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聽馬來西亞出生、在台灣發展的電影導演蔡明亮談起,說韓國的華人可謂之韓僑(他們自認是中國人但僑居在韓),然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卻不是馬僑而是馬華(已入籍馬來西亞的華人)。

韓僑與馬華的比喻,從食物看也很清楚。在首爾可以吃到不少韓僑菜,如炒碼麵、山東燒雞、酢醬麵等等,韓國人視這些食物是韓僑的中國菜而非混血菜,但在馬來西亞,不少的馬華菜,如叻沙、羅惹沙拉、雞飯糰等等,卻不會被認為是中國食物,而是娘惹菜,指的是華人和馬來人的混血菜。

我尤其鍾情麻六甲這座古城,這幾年身邊有些台北友人在吉隆坡置產,想著如果可以在麻六甲河旁擁有一間傳統民屋不免有點心癢。

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是1985年,當年還在寫電視連續劇的我,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旅館都是旅途中的寫作間。麻六甲是我最喜歡的旅居書房,當年這裡便宜、安靜和充滿思古幽情,重點是食物好吃。

麻六甲的面貌和今日很不同,當時麻六甲頗像台灣1950年代的台北大稻埕,但歷史更悠久,風土更古老,民情更單純。我常常在夏日南洋的雷陣雨午後,走入一間亭仔腳的馬來洋樓的小店肆,吃上一碗滾燙的蝦麵、再喝一杯冰涼的摩摩喳喳,閒閒坐著遙想著數百年前華人如何來到麻六甲的往事。

早期來麻六甲的華人都是男性,取了當地的馬來女子,生下的混種兒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負責做菜的女人作出來的馬華食物即為娘惹菜。

我在世界各國都喜歡吃混血菜,也發現由不同族群融合的菜味一定很五味充足,不管是西西里島的鹹酸甜,或麻六甲娘惹菜的鹹酸甜辣,彷彿味覺是種族,單一的種族食物才會只有鹹味。

娘惹菜是大陸中原、閩南河洛、南洋馬來印度幾個食物文化圈重疊出來的菜系,我第一次吃就覺得很多元很豐富很刺激,中國食物很少用的香料,如荳蔻、大小茴香、蔘薑等等,在娘惹菜中下得很重。所謂南洋肉骨茶,如果沒有各種香料,其實只是福建的清燉肉骨湯嘛!不加香蘭葉和椰奶的娘惹糕則是樹薯粉做的甜粿。

椰奶、咖哩、辣椒是娘惹菜有別於福建菜的三元素,不管是叻沙、沙嗲、酸辣蝦麵、椰漿飯、亞參魚、黑果雞等等,只要香料、調味料抓對了,就是差不多的娘惹菜。娘惹菜很喜歡放豆芽,據說是因為當年中國船員,怕得壞血病,多在艙底種富有維他命C的豆芽菜。

世人有飄泊的荷蘭人之說,其實世界上更多的是飄泊的福建人,這些在馬來西亞落地生根的馬華們,創造出多元族群的飲食文化共治一爐的娘惹菜,希望這樣的滋味能提醒馬來西亞人不要因政治的分裂,打破盛娘惹菜的族群和諧的大碗。(收藏自 2013-06-08 聯合新聞網)

Views: 1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