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心:一次影像和故事

在「另一種影像敘事」裡,約翰‧伯格論述著關於影像與觀者之間微妙的心靈牽繫。而在「一次」的攝影集中,溫德斯則著墨於影像創作過程,攝影者在完成拍攝動作的心路歷程。舉凡攝影者對於光線的敏感、被攝物的好奇、角度的拿捏,其背後皆有許多的故事悄悄地發生著。細細觀之,往往得以看見攝影者的心靈隱約地浮動在每張完成的攝影作品中。而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溫德斯在談論此一歷程時,採用了「向前」與「向後」這兩個意象。向前,意味著相機所朝向的方向,亦即攝影者對於被攝物的種種詮釋;向後,表述著相機背後攝影者的種種心靈樣貌。探討著,在拍照瞬間的攝影師本人,究竟處在何種心境、何種狀態。一如書中所言:

攝影是一種走入時間的動作,從中撕扯出一些什麼,然後以另外一種持久的形式定格。人們總以為,從時間中搶來的這個瞬間存在於相機的前面。其實並非如此。攝影是一個有著兩個方向的動作;向前和向後。

每張這片都是一張雙重影像:既有被拍照的對象,也有或多或少可以看見的照片「後面」的「對象」:在拍照瞬間的攝影師本人。

(Feature Photo:Latex by André Houllard)

攝影機同時也是一隻眼睛,可以從前面同時也可以從後面看。從前面它拍攝下一張照片,從後面記錄了一張剪影從攝影師的心靈深處:通過這只眼睛向後望,看本體。

本體如何藉由影像而彰顯,或許一直是攝影過程中所關切的主題。攝影如同許多藝術創作,攝影者會有喜歡的題材、熟悉的角度、偏好的詮釋方式等等。其過程無非處處意味著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所不斷湧昇的意念。有時,那是可以訴諸於語言、文字,一如喜愛拍海、喜愛古蹟…等等;但有時,那卻是捉摸不定的一種模糊意象,一如有時詢問攝影者對於題材的想法,其只是淡淡地笑談著:「不知道,就是想拍。」。因此,或許可以說,意識與潛意識的交錯在影像形成的過程裡,碰觸到生命的片段,也碰觸到生命的完整。說是片段,因為影像完成僅在於瞬間,靜態的限制讓時間的流動遭到擷取與分割;說是完整,因為潛意識與意識的融合訴說著一個全然的心靈運作,更描繪著一個存在的完整性。

不論是片段抑或是完整,原以為在乎的是真相,但是或許當潛意識擁有更多的主宰,或者當意識的詮釋權下放,那麼真相或許不見得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故事的發生。攝影者對於影像彷彿像是一個說故事的媒介,透過意識訴說著故事的主軸,透過潛意識描繪著故事的細節。觀者,看見了影像,同時也聽見了故事。這時,其實如何去完成故事的結尾,如何去編織更多的情節,其實需仰賴觀者而非拍攝者。而針對此一觀點,書中亦有所著墨:

就如同我們在攝影的時候渴望從世界裡消失和對象融為一體,物件和世界現在從照片裡跳出來進入每個觀看的人,在那裡繼續流動。在「那裡」才開始產生了故事,那裡,在每個觀者的眼睛裡。

所以,假設跳脫出「真實」的框架,由觀者自由去看見故事、接續故事。那麼同樣的意念或許可以回到攝影者身上,所謂的向後,或許不見得是一個關於自身心靈狀態的檢視,而是一個對於心靈潛在的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敏銳於所有可供詮釋的素材,因為好奇,所以拼湊所有的線索以成故事。何妨讓故事就僅是故事,不強加驗證、不細細檢察。畢竟當故事完成的剎那,所有的詮釋其實都早已取得了關於心靈的入場卷。故事的意義成立與否在故事構築的過程裡早已彰顯,無須藉由歷史的檢視賦予意義。反而透過可以透過故事重新訴說關於心靈的隱喻與生命的可能。以此一角度觀之,這會兒,或許不再是羅蘭‧巴特所談論的「作者之死」,反而是作者的重生,因為影像裡隨時隨地可以感受到說故事的人。而那正是影像最為可貴,也最為迷人之處啊!(珍藏自 海洋之心部落格

Views: 10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