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20)

起初的皮影戲謂之“影戲”,以素紙、厚紙、紙板之類材料制成人物及相關剪影,人於帳後借燈光照映操作表演。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有載:“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其風格類似民間剪紙。清代李聲振的《百戲竹枝詞·影戲序》稱:“剪紙為之,透機械於小窗上,夜演一劇,亦有生致。”後漸演化成用驢、牛、羊皮刻剪制作。在眾多制作材料中,以牛皮為最佳,因牛皮剪影在燈光下晶瑩透亮而又富於立體感,且多選用母牛皮,此乃取母性“傳宗接代”之說,祈“牛羊滿圈”之願。

皮影的制作需經過以下幾道工序。一是泡醒。將牛皮用芒硝加水脫毛漿凈,在水中浸泡數日後取出,此時牛皮膨脹,厚度可達1厘米,俗稱為“泡醒”。二是刮凈。脫毛、浸泡後的牛皮上仍殘存有肉屑、細毛,需要用刀刮去。三是繃展。用木椽4根將牛皮四面撐開繃緊,置於陰涼通風處干燥。四是做樣。按所需圖樣的大小裁開牛皮,剪鑿並用,雕刻出圖樣影片,人物之頭、手、腿等部位單獨成型,再用線於關節處連綴,以便於表演。五是出汗。在溫炕上鋪白紙數層,將皮影置上,再蓋白紙,然後以棉被捂蓋。此時皮影色澤晶瑩,平展透明。六是彩繪。用不同的油彩在皮影各部分進行填色,最後在皮影表面塗上一層桐油,清漆亦可。這樣一幅成龍配套的戲箱,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道具刻片一應倶全。

皮影在制作表現手法上,常常以相貌俊丑的刻畫來表現人物的善惡忠奸,忠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之丑貌,類似京劇臉譜。制作刀馬人物、生活用具時,精工細刻,造型生動優美,尤其是人物造型刻剪更為精到,生動靈巧,立體感強,突出個性。人物造型借鑒傳統戲劇,分生、旦、凈、丑等類型,其中,“生”的造型有老生、小生、胡子生之分,“旦”的造型有老旦、小旦、刀馬旦之別,“凈”的造型有火凈、黑頭、三花臉之異,“丑”的造型有丑旦、丑角之態。


皮影戲演出受場地限制不大,加之設施、道具簡易,隨處可演。每支皮影藝班一般為5-7人,但藝班中必須有一位能唱旦角的主角撐臺,其行頭由樂器、響器組成。樂器由二胡、板胡、三弦、笛子等組成,藝班條件好的還配有中阮、琵琶等;響器有干鼓、爆鼓、鈸、鑼、梆子等。劇目廣泛,以西北地區的秦腔、眉戶、道情等為主,兼顧現代題材。演出時更有講究:開演前表演者要沐浴更衣,燃香供拜孔子像,敬牛王馬神、福祿財神等,既是祭祀儀典,也含有驅鬼避邪圖吉利之意。演出劇目以符合大眾化口味題材為主,其臺詞道白與史書講評同工異趣,大抵真假相伴,表孝子賢孫,撻貪官汙吏,演落難書生中狀元,唱小姐私訂終身後花園……觀之令人痛快淋漓,很是過癮。

皮影戲由宋代以來日漸興盛,元代還隨軍演出,並隨著蒙古鐵騎的征程而傳至東亞、歐洲等地。皮影戲在明代以前主要為達官貴人、公子王孫所觀玩享用。至清代,因地方戲曲興起並且占據演出市場主導地位,皮影戲漸漸轉向民間,成為尋常百姓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清代初期,皮影戲開始從陜西、甘肅一帶傳人中衛,到民國時期達到頂峰,湧現出一批演技高超的皮影藝人,本地著名者有香山深井的劉家杧娃子,鎮羅李嘴的李金壽,東園白橋的韓生壽,宣和的陶生智、張振家等藝人。他們或自家組班,或與人搭班。每當夏種秋收後,走村串巷,組臺演出。另外,還經常在農歷各節氣或廟會上演出,遇到婚喪嫁娶、壽誕生辰時也應邀前往演出。在眾多皮影藝班和藝人中,名氣大且表演技藝高超者當數劉家杧娃子。劉家杧娃子本名劉玉貴,香山紅泉鄉崾峴子人,後落戶在上石棚村,因生就一副憨相,為人厚道本分,故世人皆以“杧娃子”稱呼之,真名反倒鮮為人知了。其耍線技藝絕妙,十根手指皆用,因嗓子不好使,唱腔與表演不相配稱,故每每得與他人搭班。他的足跡遍布中衛山川乃至全區各個角落,是寧夏影響較大的一支藝班。1963年10月,寧夏舉辦全區皮影大賽,他率領藝班代表中衛前往首府銀川參賽,獲得演出一等獎,受到了自治區主席楊靜仁親切接見,並獎勵100張牛皮以資鼓勵。“文化大革命”期間,皮影戲一度被禁演,直到改革開放後,這一璀璨的民間藝術才得以重放光彩,但演出市場一直低迷,皮影道具則被當作文物珍藏。

單鼓舞按照中衛地方習俗,人們為了慶賀五谷豐登,祈禱風調雨順,免除天災人禍,每年從農歷七月初七日起,城鄉各寺廟都要舉辦迎神賽會。有的獻戲賽神,繼日連夜;有的請單貢子打鼓,祈福禳災;有的設壇誦經,舍食放齋。此歇彼起,直至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方告終結。

中衛單鼓子,系神漢跳神時所持樂器。單鼓只有一面,形似團扇,圓周處用鐵條圈上,張覆羊皮,鼓下部有手柄,柄下又有三個圓環,環上各穿有薄鐵片制作的圓形小鐵圈數個,用一藤條敲擊鼓面發出聲響。同時,隨著單鼓子手部、身體上下左右韻律性移動,鼓環也唰唰作響,有強烈的節奏感。

其實,單鼓、單貢皆乃訛名,其正名為“端公”是也。經考證,在地方戲劇中有“端公戲”這一劇種。據《釋文》載,端公戲從巫師跳神發展而成,端公當為巫師跳神儀式中的神漢角色。中衛的單鼓子神漢,新中國成立前就有好幾家,大多以本家為幫,師徒數人相隨行事,活動於城鄉各廟會上。自成體系的單鼓子,都有其獨特的表演技藝,其中王育才幫所跳的單鼓舞,表演程式較全,內容豐富,一次性表演時長3-4天,在當地名望極大。

中衛單鼓舞整套活動,有跳神、耍紙條、頂燈、裝娘娘和謝神等程式。

跳神。屬於廟會一開始單鼓子請神佛降臨受祀的活動。有單鼓子舞者4-8人,每人頭戴一發網,網頂中央有一小孔,孔中系上二尺多長的辮子,辮梢拴一小銅錢。身上穿著對襟馬夾和花裙,左手持單鼓,右手拿藤條擊之,純屬男扮女裝。跳神開始,跳單鼓子舞的人擊著鼓,扭著身體舞動。不久,就開始“繞帽尕子”,即甩起頭上的長發辮,此乃中衛單鼓舞的一大特點。辮子甩起後,隨著鼓點的緊慢,辮子在頭部的前後左右旋轉,有正轉、側轉等,花樣不少。“繞帽尕子”過後,進行單鼓技巧表演,鼓從身前、身後或胯下拋起,然後準確地接住,好似雜技表演一般。在跳神之後,還有一段占蔔吉兇禍福的活動。跳單鼓子舞的人口中念念有詞,將鼓平端著,上面擺放著像羊腳趾的一對東西,倒在地面,視正反情況,回答占蔔者吉兇禍福。實際上,有求必應,解釋者一一滿足祈求者願望。

耍紙條、頂燈活動,在香煙繚繞、油煙彌漫的晚間進行。

Views: 7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