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談的是我從13歲到18歲之間所看的電影,當時電影在我生命中占有空前絕後的地位;我對童年時期看的電影印像模糊;成年後看的電影又與許多其他記憶及經驗相混。我對電影的回憶,是一個不期然發現了電影的人的回憶:我被管得很緊,我母親盡可能避免我和外界有不在計劃中和缺乏既定目標的接觸;我小時候她很少帶我去看電影,除非是“老少咸宜”或“具教育意味”的電影。我對默片及有聲片剛興起的那幾年印像有限:幾部夏爾洛、一部關於諾亞方舟的電影、雷蒙·諾瓦洛的《賓虛傳》、大飛艇中因為海難漂流到極地的佐波,紀錄片炙非洲在說話》、一部描寫公元兩千年未來世界的電影、敘述非洲探險的《號角號》。

道格拉斯·范朋克和巴斯特·基頓在我的偶像崇拜中領有榮譽地位,是因為我稍晚才以回顧的方式,把他們引進我那不能沒有他們的充滿遐想的少年時光,至於小時候我對他們的認識,僅限於對他們彩色電影海報的呆望。通常我是不難看有談情說愛劇情的電影的,再加上我不是很習慣拍攝出來的相貌,所以我老把片子里的演員搞混,尤其如果男演員留了小鬍子,或女演員有一頭金髮。我童年時期看空戰片中,很喜歡用長得像雙胞胎的男演員,而由於故事總是以兩名在我看來是同一個人的飛行員爭風吃醋為主,常害我暈頭轉向。總的來說,我的學徒生涯漫長且好事多磨,因此我所提的那股熱情,後來才會一觸即發。

我若是下午四五點鐘進電影院,出來的時候讓我震撼的是穿越時空的感覺,兩個不同時間、不同角度之間的差異,影片內和影片外。我大白天入場,出場時外面一片漆黑,點上燈的街道延續了銀幕上的黑白。黑暗或多或少遮掩了兩個世界之間的不連續性,反之也彰顯它,因為它突顯出我沒有活過的那兩個小時的流逝:停滯的時間、一段想像的人生,或為了回到幾世紀前的奮力一躍中的忘我。發覺白晝縮短或變長了,是那瞬間的莫名激動:季節轉換(我當時的家地屬溫帶氣候,四季如春),是我踏出電影院時的感受。當片中下起雨來,我便豎起耳朵傾聽外面是否也在下雨,看沒帶傘偷跑出來的我,是不是被傾盆大雨給逮到了:那是盡管我身在另一個世界,但仍會記起這個世界的惟一時刻,教人揣揣不安。直到今天,電影中的雨景仍會喚起我那個反射動作,驚惶失措。

如果還不到晚飯時間,我就和朋友在主要街道的人行道上廝混。再一次繞過剛剛才離開的電影院,好聽那放映室傳出的對白在馬路回蕩。只是這個時候聽起來帶有一絲不真實感,不再是早先那個,因為我已然回到外面的世界;不過又有一點接近離情依依的感覺,就像一個人在國土邊境回身眺望。

特別會勾起懷想的有一家電影院,是我家鄉最老舊的那一家,跟我對默片的最初記憶密不可分,當時它還保留(一直到沒多久前)一張綴滿了勛章的自由業執照,大廳的結構則是一間兩側校廊環繞、緩緩下傾的長形大房間。工作室朝著大馬路開了一扇小窗子,從這兒傳出電影荒謬、且因為早期的硬件設備生硬而走樣的聲音;更荒謬的是配了意大利文的對白,變得與古往今來任何一種人類語言都毫不相干。然而那些假惺惺的聲音,應該自有一股魅力吧。就像女妖的歌聲,我每一次經過那扇小窗,都會聽到來自另一個世界、真正的世界的召喚。

大廳的側門開向一條小巷,休息時間一到,制服上繡著排扣的收票員便將紅色天鵝絨布幔拉開,然後外邊氣氛的色彩就躡手躡腳地染上門檻,行人和坐著的觀眾互望,仿佛各為自己不请自來的擅入感到尷尬。上半場和下半場之間的中間休息(又一個意大利獨有的奇特風格,不明所以,保留至今)提醒我依然身在那個城市、那一天那一刻的心情或心滿意足,因為知道下一秒我將重新把自己投射到中國海或舊金山大地震去,或在叫我不要忘記身在何處,別在迷失得太遠的呼喚中沈浮。

Views: 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