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疏勒河的挽歌 の 絕域綠洲

人民日報2005年10月10日報導,水利部副部長翟浩輝說,“中國農業用水浪費主要表現在,灌溉用水利用系數低,目前中國農業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僅為43%左右,遠低於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全國渠道輸水損失佔整個灌溉用水損失的80%以上,大型灌區骨幹建築物損壞率達到40%。二是灌溉定額普遍偏高,采用傳統的灌溉模式,全國平均每畝實際灌水量達到450至500立方米,超過了實際需水量的一倍左右,有的地區高達2倍以上。”——這個“有的”,即是指河西走廊和寧夏、內蒙。


終於走到了條條內陸河的盡頭。我坐在葡萄架下,那迷人的綠蔭,帶來了一絲清涼。在灼熱的陽光下,眺望著——

好客的主人沏上了茶。一排整潔的平房,門前兩畦菜地,再遠處,便是高大的鑽天楊了。從楊樹的間隙,能看到蹲伏著的高大沙丘。

這是在有點逸世自居味道的陽關林場。

在眼睛被單調的白色和黃色灼得生疼之後,享受一番綠意和一杯清茶,是豪華的奢侈。杭州西子湖畔的茶座、北京什剎海邊的酒巴,根本不能和它相比。從屋前的機耕路走出,登上高地,就能望見有名的陽關烽燧在藍天黃沙間高聳著,蕩人心魄——這一切如同一幅油畫。


不管是懷舊還是訪古,到西北不能不來陽關。


西出敦煌後,汽車沿著戈壁灘上的公路疾馳。極目望去,盡是獅黃色的沙丘與黑色的灘地。只有南方的天際有一些低矮的山巒,那是祁連山的餘脈。山下,尚有斷斷續續的小片綠色,間或有一兩株樹,幾叢草,其間散落著一些土坯房。離敦煌越遠,景色也愈加單調。綠色完全消失了,陽光更加灼目。

到陽關,是為了探訪絲綢古道,尋找一種文化?還是最後一滴清泉?

大漠空曠,人跡杳然。這時多半會感到失望。我的腦海中塞滿了古往今來吟詠陽關的亂七雜八的詩句。對曾在沙漠中艱難跋涉,備受烈日爆曬、乾渴煎熬死去活來的旅人們,有了更多的同情。


這時,天邊幻現出一抹淡淡的海藍,像是湖泊。經驗告訴我,那是飄浮在戈壁灘上的蜃氣,是海市的誘惑。


水?乾涸的古河道在烈日下延伸。

陽關應該有它的生命之源。

大多數遊人對古陽關下的這片綠色是不屑一顧的。


他們乘汽車匆匆而來,到陽關烽燧下照張相,又匆匆回去。絲路早已斷絕,現在想要“覓封侯”的,不在萬里之外的沙場而在官場。不論傳唱千古的《陽關三疊》還是《胡笳十八拍》,都不再有知音。旅遊變成一種產業已變得很純粹——陽關烽燧下就有許多小販在戈壁灘上叫賣紀念品和古幣之類。沙礫荒灘上確實沒有太多值得人沈思徘徊的風景。

塞外絕域,千年狂沙,我沒有想到在戈壁深處,還有這麽塊小小的綠洲,有這麽個清涼的,值得品味流連的地方,真令人心醉。


還不到成熟的季節,一串串葡萄,像碧玉琢成。

瞅著杯中的綠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夜光杯和葡萄美酒。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