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立人·故事性的教育──從華特•班雅明的《說故事的人》說起(1)

摘要: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皆關乎身份。前者是政治身份,後者是個人身份。身份的形成跟故事(或敘事)分不開。故事有其超越性層面,這正是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對「故事」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討這超越層面的故事,對人身份的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的貢獻。 

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皆關乎身份。前者是政治身份,後者是個人身份。身份的形成跟故事(或敘事)份不開。雖然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對身份的形成有不同理解,但他們對故事的討論走不出政治哲學的範疇,而忽略故事有其超越性層面,並介入日常生活,沖著當下。後者正是與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有密切關的華特.班雅明對「故事」的理解。1 這超越層面的故事對人身份的形成有何重要?又它對公民教育和心靈教育有何貢獻?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故事與身份

 

從近代的道德和政治理論對故事的關註,故事不只是眾多經驗之一,而是建立人的個人身份和政治身份。首先,故事指出故事是人對自身的理解。不只是因為人用故事來描述他自身,更因為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倚賴他所聽和所屬的故事。社會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而故事是社會生活的本體條件。2


從此來看,故事絕不是一種文學體裁,而是承載生活世界各種經驗和傳統,並塑造聆聽者的身份。故事可以以傳統、詩歌、習慣等等表達日常生活價值出來。問題不是人是否可以獨立,不受故事形塑,而是人受甚麽故事形塑;和對形塑他的故事是否認識。

雖是如此,但人又不是完全被動,因為人參與在故事中,延續、修改和豐富故事的內容。這正是華特.班雅明所說,故事是沒有結束的。3 泰勒(Charles Taylor)說得好,「我以『跟著如何』來理解我當下的行動。」4

以上對故事的描述,帶出兩個有關故事與身份的課題:

第一,故事作為對自我身份的理解,即人的個人身份;第二,人的身份受其它人和社會故事
所組成,即人的政治身份。這兩者不是各自獨立,而是互動,因為個人身份是在政治處境中,而政治身份是對人在社群中的角色之理解。

沒有個人身份的政治身份,只會傾向將人非個人性;同樣,沒有政治身份的個人身份,也會傾向將人非歷史性。若用本文的關注,前者關乎心靈教育(當然,不限於此),而後者關乎公民教育。前者問「我是誰」,而後者問「我們是誰」。就著個人身份,麥金泰(Alasdair MacIntyre) 提出故事的合一性,即故事的合一具體在單一生命中。5

然而,麥金泰並不認為,生命的整合是個人可以達成的事,反而人需要投入其所屬社群,從而得著合一。這正是當下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對此理解之不同。


本文作者龔立人: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e-mail: kungly@cuhk.edu.hk 


1 華特.班雅明(1892-1940)是德籍猶太人。他是馬克思思想哲學家、文學評論者和翻譯學者。

2 M. Somers,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 Relational and Network Approach’, in Theory and Society, 23 (5): 605-649 (644).

3  班雅明著,林誌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頁 39。

4 C.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47.

5 A.MacIntyre, After Virtue: A Study of Moral Theory (London: Duckworth, 1985), pp.216-18.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