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而興,港興業興。二道街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開放海禁以後,伴隨著青口鎮商業發達而形成的一條老街。文章分析了二道街的形成過程、一度繁華一度衰落的原因,據此提出了沿海港口有無對區域經濟的巨大影響,並道出了對重鑄“二道街”經濟繁榮的期許。

提起南京路,人們會想起大上海,將大比小,如在贛榆區提起二道街,人們會自然想到區駐地青口鎮。二道街是青口鎮的一條老街,大體呈東西走向,街長300余米(東段被南北走向的華中路所截,現存210米),寬約8米,此街位於青口鎮老城南小門(亦稱聚寶門)裏,今青口中心衛生院北,華中路西側,東起鹽市街,西至糠市巷、南濱青口河,北臨牌坊街。二道街是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清政府重開海禁,青口開港以後發展最快的一條街,也是清末民初時期青口鎮最繁華的商業街。她歷經百年風雨滄桑,積澱了豐厚的商業文化,也成為青口這座古城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重要見證。


二道街的形成


二道街的形成說到底歸之於青口鎮商業的發展,而該鎮商業的發展又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
青口鎮位於青口河的入海口,為老縣城(今贛馬鎮駐地)東南沿海之門戶,南距海州城80裏,地理位置優越,“系海口要津,商民船只出入往來”①。青口港水深港闊,由秦山東出鷹遊門,北達青島,南至上海、蘇杭等地,是明、清兩代海州有名的港口,此所謂占地利。
據官方史料記載,青口於明嘉靖至萬歷年間逐步成為一座商埠城鎮。嘉靖年間,淮北五大鹽場之一的興莊鹽場的“鹽課司”(相當於現在鹽務局)曾設在青口街裏。食鹽除陸運及河運外,大部分都經沿海航線運往南方各地,海上風高浪險難免不出事故,所以祭祀“海神”,禳災求平安是普遍的。明萬歷年間,由當地船戶於青口鎮籌建“前宮”(亦稱“天後宮”,祭祀“天後”娘娘的地方。天後相當於福建地區的“媽祖”)。清乾隆十六年六月由安徽商人出資建造“後宮”。兩座“天後宮”前後相距不足500米,其設計考究,均仿北京故宮太和殿建築模式,殿堂高大寬敞。區區一鎮同時建有兩座規模宏大的“天後宮”,這在蘇北沿海市鎮中還是極為罕見的,從而充分反映了當時青口鎮航運業、商業之發達。從明萬歷年間開始(公元1600年前後)外地客商已有幕名前來者。如安徽歙縣一帶周、黃、龍、許、蔣等姓鹽商貿遷青口鎮落戶創業。此時城內鹽市街(南北向)、大街(東西向,又名牌坊街)、前宮路(東西向)形成,這應是青口鎮的雛形。然而,青口鎮商業的快速發展卻起於清朝中葉。清順治年間,清政府實行海禁,嚴禁商船出海,清康、雍年間沿海時開時禁,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清政府特批江蘇海州一地的豆貨由青口港口直接對渡太倉劉河鎮糶賣,其余江淮豆船仍由運河南下至淮關查驗納稅,直到嘉慶中期,青口豆船改泊上海,一直處於穩定狀態。可見,此時青口實際成為清政府控制海州貿易的唯一出海口岸,此所謂得天時。
開放海禁,山東沂、郯之間及海州各縣出產的花生、花生油、棉花、豆餅、米麥、雜糧等皆由青口出海通貿上海、蘇杭等地,返航時運回各商家購進的布匹、紙張、糖、茶各種南貨至青口,隨之轉銷於蘇北魯南地區。在商品經濟大潮下,青口鎮人口急遽集聚,商業、手工業較快地發展起來。嘉慶時期,“青口鎮,東濱海,南至範家口,距城十二裏,煙火萬家,商賈輻輳”②。此時青口鎮商業不僅遠勝於贛榆縣城(今贛馬鎮駐地),而且比海州尤甚。清嘉慶包世臣著《安吳四種》卷二十七載:“海州三屬,集鎮數百,商販貿易,以青口鎮為最大,海沭各鎮所用布匹、紙張,皆由青口轉販。”③清末民初,青口鎮商業達到鼎盛,此時定居人口近5萬人,城區內有門面字號的商號240多家,其中包括船行、油行、餅行、件子貨行、魚行、布莊、布店等。青口年出口豆餅十八萬擔、生豬五萬頭。尤其年出口植物油二十萬簍(每簍凈重180斤),數量驚人,聞名全國。民國初年教科書稱:“牛莊(遼寧省營口市)出口的油銷及全國,青口出口的油僅次於牛莊。”當時有“北有牛莊,南有青口”之說。自乾隆五年取消海禁、至民國初的長達170多年的時間裏,青口鎮一直為蘇北魯南商品集散地,在近代海濱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乾隆五年以後,青口鎮經濟日趨繁榮,山西、安徽、山東、浙江等地商家紛紛“貿遷”於此定居創業。青口人愛商、容商、扶商,接納八方來客,此即占人和。經商必然要選擇最佳場所,各地客商紛紛看好大街(牌坊街)與青口河之間的一片熱土,在此建造商鋪。在商氣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一條新的街道——二道街。此街因位於大街南的第二道東西向大街而得名。二道街形成於清代,從時間上明顯晚於明代已存在的大街(牌坊街)。二道街南臨青口河,沿河東去不遠便是碼頭,極利於貨物轉運。清鹹豐十年(公元1861),為防止撚軍侵擾,由地方豪紳倡導建造青口城(亦稱和安圩),城東、西、南、北皆有門。和安圩建成時,城內已是街、道、巷縱橫交錯多達69條。城區以南、北門為中軸線,其南端稱鹽市街,北段為耙頭街;沿中軸線向東,至大東門稱前宮路,向西至大西門稱後宮路,至小西門稱大街(牌坊街),至小南門稱二道街。二道街是商業中心,商店櫛比。二道街東端從鹽市街向南直通大南門,西端從糠市巷向南直至小南門。大、小南門直抵青口河北堤,每天從青口河用“連桶”(由兩個或多個橢圓形類似浴盆的平底大木桶連接一起)裝載豆餅、豆油、花生米、黃豆等,運至碼頭,由此裝入大船出海,進口的洋雜貨便由“連桶”帶回二道街集散。


二道街的興盛


  二道街的沿街店面既有磚木結構的起脊二層小樓,也有臥磚到頂並設有閣樓的小瓦房,下層為店面,上層做倉庫,而且多為“前店後院”的建築模式。沿街鋪面均設有廈檐,既可以防雨,亦可增加店面。所建造的廈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明柱廈檐(前檐設木柱支撐,進身較大,檐廊寬敞),另一種是無根廈檐(主要依靠埋入墻體中的梁,出挑承重,出挑有限,較明柱廈檐窄小)。各類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排列於街道兩旁。據青口鎮老人孫興才多年考察統計,至1945年時,二道街共有商號及店面69家,其中件子貨店46家,如“邵翊計商行”“仁利件子店”“仁信太商行”,在上海“祝其公所”(商業辦事處)均派有莊客(采購員)。久負盛名的件子貨店“保興”“裕增”“瑞興恒”“永泰”“東升永”(臨沂人李蘭臺所開)也分布於二道街。所謂“件子貨店”,是一種成批購貨、整件銷售的貨店。此類貨店資金充足,根據市場需求,通過商船購進布匹、紙張等各類成批貨物,整件批發給各地商販,並由其轉販至海州、沭陽及魯南各縣銷售。“同利祥”醬園店,主營醬園,兼營京廣雜貨。其中醬園店為前店後坊,主制醬油、香醋、多種醬菜,兼治蝦醬、蝦油之類。棉布店13家,其中最負盛名有“梁松盛”布店、“同春”布莊、“雙合成”棉雜店,這類布莊既賣“土”布,又賣“洋”布。坐北向南的“生慶公”茶葉店,是河北省冀縣人張質軒所開。此人先在山東郯城開過茶莊,1919年來新浦老大街(今民主路)開辦“生慶公”茶莊,青口二道街的“生慶公”茶莊應是他所開辦的分店,其長年委托本地姓仲的人做掌櫃負責經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茶莊匾額上“生慶公”三字,竟然出自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於右任之筆,可見店主人具有相當品位及社交活動能力。店中所銷茶葉既有洞庭碧羅、黃山毛峰、西湖龍井、雲南普洱等高檔茶葉,也有普通珠蘭、玉蘭及自制茶葉,按價分等,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茶莊經營始終遵守“誠信為本”的理念,聲稱“童叟無欺”。生意經營中註意零售兼小量批發,店員講究衛生,熱情待客,不僅創出品牌,而且生意興隆,顧客盈門。有姚姓人開的“培生堂”中藥店和鄔姓人開的“鄔西科”西藥房,兩藥店既賣藥也看病。位於二道街中部的“同興”錢莊,外地張姓人所開。此錢莊為清末民初贛榆縣最大的錢莊,主要經營存款、放款。其中放款是標準的高利貸,月利率竟然高達15—20%,給錢莊帶來豐厚的營業收入。同興錢莊擁有雄厚的資本,進而辦理匯兌和匯票買賣。他們所發的錢票,有很高的信用,與上海、青島、煙臺、寧波等地均有業務往來,在這些地方做生意,只需到錢莊過賬,不須銀錢過手。尹家飯店,請名廚掌勺,承包筵席,馳名遠近。“同合義”油行,資金雄厚,大量收購外來生豆油,對外批發兼零售以賺取利潤。座南朝北的謝傳良照相館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青口四大照相館之一。當時,照相設備簡單,無燈光及像樣布景,僅能拍攝一般黑白照片。但那時一般人曾將進照相館當作一種奢侈,老百姓關心的是吃飽穿暖,極少照相。能拍照留念多是經濟條件好或者有一定地位、知名度的家庭成員。
  二道街以商品批發為主,兼帶零售為輔。所經營的商品無非是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布匹、煙糖酒茶堿、各式糕點、山珍海味、各類紙張。商品繁多,琳瑯滿目。白日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晚間,件子貨店家家燈火通明,各大商行徹夜不眠,運貨車輛絡繹不絕,搬運貨物人聲鼎沸。所謂“閭閻撲地,塵雺幕空,交衢雜五方之人,鬧市臭千鈞之鮑。車來賄遷,蓋無日無之”④,恰是當年二道街熱鬧繁華場面的真實寫照。所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前,凡前來青口購物或逛街的各方人士,必然要逛二道街,否則會被認為沒來青口而留下遺憾。當時,魯南蘇北一帶百姓稱“口上”(即青口)是“小上海”,二道街為“南京路”。
  日益興盛的二道街,輻射並拉動周邊地區各行各業的發展,逐漸成為連接主城區的紐帶。二道街兩側有八條南北向小巷,街南3條直達南城墻,由東向西依次為土老娘巷(因莊姓老大娘居於此開茶館而得名)、瑞昌永巷、八小姐巷(因財主家“八小姐”居於此而得名)”。其中,瑞昌永巷與鹽市街之間有兩條橫穿土老娘巷的東西向小巷,位北的一條為小魚市,位南的一條為西大魚市(今青口中心衛生院)。街北5條小巷連接牌坊街,自東向西依次為天然池巷(因天然浴池於此而得名)、雞市巷、香油巷(因有香油作坊而得名)、商會巷(因位處贛榆縣商會辦公所在地而得名)、糠市巷。上述這些巷與二道街交織,形成了自鹽市街以西、牌坊街以南的所有街巷在內的二道街商業區。這片商業區集聚了各行各業,其中有進口商務的船行,專門收購土物產的油行、餅行,專營南貨的“件子貨店”,還有布業、漁業、百貨業、醬園業、餐飲業以及錢莊、坊店業等。
  分布於二道街東西兩側街巷內共有商號及店面49家。“鮮魚行”六家集中在“小魚市”,如“慶生”鮮魚店、“萬盛旺”鮮魚行、“新源”鮮魚店等。“鮮魚行”全日經營青口早晚兩潮的鮮貨,當地人隨時都能買到各種鮮魚。西大魚市,有“張聚興”“張隆興”“張伯恒”“萬盛恒”“鄭和豐”“福太永”“黃豐泰”等魚行10家,賣各種水產品及魚翅、魚皮、海參、鮑魚、蝦米等幹海貨。其中“張隆興”“張聚興”兩家魚行較大。張隆興資金不下10萬元,資金充足;張聚興在此兼營船行,擁有大小商船18艘,收入頗豐,所以他們兩家魚行每年經營超過其他行號,生意興隆,全縣聞名。瑞昌永巷內,安徽的許唐華開設醬園、糕果、行善堂(診病賣藥)三個店鋪,均以“瑞昌永”命名,“瑞昌永巷”以此而得名。他的醬園店為前店後坊,所生產的甜悶瓜為贛榆特產,馳名全國,為清代貢品。“清河”旅館,設備豪華,內有色情服務,是有錢客商娛樂休閑住所,普通客商多入住西門外或青口河南一帶的坊店。位於天然池巷的“天然池”澡堂為座東朝西六開間二層小樓,樓下普通座,樓上雅座,設備整潔清雅,茶水、毛巾把及時供應,服務殷勤周到,兼有修腳、搓背、掏耳、理發等服務項目,前來洗浴者絡繹不絕。與浴池對過便是遠近聞名由蔣心田所開的“心心”照相館。洗浴過後的人們,清潔一新,精神飽滿,來此照相留念是最為愜意的事。贛榆縣商會辦公地點曾設在商會巷,“商會巷”以此而得名。位於小魚市坐北朝南的“衛生堂”是宋瑞麟(1856~1931)所開。宋瑞麟,名傳祥,成名以後以字行世,本縣班莊鎮古城村人,受當地名醫指點,刻苦鉆研,對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等病癥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以對溫熱病的研究與治療見長,聲譽播於全縣。清光緒(1875~1908)末,受縣知事之邀來青口鎮行醫。“衛生堂”定宗旨為:“精制藥材,童叟無欺。仁愛不矜,貴賤同等。”宋先生信守諾言,終生不渝,對窮家取藥只收成本,於富家則倍利取值,偶貧病無錢者則分文不取,並主動去病家復診,病愈乃止。被治癒的病人遍及海、沂、膠三州所屬十余縣,求醫者日日盈門,人稱“宋太平”。鄰近糠市巷有青口人孫東文開的東記船行、東記油行、東記商行(件子貨店)、東記汽車公司。孫東文,名傳斌,字東文,以字行世。他先靠經營船行、油行、件子貨行起家,又於民國14年(1925)以後,先後購買“道奇”“雪夫蘭”汽車各一輛,聯合青島一家商營汽車公司的兩輛汽車,在青口開設“孫東記”汽車公司,經營客貨運輸,並逐步開辟了以青口為中心,南至新浦,北達安東衛,西至歡墩埠的客貨交通運輸網。孫東文可謂開贛榆汽車客貨運輸之先河,在本地交通運輸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頁。
  二道街商業區不僅是商貿中心,同時也是豪紳富戶的聚集居住區。如座落於牌坊街南的許鼎霖家的“許家公館”(部隊軍人禮堂)。許鼎霖(1857~1915),字久香,青口鎮人,清末民初著名實業家,創辦海豐面粉廠、贛豐餅油公司、海贛墾牧公司等數十家企業,贛榆縣商會首任會長,與南通清末狀元張謇、海州名士沈雲霈並稱民國“蘇北三傑”,因其創辦實業有功,清宣統三年(1911),清廷授予正一品銜,皇太後懿旨為資政院總裁。民國二年(1913),許鼎霖當選為江蘇省議會議長,晚年亦官亦商,民國四年(1915)病逝於上海。與許家公館相鄰的便是富甲一方的大財主周筱如的豪宅。他家前後多個院落,南門通二道街,北門通牌坊街。曾任贛榆縣商會會長的青口大家,人稱“孫大老爺”的孫東文的宅院座落在糠市街西(今青口鎮西關路部隊駐地院內)。靠經營船行、魚行發家的張聚興,廣置良田,在沙河鎮湯莊村設有莊房(莊園)一座,其子張恒存,人稱“三少爺”,定期至此收租。張聚興的家院建在西大魚市附近。時光荏苒,盡管昔日的富人區早已換了新住戶,但“二道街人有本事”(指有錢有勢)的說法至今仍在贛榆地區流傳。


二道街的衰落和歷史傳承


  二道街自乾隆初年因青口的興盛而形成,光緒三十一年(1905),隨著青口港淤塞,大浦港作為商埠對外正式開放,1925年隴海鐵路修築到新浦,青口港被其取代,青口二道街的商業受其影響而日趨衰落。1939年2月,日寇的鐵蹄踏進贛榆,青口淪陷,自此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軍盤踞該地長達七年之久。在這期間,日小林商行完全掌控青口的市場和海上貿易,並趁機瘋狂地掠奪糧食、植物油等重要物資,將其運至連雲港,與從徐州、棗莊煤礦掠奪來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至日本。加之日偽勾結,敲詐勒索,苛捐雜稅多如牛毛,青口市場蕭條,工商業者紛紛外遷,未外遷的商鋪無物可賣,強撐門面。
1945年8月,日寇投降,贛榆縣抗日民主政府遷駐青口鎮,自此至上世紀50年代前半期,贛榆縣委、縣政府駐在二道街商業區舊宅院內,縣屬各單位分布在各個街巷。解放後,在敵人統治時期已歇業的商店也恢復了生機,重新開張營業了,二道街又成為青口最繁華的一條街。1956~1958年開展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二道街區的私營商業被逐步改造成為公私合營商業和合作商業。隨著華中路和黃海路的形成,自1956年以後,縣政府搬遷至黃海路(青下路),各相關部門及商店因街面狹小、不敷使用,也相繼遷離原二道街商業區,騰出來的公用、商用房改為民居。後來,二道街商業區被命名為“團結街”居委會,現稱“團結社區”。該社區居民主要從事電機修理、印刷材料、個體工商業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計劃經濟時期,人們生活困難,填飽肚子成為當務之急,顧不得文物的保護,二道街一部分住戶把原有商鋪的門面、磨磚、木料拆下來賣錢買地瓜幹充饑了。接踵而來的便是十年文革期間的“破四舊”運動,二道街的舊建築被作為“四舊”拆除損毀而所剩無幾。如今沿街樓房多是數經翻建而成,早已面目全非,往日喧囂熱鬧的街景早已成為歷史。如今僅存“同利祥”醬園店、“永泰”件子貨店的兩座二層舊式小樓,外墻已斑駁脫色,原“翻毛雞”式的小瓦屋面早已換成紅色大瓦,卻仍然靜靜地矗立在青口河畔,仿佛在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2012年,青口鎮註重文化傳承,彰顯城市特色,招引房地產商投資3億元,在贛榆時代東路與青年路交匯處,也是贛榆老城區與新城區結合部,建設一條總長度約620米的贛榆老街。老街仿明清建築群體,在建築形式上傳承徽派建築風格,以紅柱、白墻、黛瓦、青磚、馬頭墻點綴老街建築形態,傳統建築形式門樓,古色古香,煞為壯觀。漫步於此街,讓人放佛置身昔日的二道街之中。老街所處位置交通便捷,各類商鋪用房配套完善。主要招商項目有:購物超市、服裝服飾、地方土特產、特色工藝品、各式餐廳、藥店等。目前入駐的各地客商有多家,並逐步開始營業,不久這裏將成為青口鎮新的商業中心。經濟彰顯實力,文化體現特色,二道街長期積累下來的以人為本、誠信經商之理念及青口人親商、愛商的優良傳統必將在此繼續發揚光大。

註釋:
①《宮中檔雍正朝奏折》第11輯,第349頁
②嘉慶《海州直隸州誌》 卷第十四 建置三 保甲
③清嘉慶包世臣著《安吳四種》卷二十七
④光緒《贛榆縣誌》卷之三 建置 集鎮

Views: 1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