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泉州人(1)移居與人口

一、移居與人口

唐代,砂拉越的桑多邦已出現包括泉州人的華人聚居區。 宋代趙汝適《諸蕃誌》載有泉州至馬來亞的吉蘭丹、佛羅安、登流眉等地的航路、航程,是泉州人到達馬來亞的明證。元代汪大淵曾親往吉蘭丹,其著述《島夷誌略》較詳細地記載了當地的情況。

1511年8月,葡萄牙殖民者攻佔馬六甲。嗣後漳、泉人往者漸多。1641年1月,荷蘭殖民者攻陷馬六甲,有7000人被殺,1萬人離開馬六甲。有的華僑轉到柔佛等地,留下來的僅三四百人。

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對華僑的管理都采用華人甲必丹制度,在荷蘭統治馬六甲的180多年間,先後委任13任(一說為14任)華人甲必丹。

據考證所有甲必丹均為閩南人。 1824年,英國殖民者佔領馬六甲,廢除甲必丹制度。青雲亭成為華僑活動中心,青雲亭主成為華僑領袖。自1824-1915年的6任青雲亭主中,除薛佛記(任期1839-1847年)外,均為泉籍人。他們是——

祖籍南安的梁美吉(1824-1839);
祖籍永春的陳金聲(1847-1864);
金聲之子意章(陳明水,1864-1884;
憲章之弟篇恭(陳明若,1884-1893);
意章之子陳若淮(1893-1915)。


18世紀起,開始有成批的泉州人移居馬六甲、吉蘭丹等地。其中僅由陳臣留牽引前往馬六甲墾荒的即達數百人。

英國殖民者占領馬六甲後,當地華僑人口大量增加,1834年有4143人,1860年增至10039人。目前吉蘭丹5-4萬閩南人中,部分已在當地定居四五代以上。

(清)《海國圖誌》等書載:華僑到吉蘭丹等地淘金,“船多舶吉蘭丹港”,時吉蘭丹為暹羅屬邦,故僑鄉族譜所載“往暹羅”,亦包括往吉蘭丹。

據莊為璣等《福建晉江專區華僑史調查的幾個問題》綜合晉江地區僑鄉族譜的記載,泉州人往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者,清乾隆間31人,嘉慶間33人,道光間80人。

1786年檳城(檳榔嶼)開埠,至1794年有華僑約3000人,1860年增至28018人。此後,隨著泉屬各縣人源源不斷湧向馬六甲、檳城、柔佛等地。泉州人開始沿海岸、河流向雪蘭莪、森美蘭、霹靂(吡叻)等地遷移,開辟了一系列新村、集鎮。其中尤以永春人為多,故馬來亞有”無永不開埠,無永不成市”的說法。


至1891年,馬六甲有華僑18161人,檳城86988人,霹靂95277人,雪蘭莪50844人,森美蘭15391人。五州合計26-6萬多華僑中,泉州人至少占1/3,其中馬六甲、檳城均占半數以上。

此後,霹靂州華僑中泉州人的比例雖有所下降,但直至20世紀20年代,該州的泉州人仍與年俱增。 19世紀中期,有些僑居西加里曼丹的泉州人因不堪荷蘭殖民者的殘酷迫害,陸續遷徙砂拉越。


另據納閩安溪會館資料,1800年以前已有安溪人僑居。19世紀中期起,許多泉州人從廈門搭輪船先到納閩,然後移居東馬各地。主要聚居砂拉越的首府古晉,沙巴的斗湖、山打根、亞庇和納閩。

泉州人較多的古晉,1876年市區有華僑2251人,1880年郊區有華工約2萬人。

亞庇地區的斗亞蘭是19世紀末,由安溪籍華僑趙德茅、趙德王兄弟率安溪金谷鄉親及當地人披荊斬棘開發出來的。“斗亞蘭”即閩南話“到也難”的諧音。

因居民中以安溪金谷移民為主,故“斗亞蘭”又被稱為“小金谷”,至今仍保留趙德王街的地名。納閩區的開發也是以祖籍安溪、永春縣的華僑為首,至今當地祖籍安溪的鄉親約有5000人。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泉州人移居馬來亞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至1921年,馬來亞的泉籍華僑已達34萬多人。 1930年8月,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馬來亞英國殖民政府頒布移民法案,限制華僑移居馬來亞,並將“醫生認為不適宜勞動”的華工遣送回國。

1931年有大量的泉州人被遣送回國。據估計該年度東、西馬各州泉籍華僑總數尚有50多萬人。 1934年,國際市場上橡膠和錫的價格上漲,當地殖民政府放寬華僑入境限制,泉州地區再次出現移民馬來亞的浪潮。

1940年二次大戰的陰影籠罩東南亞,往馬來亞的泉州人少於回國的人數。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馬來亞的泉籍華僑青年積極參加抗日義勇軍、馬來亞抗日聯盟、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和中英聯合軍團(即136部隊),展開武裝抗日鬥爭。

許多泉籍華僑成為抗日武裝的領導和骨幹。晉江籍華僑吳蘿超任人民抗日軍第三獨立隊司令部政委;德化籍華僑章傳慶、徐志榮分別在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六、第七獨立隊擔任領導;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三獨立隊第五中隊中就有20多人是德化籍華僑,其中林寶統、徐富淪、葉金水、莊趨、鄭遼、鄭求福等人為保衛僑居國獻出生命。


永春籍華僑余天送、陳崇智、梁元明等參加中英聯合軍團;南安人林謀盛和安溪人莊惠泉先後任136部隊馬來亞華人區區長,指揮在馬來亞抗日的136部隊。東馬砂拉越、沙巴等地的華僑,也組織了抗日遊擊隊,與日軍進行殊死戰鬥。如南安人陳德目在山打根組織遊擊隊任大隊長,出生入死,在槍林彈雨中度遇三年零八個月,戰後獲英國政府和英皇頒賜勛章。

德化籍華僑陳節候在峇株巴轄鐵礦開商店,日軍占領礦山後,毅然停止營業,發動華工集體雕開礦區,給日軍以沈重打擊。1942年遭到日寇逮捕,全家5人遇難。德化籍華僑施冬榮任柔佛州文律籌賑會主席,為抗日救亡和賑災奔走呼號,1942年被日軍逮捕,全家13人同時被害。

麻坡永春人鄭文炳、顏迥華、羅文漁、林太宗、林彬卿、鄭友專、郭詩善、鄭明月、鄭金龍等,巴力士弄和檳城的永春籍華僑吳光沛、鄭德渭,馬六甲和麻坡的惠安籍華僑陳祈來、何益謙、張開川、李天賜,沙巴亞庇的安溪人趙及泉、趙難弟、趙守信等40餘人均因參加抗日活勤被日寇拘捕殺害,其中有些人的家屬也同時被害。


在日軍南進占領馬來亞的過程中,各地華僑慘遭屠殺的達數萬人(不包括新加坡)。據許雲樵搜集整理的《馬來亞華僑殉難名錄》所載,僅柔佛的麻坡、振林山二地被害的泉籍華僑,即達214人。

抗戰勝利後,英國殖民者重返馬來亞。為鎮壓馬來亞人民反殖民主義、反英帝國主義的鬥爭,在解除人民抗日軍武裝的同時,采取驅逐同情人民抗日軍的華僑,煽動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把全馬人民的反英情緒轉移到各族之間的相互鬥爭。

並在華僑社會中使用挑撥離間手法,制造分裂以達到分而治之的陰謀。 抗戰勝利後,戰時回鄉避難的馬來亞歸僑,復員重返馬來亞(包括新加坡)的有10199人,其中多數為泉籍人。1947-1949年間,有10多萬泉州人進入馬來亞。

1949年10月以後,直接移居馬來亞的泉州人很少。1949年至1953年,英國殖民當局以“馬共嫌疑”大量驅逐新、馬華僑,僅1951年底至1953年,就有1-3萬餘名泉州人被迫從新、馬返鄉,約占同期從國外回泉州的華僑總數的86%。

1948年2月1日,馬來亞聯合邦成立。至1950年,有50萬華僑取得當地國籍。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宣布獨立。據同年馬來亞聯邦政府公布的人口數字,估計泉籍華僑、華人約65萬人。

1959年,根據當地新頒布的憲法,有90萬華僑成為當地公民。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邦與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宣布退出馬來西亞。華族人口在全馬人口中的比例發生較大變化。

據1989年馬來西亞政府調查統計,馬來西亞華族中祖籍閩南的有192-34萬人;據各縣泉屬社團估計數字,祖籍泉州的約有168萬人,其中除居住在東馬的少數人外,均已加入當地國籍。

原載:泉州市華僑誌 (第八章·人物) P379-492 / 作者:泉州市華僑誌編纂委員會編 / 發布日期:2016-08-15)

Views: 17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