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摘要:時間意識是中國抒情傳統得以建構的一種路徑。其具體策略表現為:首先,尋求「時」與「詩」的語義關聯和詩學關聯,建立時間主題與抒情文類之間的內在邏輯;其次,探索詩人自我在呈現詩之時間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凸顯中國抒情傳統的個體抒情特質;最後,爬梳古典文學發展史上時間主題的賡續和綿延,展現其輻射中國抒情傳統的歷史向度。以時間意識透視的中國抒情傳統,彰顯了個體自我與情感責任,展現出對中國古代文論話語的一種現代建構;但是,由於固守作者中心論,這一現代建構難以完全涵蓋中國文學傳統。
以時間意識探尋中國文學傳統是海外漢學進行中國文論話語建構的重要方式。自20世紀中葉起,陳世驤、劉若愚等漢學家持續地把主觀時間視為一種學術方法,用以揭櫫中國古典文學特質,生發出了中國抒情傳統。近40年來,此一研究視角不斷被學界拓展,顯示出特有的學術史價值和方法論意義。本文重在分析海外漢學憑借時間意識建構中國抒情傳統的策略和邏輯,以深化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現代闡釋的思考。
一、「詩」的時間性:從語義比附到詩學闡釋
把時間意識認定為構建中國文論話語的一種方法,首要前提是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時間和詩歌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對此,人們開始是通過語義比附來論證「詩」內置了時間性。陳世驤認為「詩」包含相反兩義,「一是『止』,停也;一是『之』,去也」。止、之相合使「詩」充盈動作上的靜與動,以及時間上的滯留與消逝。對於後者,陳世驤借用英語life來說明。「今見《古英文》(Old English)於life的定義是『生命存留之繼續狀態;死之反也』……但一樣的常見,說到life不謂其為『存留』,而稱其奔逝,英文中例是舉不勝舉。」與「詩」一樣,life也包含「去」與「留」兩方面含義,構成了該詞理論內涵的語言肌理。這就以類比的方式,通過描述中西方文字意義生成的共通之處,側面說明了時間性內蘊於「詩」的字體結構當中。
其後,周策縱也將「詩」與時間性勾連起來。在考證「寺」「」與「詩」通用以後,他從「詩即志」出發,認為「志」具有射箭的含義,而射箭是一種瞬間的、指向明確的運動,故而「詩」蘊含相應的時間特性。「中國『詩』字的原始意義實本於迅速的運動和有目標的指向這兩個觀念。而這兩點也正是時間的特質,即流動(flowing)與指向(direction)。」流動迅速與指向明確,合起來看就是瞬間到位。這是周策縱把中國詩視為抒情詩的基點。「這個原始觀念從定義上便把中國的『詩』主要地限制為『抒情詩』。」作為抒情的中國詩具有兩個特征:一是「以詩人自我為出發點而寫的」,二是「多求其為對詩人思想、感情、印象的當下呈現或暗示」。詩人作詩是將心之所向訴諸文字,其內容並非回憶,也非期望,而是當下的感受。也就是說,中國抒情詩講究對瞬時閃現的情意的即刻捕捉和書寫,具有極端個體化和審美迫切化的特點。這體現了周策縱進一步構建時間與抒情傳統之語義學鏈條的意圖。
但是,這一工作做得不夠徹底,因為在對「詩」之時間性的考察中,周策縱否定了「時」與「詩」客觀的語言關聯。為了確保「詩」演變於「𠱾」的連貫性,周策縱不惜將本來也可表示「詩」的「時」判定為「𠱾」的誤寫。他援引韋利對《小雅·賓之初筵》「以奏爾時」的英譯「你可以表演你的詩歌」,認為「『時』便應是『詩』字。由於從口的詩字那個『口』,往往寫成圓圈,前人不知,以為凡此皆是『日』旁,故而誤釋」。這失於武斷和草率。因為目前尚未出現能夠質疑「以奏爾時」的相關異文。更為關鍵的是,郭店楚墓竹簡明確出現了以「時」表示「詩」的情況。《性自命出》簡15載:「時(詩)、箸(書)、豊(禮)、樂,其司(始)出皆生於人。」又簡16載:「時(詩),又(有)為為之也。」這不僅說明了「時」曾被用以表示「詩」,而且暗示「𠱾」與「詩」不具備嚴密的單一對應性。(來源:《中國文學批評》2022年第4期)
作者周建增,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廣州510053)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