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新台北的城市精神

過去10年,台灣人自己、香港和中國,乃至世界都開始以不太一樣的視角認識台北。

台北的形象逐漸轉變為一個兩岸三地中最舒服、最小清新、最慢活、最有人文精神的城市;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認為,相對於上海或中國其他城市,台北缺乏野心、大膽,過於安逸;甚至有人覺得台北沒有北京上海的華麗,宛如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這當然只是對台北或是對城市精神的膚淺認識。

台北曾做過亞洲金融或XX中心的大夢,但這些夢想早已暗淡。中國的主要城市拚命走向國際化(雖然其實從上網到很多方面都很不國際),昔日亞洲四小龍的首爾、新加坡亦未停止前進的腳步,東南亞城市更奮起直追,於是某些人認為台北似乎陷入停滯,但也有人認為台北的緩慢是另一種城市精神的體現。

無論如何,這個城市的外在景觀和內在精神確實在過去10年,經歷不小的改變:生活美學和文創成為時代的關鍵字,並落實在具體的城市生活中;巷弄之間隱藏著各式咖啡店、創意小店、另類藝文空間、獨立書店;新的生活方式崛起如戶外野餐、農業市集、腳踏車,也有人認為台北是亞洲最友善的同志城市。屬於台北的生活風格產業逐漸成熟,新的網路、科技、設計團隊也以此為基地,在亞洲和國際崛起。

許多人都看見或描述台北的美好生活,但這個美好是如何出現的?畢竟,在十幾年前,我們台北人是缺乏自信的,只覺得確實是一個都市規劃糟糕的醜陋城市。

80年代以來的民主化是一個關鍵,舊的權力體制鬆動,城市能量逐步解放―1994年台北市長民選是一個新高峰。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認識自己的公民和市民權利,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屬於我們的城市。

進入新世紀,我們無意中走進一個小確幸、小清新、小日子的新時代。這個小確幸的追求有其社會脈絡:八、九十年代的本土化、民主化和各種社會運動―農業的、環境的、土地的、社區的,他們提出民主時代的新價值,而慢慢改變這個城市。例如,台北早期的重要社區運動是90年代中期永康街的保樹運動,這也讓永康街成為至今台北最鮮明的“人文社區”。

也有人認為台灣/台北充滿發展方向的焦慮,尤其是面對中國崛起/上海崛起,台北人的小生活只是自我邊緣化。但這種邊緣化的說法,顯然預設了一種奇怪的中心/邊緣觀。事實上,台北相對較低的房租(不是房價)和消費水平,開始讓過去前往中國工作的人回流,甚至吸引了部份香港人來這裡築夢。

一種新產業模式也逐漸形成,亦即所謂“生活風格產業”,或者“小確幸產業”,他們既是伴隨著新的消費市場逐漸形成,更進一步改變台灣的城市美學和生活風格。而從台北出發,這些新的創作與創意當然可以“反攻大陸”以及國際市場。

其實,新台北的變化是與中國和香港比較才凸顯其特別,放在西方國家或日本則不稀奇。

台北當然不是中國的二三線城市,而是越來越像一個美好的歐洲二三線城市―亦即他們不會成為巴黎或倫敦那樣的超級大都會,但是他們有自己的品質生活、產業,而且基於歷史和當下人們價值所創造出的城市精神和特色。

讓城市的歷史與記憶可以被保存,讓新的創意與夢想可以被實踐,讓人們可以生活的更自由、更有尊嚴,這才是台北該有的方向。(收藏自26.2.2015星洲日報/時代的噪音‧作者:張鐵志‧香港《號外》雜誌主編)

Views: 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