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玉 ·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3)

許多故事與敘事的文獻都指出,故事(敘事)是從古至今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要素,因為故事幫助人們瞭悟生活經驗,人們依賴故事去掌握周遭事物與人生各種境遇的意義。Polkinghorne(1988)曾指出,敘事是使我們的經驗變得富有意義的重要工具。

Chatman(1980)Stern(1998a)都認為敘事是組織資訊的基模(an organizational schema),其可落實於文字、圖像、舞蹈、音樂等種種表述形式;敘事是一種獨立於表述媒介之外的深層結構。Stern(1998a)說:「敘事是如此自然、如此普遍、如此容易學會和掌握,因此它幾乎不被人們認為有需要質疑的地方」(p. 5)


Gergen & Gergen(1988)指出,敘事具有以下關鍵性特徵:(1)每一個故事都有重點要表述;(2)說故事的人一旦決定了故事的重點,在選擇故事的組成素材時,就會選擇可以幫助他表達該重點的素材(即事件)做為故事的內容;(3)故事 的重點與素材一旦決定後,說故事的人就會將這些素材(即事件)編排成線性的、時間先後有別的序列;(4)此一先後序列通常又被理解為因果關係的序列;(5)故事通常具有清晰可辨的開始、中場、結局之分界點。而 Escalas(1998)認為敘事結構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正是:(1)時序性(chronology),與(2)因果關係(causality); 這是指敘事的要素如各個人物角色、行動、場景等隨著時間的進展逐一出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遂可被推導而出。

大多數探討何謂故事的文獻都會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詩學》(Poetik)指出, 故事都有情節(plot),故事情節的鋪陳包含基本的三段形式:開始、中場、結局( Loebbert,  [2003]  2005; Vincent, 2002)。Vincent( 2002)研究傳奇性的品牌(legendary brands)――即品牌故事成功地讓消費者產生高度認同之品牌(如蘋果電腦、耐吉、哈雷機車、星巴克等等),他表示「開始、中場、結局」三段式的故事結構反映的是「導入情境、錯綜複雜、解決難題」(situation, complication, resolution),這才是故事結構真正的本質。而個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由因與果構成的「節拍」(beat),節拍使故事逐步推向高潮(climax),形成戲劇張力(Vincent, 2002)。以研究劇本寫作著稱的 Robert McKee(1997)即指出,故事就是一個龐大的主事件(a huge master event),其由一系列的行動組成,這些行動最終將達到一個頂點,導致全然的無法逆轉的改變,此改變也就是故事的高潮。

德國故事管理專家 Loebbert([2003] 2005)亦曾指出,故事具有戲劇的形式, 通常會呈現出緊湊的戲劇張力,並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故事一開始,代表各種行為的角色就會陸續出場,主題和動機也開始逐漸呈現。劇中充滿了靜待解決的緊張、等著被回答的問題、各類機會或可能性,以及一些有待澄清的矛盾。阻力與障礙將不斷地產生,直到戲劇的高潮或轉捩點:解決、答案和解釋浮上檯面。」(p. 27)

雖然故事的結構有開始、中場、結局(或稱:導入情境、錯綜複雜、解決難 題)的分野,但是人們天生具有將故事各部分予以統整合一的能力,做出整合性的理解,並導出結論(Polkinghorne, 1991)。Bruner(1986, 1990)指出,人們進行認知處理時有一自然傾向,即是把人、物、事、行為、行為發生的場景等等以故事的型式加以組織,排列順序,去理解它們的關係,他稱此傾向為「敘事型思考」(narrative mode of thought)。這種認知處理方式是藉由故事的型式來理解經驗, 從中領悟意義。Polkinghorne(1991)亦說,敘事是幫助人們進行認知組織的過程(cognitive organizing process)

BrunerPolkinghorne 為代表的敘事心理學認為,故事幫我們理解事件之間的關係,我們藉由故事來建構、詮釋與分享經驗,這是人類的自然傾向。我們儲存在記憶裡的知識,多半是以故事的型態被理解與儲存的,例如長期記憶中的「插曲式記憶」( episode memory )就是典型的例子。Shankar, Elliott & Goulding
(2001)便說,敘事幫助我們認知、記憶,以及形成自我的概念。

承繼 Bruner(1986, 1990)Polkinghorne(1991)看法的 Escalas(1998)
為,故事具有兩大功能,一為故事幫助人們理解(sense making),二為故事幫助人們體會、評價與處理情感(emotional appraisal)

故事管理學派之所以認為說故事是一個有效的管理工具,也是因為體認到故事的這兩項功能。Denning([2004] 2005)便曾說:「故事就是人與人之間傳遞經驗的工具」(p. 156)Loebbert([2003] 2005)則曾指出:「故事具有令人感同身受的經驗,以及具有說服力」(p. 149),「故事具有邀請聽眾去想像的功能,它會持續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觀點、認知與判斷」(p. 151)。Simmons
([2001] 2004)亦表示:「故事能帶領人進入對一個想像世界的擴大知覺」(p. 147),故事的影響力勝過事實,她說:「故事有生命,事實沒有。」(p. 100)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