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4.各方褒貶不一
2011年7月20日,隨著“竊聽門”事件愈演愈烈,默多克帝國屬下的諸多媒體旗手們面對竊聽醜聞,在報道上則采取了不同態度。
新聞集團屬下常報道八卦新聞的《世界新聞報》雖然倒閉了,但還有另一份和《世界新聞報》定位類似,同樣大名鼎鼎的《太陽報》。《太陽報》因直接卷入“竊聽門”事件,對於這樁醜聞的報道幾乎絕跡。此外,同屬於“小報”性質的澳大利亞《明鏡》《電訊報》則報道了竊聽醜聞的最新進展,而美國的
《波士頓先驅報》《紐約郵報》很少報道竊聽醜聞的進展。
英國《泰晤士報》雖然也同屬默多克,但因其是嚴肅報紙,對母公司新聞集團發生的醜聞,它們也沒有回避。《泰晤士報》網站上如同其他媒體一樣滾動報道竊聽醜聞的最新進展。不過,《泰晤士報》的報道側重將默多克描述為一個受攻擊的弱者,將默多克說的“這是我一生中最卑微的一天”一句話作為標題。
默多克的另一份嚴肅報紙《華爾街日報》同樣報道了“竊聽門”醜聞,直播了“竊聽門”事件聽證會。該報指出,雖然醜聞由電話竊聽引起,但卻顯示了新聞集團老板和英國公眾及政客之間的權力鬥爭。《華爾街日報》還指責批評者在竊聽事件上采取“雙重標準”,堅稱醜聞不應波及新聞集團所屬的所有媒體。《華爾街日報》還發表評論說,英國警方、時時巴結媒體的政客和熱衷“購買獨家新聞和挖掘名人醜事”的英國媒體應為竊聽醜聞承擔責任。
雖然新聞集團旗下的媒體對竊聽醜聞的報道有所回避,但是對於與默多克集團對立的媒體而言,醜聞成了他們當仁不讓的報道重點,他們借機全面跟蹤竊聽醜聞所有細節及進展。英國《衛報》《每日電訊報》《獨立報》《每日郵報》以及美國《紐約時報》等都在重要位置持續挖掘竊聽醜聞。《衛報》對警察泄密等醜聞的挖掘,使得新聞集團越來越被動;《每日郵報》曾經是《世界新聞
報》和《太陽報》最直接的對手,竊聽醜聞爆發後,《每日郵報》直接用“默多克審判日”這樣的標題來打擊對手。19日,這些媒體的網站上全部擺上了默多克接受質問的現場直播,或用博客滾動的方式播放聽證會進程。
25日,英國媒體竊聽醜聞再度升級,鏡報集團多份報紙也卷入竊聽醜聞。《每日鏡報》屬於鏡報集團所有,該報和已經停刊的《世界新聞報》等都屬於刊登八卦新聞的小報。據《每日鏡報》前記者希普威爾日前爆料,《每日鏡報》曾操作過多起竊聽事件。希普威爾詳細介紹了記者如何竊取名人的手機留言信箱以獲得獨家新聞。希普威爾的爆料令英國小報的竊聽醜聞蔓延到了默多克新聞集團以外的媒體。
《每日鏡報》涉嫌非法竊聽令英國社會震驚,英國議會下院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已經呼籲警方調查此事。不過,《每日鏡報》否認進行過竊聽行為,並表示記者的采訪行為都符合法律和行業規則,但同時宣布25日起對報紙內部展開為期6周的自查行動。
據悉,調查由《每日鏡報》的母公司鏡報集團高層發起,調查的目標不僅包括《每日鏡報》,還包括涉嫌卷入竊聽醜聞的《星期日鏡報》,此外,鏡報集團下屬的《人民報》和《每日記錄報》等將同時進行自查……
新聞集團醜聞已深深震撼了西方媒體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甚至,這也可能成為各國政府收緊媒體管制的依據。
5.艦隊街的恥辱
厘清“新聞自由”的概念及其與“社會責任”的關系是傳媒界至關重要的事情。《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公然挑戰了公眾的道德底線,引發了西方媒體一場集體反思,也引發了全球範圍內對媒體新聞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大討論。
《世界新聞報》以及新聞集團的慘痛教訓,頗具普遍的借鑒意義。因此,各國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紛紛發言剖析此次“竊聽門”事件產生的深層原因,對所謂的“新聞自由”進行反思。
“一個英國的標誌以一種骯臟的方式死去。”英國《金融時報》用這番話表達對《世界新聞報》“作為一個彪形大漢倒下”的遺憾。與這種感慨相比,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家》更願意將這一醜聞看做是“艦隊街的恥辱”,《經濟學家》在這篇譴責英國小報為謀銷量不擇手段的文章中說,倒下去的不僅是一份擁有168年歷史的《世界新聞報》,還有英國數百年新聞辦報的聲譽。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題為《英國式自殺》的報道稱,竊聽醜聞不僅震驚了英國,也引起了世界的嚴重關切。瑞士《巴塞爾日報》題為《紅報頭的恥辱》的文章將醜聞稱為“英國新聞史上最大危機”。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則將英國報業稱為“骯臟市場”,文章說,英國小報擁有世界上最肆無忌憚的記者,現在輪到他們有可悲下場了。《西德意誌報》則稱贊德國媒體比英國媒體行事更規範。
臺灣《中華日報》則關註英#原點書屋 www.txtyd.com國媒體醜聞給臺灣媒體帶來什麼反思。文章說,在新聞學上,從煽情主義出發大幅報道犯罪、醜聞、八卦、緋聞及性等新聞,統稱為“黃色新聞”。文章認為,類似的八卦魅影早在臺灣出現,新聞質量已不像文人辦報時代的實事求是,顯得空洞、貧血、蒼白、膚淺。
美國“溫和聲音”網站認為,此事更是英國政界的恥辱。這一醜聞現在看上去像是給工黨送了大禮,但事實上除了自由民主黨真的清白外,工黨過去許多年和保守黨一樣,爭著跪下來親吻默多克手上的戒指。
誰該真正為小報竊聽醜聞負責?這一問題引發了英國媒體的爭論,多數媒體將矛頭對準了英國人一項難算優點的心理習慣—窺秘癖。
英國評論家理查德·格萊恩說,電話竊聽醜聞是個國家悲劇,但如果沒有讀者對別人個人悲劇的強大閱讀需求,《世界新聞報》的記者犯得著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竊取信息麼?他說,看看英國廣播公司網站上“閱讀最多”的新聞,其主題一定會包括死亡、悲劇或性這幾個關鍵詞,如果事件主角是名人,
關註度更高。
英國記者克勞奇撰文說,只要民眾對這類新聞興趣不減,《世界新聞報》的關門就不會意味著小報新聞之死。他說,就好像一個人割掉手上長的瘊子,
如果病根不除,瘊子還是會再次長出來。
用英國媒體自己的話說,英國的媒體競爭極其激烈,生存壓力巨大。英國艦隊街(英國新聞界別稱)一直風行著“黑暗藝術”。甚至有消息稱,英國大部分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和網絡,都雇用了私家偵探,靠他們尋找醫療記錄、地址和電話賬單等信息。
曾長期在英國工作的中國記者也說,英國人好“揭短”,愛挑剔和找茬。他們對“規範”的要求非常高,對於一丁點違規都會認為完全不能接受。專挖名人醜聞的小報之所以賣得這麼火,和這種心理有很大關系。英國人喜歡關註誰違規了、誰做了不應該做的事,然後站出來加以指責。
美國《大西洋月刊》分析,以前英國人以娛樂的心態閱讀《世界新聞報》上的各種名人爆料,因此更容易原諒該報此前的“名人竊聽”。而米莉事件改變了事情的性質,報紙的竊聽行為極大地傷害了這個悲劇的家庭,缺乏對人性的尊重。更為重要的是,這讓英國人突然意識到,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所有的人都開始擔心自己的隱私安全,一下子人心惶惶。
傳媒大亨默多克在英國的新聞王國變成了黃粱一夢。百年小報死於非命,一場兇猛的竊聽醜聞風暴正在英國愈演愈烈……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只是本書的開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