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清《說文解字》傳遞的文化密碼 1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石,是世界上唯一歷經數千年沒有中斷的表意性文字。漢字書寫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記載著燦爛的中華文化,漢字與漢字文化本身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漢字文化,厥功甚偉。在漢字產生的傳說與神話故事中,「倉頡造字」說影響甚廣,傳說中的倉頡「重瞳四目」,他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對於古人來說,漢字誕生的傳說可謂驚天動地。

漢字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出現的記錄漢語、獨立產生的一種本土文字,又可稱為自源文字。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那時已經出現了一些刻畫符號,可視為漢字的萌芽。到了殷墟甲骨文,漢字已經發展成為有著比較嚴密體系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四百年的歷史。漢字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階段,一個是古文字階段,一個是今文字階段。古文字階段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和小篆;今文字階段包括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其中小篆到隸書的轉變,是最大的一次系統變化。從隸書開始,漢字的造字意圖變得模糊,漢字的可解釋性減弱。在漢代的經學發展中,今古文學派論爭激烈。今古文學派的一個重要分歧是今文學派學習的經學著作是用隸書書寫的,古文學派的經學文本則來自戰國文字。東漢時期許慎為了弘揚古文經學派,寫作了《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一書。

《說文》系統整理了秦漢時期留存的小篆,並做了系統講解,成為漢字學的奠基之作,是中國語言學史上的不朽名著。《說文》也是中國語言學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說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同時「從全世界的范圍考察,《說文》也是出現最早的、系統合於科學精神的、具有獨創的民族風格的字典。」(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誠如姜亮夫先生在《古文字學》一書中所說:「漢字的一切規律,全部表現在小篆形體之中,這是自繪畫文字進而為甲金文以後的最後階段,它總結了漢字發展的全部趨向,全部規律,也體現了漢字結構的全部精神。」《說文》在中國語言學史和漢字發展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同時,以《說文》為中心的漢字文化也是今天我們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依據。

關於漢字和漢字文化,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如漢字與拼音文字相比有什麼獨特性質?漢字的一筆一畫是怎樣體現意義的?《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為什麼一個叫字典、一個叫詞典?《說文》中的小篆字頭有9353個,《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則收字約56000個,從《說文》小篆至今,漢字數量增加了好幾倍,這些成千上萬的漢字之間有沒有內部聯系?《說文》中的小篆字形是如何體現中國文化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其實都可以在《說文》中找到答案。

《說文》在中國文字學史上具有奠基意義,後來的歷代研究著作有幾百種之多,進而形成一門學問叫「許學」,或者叫「《說文》學」。對於《說文》的價值和意義,古今很多大學者都有論述。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此千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若網在綱,如裘挈領,討源以納流,執要以說詳。與《史籀篇》《倉頡篇》《凡將篇》雜亂無章之體例,不可以道裡計。」段玉裁指出《說文》歸納了部首,系聯了漢字,發現了漢字內在規律性,這在漢字理論上具有極大價值,它不同於《史籀篇》那一類的識字課本。清代考據大家王鳴盛在《說文解字正義序》中也提到:「文字當以許氏為宗,必先究文字,後通訓詁。故《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餘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此後近現代的很多大學者無一不強調《說文》在研治中國文字和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意義。

《說文》確立了漢字的性質,描寫了漢字以義構形的原則,展現了分析漢字的基本方法,奠定了漢字學的基礎。《說文》是解讀古文字的橋梁,了解今文字的關鍵。《說文》及其包含的漢字文化內容豐富,理論全面,對後代影響深遠。我們主要從五個方面來介紹《說文》的文化價值。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