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多·任東·梅裏諾,詩人,1951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 麥德林,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毒品猖獗和高犯罪率,成為“最不安全”的城市。 

  今天,麥德林正在因為詩歌起變化。它基於費爾南多23年的努力,更源於詩歌對社會的重新建構。


麥德林的“毒品”

問:麥德林正在因為詩歌起變化?


答:是的。今年7月19日到27日,我們舉辦了第24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迄今吸引了全球159個國家的1000多名詩人參加,在 哥倫比亞32個城市舉辦了1200多場詩歌朗誦會。還記得1991年第一屆詩歌節,人很分散,大家散落在會場,吃吃喝喝,聊天;而本屆 詩歌節上,38個國家的71位著名詩人,在圖書館、劇院、公園等公共場所舉辦了146場詩歌朗誦會,數以萬計的麥德林市民,五六個小時持續傾聽臺上詩人們朗誦。即便下雨了,大家打著傘,穿上大衣,會場依然安靜,沒有人離開。我們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讓年輕人回答,麥德林詩歌節對他們意味著什麽。回答五花八門,譬如:閃電、精神、情義、擁抱、希望、一種新的生活,等等。詩歌對麥德林的意義,不可量化。


問:詩歌以某種方式在重新建構麥德林?


答:是的,一種“精神毒品”。麥德林人熱愛詩歌,詩歌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靈魂。這也是我從1991年開始創立、推動麥德林詩歌節的初衷。即使在戰爭之中、之後,人還是必須活下去,詩歌是一種心理復健的手段。


問:您和詩歌的緣分自何時起?


答:15歲開始寫詩。很幸運,小時候,隔壁鄰居一個比我大5歲的哥哥,是哥倫比亞最偉大詩人的侄子,我在他家可以看到各種書,接觸 到詩歌的氛圍。晚上八點媽媽關燈後,我就打開手電筒在被窩裏看書,《伊利亞特》《奧德賽》這些經典史詩,我11歲就接觸了。它們給我以 啟蒙,讓我具有了詩性。所以,我們也在推動詩歌啟蒙教育,建立詩歌學校,賦予孩子們詩性。 詩歌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城市,乃至一個世界。


詩歌重構人類價值體系


問: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們,因為詩歌相聚麥德林。從這個意義上如何評價詩歌對人類的價值?


答:詩歌沒有國界,是人類文明延續的重要基石。來自不同階層,具有不同政治觀念、意識形態、詩歌觀點的人們,因為詩歌相遇、相聚,人們獲得了一種精神的自由。在這種意義上,我認為詩歌是世界和平的象征,是人類溝通交流的橋梁,在改變人類生命、重構更人道的人類價值體系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問:所以您啟動了世界詩歌運動這樣龐大的人類詩歌計劃?


答:是的,2011年開始,來自各大洲131個國家的1178位詩人,以多元文化主義、多樣性和包容性為核心,開始推動世界詩歌運動,這是一個全球範圍內旨在促進和平、社會公正、人權和自然保護的跨文化行動。今天的詩歌寫作,已經不僅僅是詩人的個體活動。在當下這樣一個被資本和技術操控的時代,世界性的詩歌對話和交流,可以撫慰不同地域的人們的心靈,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引領人類走向一個更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的理想目標。

詩意:中國崛起的一個意象


問:中國文化對你有影響嗎?


答:老子的哲意,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悲憫……莊子的思想令我印象最為深刻,他崇尚天人合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而詩歌就是人類最初的語言,是人類與神靈的對話,或沈郁凝聚、或悲壯憂傷,最終抵達蒼茫和遼闊。


問:中國詩人是否更多參與到世界詩歌活動中?


答:是的,中國詩人駱英、舒婷、於堅參加了本屆麥德林詩歌節,之前吉狄馬加、北島、高洪波等人也參與其中。他們帶來了中國傳統和東方經驗,在更加多元的文化觀念和詩歌創作中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看到中國發展的整體性和軌跡性。此外,詩人駱英當選為麥德林國際詩歌節榮譽主席、世界詩歌運動亞洲協調員,未來中國將更深入廣泛地參與到世界詩歌浪潮中。世界對崛起的中國有諸多想象。通過中國詩人與世界的對話,通過閱讀中國詩人的作品,我們讀到了其中一個意象,也是最根本的一種。與中國經濟一同繁榮的,還有人們的精神需要。


問:中國是否有條件和機會辦有全球性影響的詩歌活動?


答:當然。這次我到中國參加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我看到了寬容、開明的詩歌風尚和氣度,詩人們用激情的目光望著高原的雪山、草地,牧人和牛羊,唱出心中的頌歌。這種榮光不可替代。我希望不久的未來,中國能在曾經舉辦過奧運會開幕式的鳥巢,舉辦大型詩歌朗誦會,來自世界的頂尖詩人和中國的平民百姓一起為詩狂歡 。

Views: 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