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創意經濟理論簡評
(1)創意經濟理論建立在新經濟內生增長理論基礎之上並聲稱找到了保證新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發動機。
新經濟增長內生理論研究的焦點就是需要一種怎樣的內生機制才能保證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即剋服要素回報遞減,實現要素回報遞增。按照對此問題的不同理解,可以將新經濟內生增長理論中頗具影響力的觀點大致上分成三類:
一是Romer(1986)的內生增長模型,強調生產要素外溢效應;
二是Lucas(1988)的人力資本積累理論;
三是壟斷競爭與R&D理論,如Grossman and Helpman的橫向創新模型(horizontal innovation,1991),以及Aghion and H0witt(1992)的縱向創新模型(vertical innovation,1992)。
創意經濟理論建立在上述內生增長理論基礎之上並聲稱找到了保證新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發動機(Engine)。知識和創意代替自然資源和有形的勞動生產率成為財富創造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R.Florida,2005)。Michalski等認為,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創意經常被視為是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催化劑,21世紀明顯的變革就是從一致性和服從性的大眾世紀跨越到知識經濟和社會的獨特性及創造力(Michals.ki,Miller&Stevens,2000)。
(2)創意經濟理論反映了新經濟競爭優勢的來源和競爭方式正在發生重要轉變。
隨著創意經濟時代來臨,“腦力”、“創意”密集型產業已漸漸取代了“土地”、“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哈佛大學教授J.S.Nye(1996)認為,在信息時代,資本、自然原料、甚至土地不見得是財富。今天投資驅動型經濟(investment driven)已經走到盡頭,我們須走向創新驅動型經濟(innovation driven)與知識驅動型經濟的領域。它需要新創意、新知識來推動。P.Romer(1986)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1998)明確解釋了美國新經濟的本質,就是以知識及創意為本的經濟。
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1934)指出的那樣,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就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繼農業經濟以土地、工業經濟以資本和礦產為最重要資源之後,創意經濟使技:術創新和創意、知識生產和人才資源作為經濟資源獲得了空前重要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認識到在創意經濟時代,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術也不是信息,而是創意和創新。
(3)創意經濟理論吸收了。
新經濟社會學等理論精華,特別強調寬容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新經濟社會學理論核心觀點就是經濟行為是根植於網路與制度之中。該理論指出,新增長理論在強調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的同時,忽略了制度、市場等因素。雖然諾思以及後來的制度經濟學者將制度演變引入經濟增長的範疇,也揭示了正式制度安排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是對社會、文化環境等非正式制度因素重視不夠,於是新經濟社會學理論以嵌人性、社會網路、社會資本等核心概念為理論工具,強調了社會和文化對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創意經濟理論特別突出了社會、文化環境中包容、信任、同情性的一面。佛羅里達(R.Florida,2005)認為,城市發展的關鍵在於城市社會環境的多樣性、寬容性和創造性所吸引而來的創意階層。一個具有開放的和低門檻的城市在吸引創意人才和人力資本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優勢,從而可以產生和吸引高科技產業,實現城市經濟繁榮。包容和多樣性可以有利於高科技的集中和成長。有才幹的人喜歡到開放和具有容忍以及能提供生活質量的地方去。一個地方越是多樣性和多文化,對他們越具有吸引力。能吸引這些具有創意人的地方可以吸引公司和產生更多的創新,從而實現當地的經濟良性迴圈。根據Bourdieu(1973)的理論,文化資本居於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之問,文化資本的顯性作用可以直接通過教育、出版、銷售轉化為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的隱性作用可以通過知識和培訓轉化成社會資本,建構以信任、規範、網路互動為基礎的良好投資環境。Charles Landry(2002)預言,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開始出現,文化正從經濟發展的邊緣向核心位置轉移,地區發展同時應對各種各樣的人才具有包容心和同情心。總之,寬容的社會、文化環境等非正式制度代表了一種正的外部性,一系列共同的資源,它給工人熟悉就業規則提供了方便,給創意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平臺。
(4)創意經濟理論特別強調人力資本在推動城市經濟增長中的重大作用。
自從發展經濟學家強調經濟發展要素之一的“人力資本”的作用後,城市經濟學者對人力資本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Jacobs出版了《城市經濟》(1969)一書,挑戰了企業和資本的集聚會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這一主流經濟學論點。她提出,城市發展的原動力是地理上相鄰的多種多樣的產業共存與人力資本的集聚。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經濟學家一直嘗試著用計量經濟學的手法來驗證雅各布的眾多假說。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證明瞭人力資本的集中能提高地方的生產率,從而推動經濟成長的假說,並稱此效果為“簡·雅各布效果”(Lucas 2002)。人力資本的集中是企業和投資接踵而來的必要條件。企業選擇配置在某個城市的原因不僅僅在於該地區的市場和供給網路,更重要的是希望從當地受過良好教育、高質量的人力資本中獲得生產力提高的收益。R.Florida的創意階層論發展了Jacobs等人的觀點。他認為,在創意時代,為了能得到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企業會跟隨著創意階層來他們居住的城市(business follow people)。正因為如此,R.Florida(2005)主張地方政府與其為了吸引企業投資而實行各種減稅政策,不如投人一些資金用於城市便利性的建設,從而吸引創意階層,因為他們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創意經濟的外延
在瞭解了創意經濟的內涵之後,我們可以從更高的眼界來觀察和討論創意經濟的外延。現在不同人對創意經濟的不同定義,多是出於現象界的觀察,我們應儘可能高屋建瓴,拓寬思路。
一、從產業角度定義創意經濟
(1)“創意產業化”意義上的創意經濟:這是指把創意經濟理解為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指將內容作為最終消費產品加以產業化的產業。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的創意產業部門劃分,基本限制在文化產業範圍內。這是最狹義的創意產業定義,它排斥了創意作為生產方式對國民經濟所有部門具有的普遍意義,而將創意視為特殊產業現象。
(2)現代服務業意義上的創意經濟:這是指創意作為中間產品意義上的內容產品,即內容生產資料,而形成的產業;也是指將創意方法和工具產業化而形成的服務產業。
(3)“產業創意化”意義上的創意經濟:產業創意化有不同的含義。一是將創意作為生產非內容產品的方法,並加以專業化,如策劃;二是使內容作為物質產品的高端附加值部分的產業延伸方式;三是指利用廣告、營銷等創意環節帶動其它經營環節的商業方式。
二、從要素角度定義創意經濟
(1)將創意經濟理解為“生物進化”:強調經濟的“非決定論”性質,把經濟發展理解為生物進化式的自然聚集。例如,由機器貓的偶然之作,引起一個玩具產業生態鏈的生成和發育。瓦斯尼基在《知識、創新和經濟:一種演化論的探索》中系統地說明瞭這種觀點。
(2)將創意經濟理解為“人本”資源配置:不是按照資源稟賦稀缺性,以效用最大化原則來配置資源,而是通過創意配置資源,主要指根據企業家主觀創意和天才來重組資源,還包括根據價值、意義和文化標準配置資源,甚至根據分配配置資源等等。
三、從經營角度定義創意經濟
(1)將創意經濟理解為對產品的內容附加值的生產。
(2)將創意經濟理解為創意投入和創意資本化主導的經濟行為。
(3)將創意經濟理解為企業策劃和廣告營銷。
四、從管理角度定義創意經濟
(1)將創意經濟理解為與完備理性方法相反的“藝術化管理”。如奧斯汀《藝術過程:管理者需要向藝術家學習的工作方法》。
(2)將創意經濟理解為與完備理性方法相反的學習演進式管理。如彭新武《進化管理學——複雜、動態環境下的管理思維與方法》,強調後現代主義的管理範式轉變。也有學者將創意經濟理解為知識管理、人本管理或對創新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管理。
(3)將創意經濟理解為用完備理性方法對創意活動的管理。如凱夫斯《創意產業經濟學》,主要從傳統合同理論和產業組織結構理論解釋創意產業中的各種“新”現象。
(4)將創意經濟理解為用完備理性方法對以創意為手段的商業活動的管理。如McKnight的《30分鐘創意評估》,把創意理解為“大膽假設”,把對創意的管理理解為“小心求證”。
(5)將創意經濟理解為利用綜合方法對創造力進行管理:如《公司中的創造力:創新型組織行動指南》,強調使創意從隨意性較大的“點子”,轉化為公司的正式組織制度。
(6)將創意經濟理解為人文化潛意識管理。如安奈特·穆瑟—魏曼《創意潛規則》,強調通過“天才的五種創意方程式”,使普通人具有掌握創意的潛在天分。
(7)將創意經濟理解為直覺決策。如杜根的《直覺》,強調通過“瞬間洞察”,“鑒往知來”,“穿透迷霧”。
五、從環境角度定義創意經濟
(1)強調發展創意經濟就是營造使創意具有經濟性的環境。營造對於創意來說便宜的環境。如倫敦“創意城市”理念,就是吸引需要生活便宜的年輕創意人,以留住“酷”的因素(cool factor)。
(2)強調發展創意經濟主要是提供文化公共品和創意基礎設施。如在倫敦,創意產業的藝術基礎設施占了全國的40%,由此集中了全國90%的音樂商業活動、70%的影視活動。
(3)強調發展創意經濟主要是營造文化氛圍。如薩克森尼安對矽谷的研究發現,中國人和印度人,在各國國內沒有創意的,一到矽谷就有創意了,原因在社會資本差別上。
(4)強調發展創意經濟就是營造適合創意的法律環境:又分為斯台爾曼的更注重“活知識”(創意過程)的知識共用主張,與約翰·霍金斯《創意經濟:人們如何從思想中創造金錢》中表達的更注重“死知識”(創意結果)的知識產權的主張。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