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評論
在建構了情動政治學的基本框架後,我們需要仔細探討這一理論的可能性與限制。首先,從哲學史的角度來看,馬蘇米的情動理論與史賓諾莎的實體論有著有趣的呼應。在史賓諾莎的觀點中,上帝並非一個超然於世界之外的實體,而是分散於萬物之間的實質,萬物的總和即是上帝。
而馬蘇米更進一步,主張主體間的情動互動是開放且無上限的。如果以《聖經》的比喻來說,這種情動的互動如同受造物之間建構了一座通天的巴別塔。對此,馬蘇米持正面的肯定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馬蘇米特別強調情動的「事件性」。情動不僅發生於主體之間,更重要的是,它始終在特定的事件中展現,因此具有不可預測性和創造性。這正是他重視微知覺與微政治的原因。然而,這套理論框架也面臨幾個重要挑戰:
1.群體形成的倫理標準不明確
馬蘇米認為當代資本主義透過情動管理將人類物化(thingification),而我們需要透過「脫逃」來恢復人的價值。然而,這種以群體形成來抵抗資本主義的策略並不無瑕疵。歷史上,三K黨、納粹黨與共產黨也都是群體,其成員同樣經歷了某種「成就」與「調適」。雖然馬蘇米提及微法西斯主義的危險,但並未提供明確的標準來區分「良善」與「有害」的群體形成。
2.資本主義的簡化問題
將資本主義視為外在於人類的「非人怪物」未免過於簡單化。資本主義本質上是人類的創造物,直接將其斥為「非人」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因為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正是人類自己。儘管馬蘇米認識到資本主義已成為一種「生命形式」,但其「脫逃」概念顯得過於樂觀,缺乏實踐性。
3.對理性角色的低估
馬蘇米過於強調情動的重要性,似乎將理性決策置於次要地位。他或許會辯稱,自己並未否定理性,而是主張理性本身根植於情動之上。確實,一個人的「理性」觀點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經歷與創傷的形塑,因此馬蘇米反對將心智理性與身體經驗對立起來的觀點,確實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然而,經歷相似創傷的人可能會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有人從中反思並提出超越之道,有人則在深淵中越陷越深。如果僅將這種差異歸因於其他情動事件中的不同經驗與創傷,恐怕難免讓人覺得這是一種「包牌式」的解釋,未能真正回答理性如何在創傷與情動的基礎上發揮作用的核心問題。
4.個體自由與集體性的緊張關係
強調集體性時,個體的自由往往受到壓縮。雖然馬蘇米試圖透過「差異性調適」來解決這一問題,即「我們都一起置身事件中,但又彼此有差異。我們每個人本來就具有不同的傾向、習慣與行動潛能。」然而,當群體形成某種共識時,個體行為往往被集體情境所約束。這種由作者定義的集體自由,對個別行動者來說,可能更像是一種壓迫。
儘管如此,馬蘇米的情動政治學依然為我們理解當代政治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而其提出的「激發潛能的限制」概念尤為有趣:「假如什麼都可以,就不會有任何成果。我們設置的是激發潛能的限制,充滿詩意及過程性,把某些條件置入設計好的機制中,目的是讓創造性的互動發生,有點像組織性的即興。」
或許,讓隨性與隨機交織,任由熵無拘無束地碰撞,激發出新的「大霹靂」,這種充滿不可預知性的自然演化,正是馬蘇米所期盼的未來圖景。(摘自:皋月·情動力政治:身體、微知覺與政治實踐2024/11/25 https://vocus.cc)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