過人膽識,這樣的表演自是引得眾人喝彩連連。
你正看得精彩處,又聞旁邊的人堆裏鞭炮燃響,兩束燈柱照射過來,那是龍的眼睛,真真的是目光如炬。一條幾十米的長龍,在十數余人的舞龍者操控之下,可謂是上下翻飛、左右穿梭,那龍頭跟著一枚由人舉起持握著的火龍珠,時而入海時而上天,龍身也就隨了這龍頭做著各樣穿梭動作,將一個數百米方圓的表演場地舞弄得神出鬼沒、搖曳生姿。適才你剛看見那龍頭追了火龍珠才遊走過去,促不及防,這邊一條竹條紮制的巨龍尾巴又橫掃了過來,幾欲打到了你的臉上,驚得你一身冷汗,連忙後退,你退的同時踩了別人的腳,他又不小心地踏掉了你的鞋,諸多的狼狽模樣!還未躲閃站穩,那邊又有一人持了燃著的鞭炮過來擴場,直嚇得女人和孩子們捂耳扭臉,唯恐那炮仗不長眼飛到自己臉上。這樣的場景時時都在上演,但圍觀者卻依然將這場子圍得水泄不通,生怕錯過了一年才得一遇的精彩表演。
花開有時,好景難長。一場最美麗的小鎮盛裝狂歡盛典,終也會有它散場的一刻。當夜漸至深濃,出來觀燈看銅器表演的人也漸次回還,縱使演繹者情緒再過激昂,少了欣賞的觀眾,他們也會氣餒散場。這樣一場音樂的狂歡在給農歷新年繁華落幕的同時,也是吹響新一年征程的號角,讓人們在美好的夢想裏,期盼來年風調雨順、家興業旺。就象每年央視春晚的結尾曲目《難忘今宵》一樣,既是難忘今宵,也是告別今宵,只是期盼著明年春來再相邀,唯願:青山在,人未老……

Views: 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