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后望書》奇跡也是對“劣跡”的修正

北京,飄雪的冬天。1993年到2003年,10年間,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變化。想再次居延地區看看,但心願未了。 

獨自一人在雪地上走著,冷風中頭腦清醒了許多。我始終想不明白的是,上遊大壩向下遊開啟閘門泄放一點救命的水源,被作為具有“科學”工程意味的“調水”“借水”。向下遊放水是值得稱贊的,為什麽不談斷流的原因呢?居延海恢復水面是“一曲綠色的頌歌”。那麽,唱衰居延海綠洲、唱乾居延海碧波的又是什麽歌呢? 

——也許言重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實是對敗筆的塗改,奇跡也是對“劣跡”的修正。

 

消失的城市水系

 

這已經與西部、與黑河無關了。 

但相似的悲歌與頌歌,仍在不少河流上重復著—— 

一個城市不能沒有水源,城鎮選址“得水為上”,問水知山,“以水證龍”。(《堪輿完考錄》)除水形、水勢外,還要注意水質的優選。因此,河流是城市的靈魂,是養育城市的母親的乳汁。

 

2003年夏天,一場大雨掃過古城南京。 

數千居民家中受淹,不少路段受阻。在各媒體上出現了汽車在河面似的街道上像船一樣行駛,行人在沒膝深的水中艱難行路的畫面和圖片——為了突出視覺效果,有的圖片還選擇了雨中的孩子,水沒到了大腿跟。 

大雨如注,這是肯定的,24小時下了差不多200毫米,降水強度大。至於報道中說“雨量創歷史之最”,還缺乏有效的量上參照系。誰能知道幾百年前的一場暴雨日降水量?其實,南京這次大雨,只是局部地區強降雨,比如說浦區,雨量更大一些,而不是長江或南京地區流域性的連續大暴雨。

 

“市委、市政府緊急動員,組織各方力量加大排水力度,確保市民生活不受大的影響。”街上積水盈尺,說明城市的排水不暢。不知道采取了哪些措施,我想無非是抽水排或開溝挖渠。 

南京城市有二千年多的歷史,期間遭遇的強降雨一定不在少數。似乎很少因一場局部大雨,全城就排水不暢,街巷成河的。

 

我國七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地理環境優越,山環水抱,為天然佳地,稱之為“虎踞龍盤”。現在南京舊城是明初形成的,當時修築的城池,達30公里,它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古城,在世界古城中也是比較大的。全城的形狀不規整,可以說是最不整齊的城池的代表作。但這並不妨礙它有一套完整科學的水系,河湖泊水位調節管理系統。 

南京城市的建設格局與玄武湖、秦淮河、燕雀湖等湖泊河流密切相關。紫金山和玄武湖、莫愁湖等,山色湖光,成了南京的佳絕之處。南京城內河道縱橫,有秦淮河、運河、城壕、禦河、珍珠河等,均互相連通。其中秦淮河分作兩支,一股經由通濟、聚寶、三山、石城各個城門繞城而過,到石頭城流入長江。另一支亦稱內秦淮河,從通濟水門入城,流入大中橋與吳城壕匯合,往西至望仙橋出城。為了調節水位,在城墻下部建有通水溝、管道等。我曾前往通濟水門考察,這一帶遊人罕至,從賓館乘車出來,多次打聽才找到水關遺址。這里就是今日繁華的秦淮河的入城處。城墻高聳,水關上古藏兵洞歷歷在目,綠水縈迥,芳草依依。只是如今城內外河流已不成水網,也無航運功能,河面空闊,帆影杳然,只有數人在河邊垂釣。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