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文化的起源是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發生主觀意識,並給自然界賦予個性印記的結果。人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裏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⑧隨著物質活動由低級向高級演化,人類社會分工、組織方式、制度形態也不斷遞進,而國家的出現則標志著世界進入文明社會的歷史階段。奴隸制國家的誕生不僅帶來了農業與手工業的分工,還促進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物質生產與精神文化生產的進一步分工。恩格斯說,“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奴隸制國家,就沒有希臘的藝術和科學;沒有奴隸制,就沒有羅馬帝國。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就沒有現代的歐洲”。⑨
早期的世界文明主要由農耕經濟所規定,遊牧部落也因貨物交換的需要,或因對土地、財富、人口的爭奪,與農耕世界進行和平的,有時是暴力的交往,但最終結果是前者被同化而萎縮,後者則不斷擴大和興盛起來。這一時期,各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基本處於相互閉塞的狀態,文化身份的自覺尚缺乏相互比較和借鑒。此後,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出現差異,特別是當農耕大國逐漸強大並產生了周邊輻射效應,或同一區域內多強競爭與對峙的局面形成後,其相互交往開始頻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彼此間傳播和沖擊。無論是商貿網絡、使節出訪、旅行遊歷、宗教布道等和平方式,還是因爭奪土地、資源、商道,以及移民等引發的暴力沖突或戰爭,都直接地促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生產技術、工藝藝術、語言風俗、宗教信仰、思想意識等的擴散,人類文化的多源性和多民族性由此形成。⑩
始於中世紀後期的歐洲“文藝覆興”,借助於“巨大的技術進步”,產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也超越意大利和地中海東岸歐洲各國之間傳統聯系,不僅在歐洲“第一次創造了一個牢固的文化區域”,而且將其觸角有力地延伸到美洲、印度等新大陸。地理大發現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商業和文化空間,人們“直到這個時候才真正發現了地球,奠定了以後的世界貿易以及從手工業過渡到工場手工業的基礎,而工場手工業則構成現代大工業的起點”。(11)當18世紀後半葉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真正來臨,“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的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12)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一個全新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文化融合趨勢由始席卷全球。
然而,基於工業革命的第一波全球文化融合不可避免地充滿著矛盾和沖突。馬克思、恩格斯洞見到的世界文化,並非是洋溢著溫情與和諧的整合過程,而是“各文明國家的一切必然影響到其余各國”的不平等與非對稱的狀態。西方殖民主義內在的“人文使命”搭載其綜合實力的便車,堂而皇之地“將歐洲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安排的‘便利’帶到亞洲、非洲和美洲。當地民眾若非被‘文明開化’,他們便是蒙昧未開、粗蠻野性而遜於人類的東西”。(13)這便是現代文化外交的發端。
法國是第一個將對外文化輸出納入官方外交的國家。18、19世紀法國外交的一大特色是委派文化名人出使海外,致力於樹立法國威望,提高法國的國際地位。19世紀末,歐洲列強在中東、近東和遠東地區展開激烈的勢力範圍角逐,輸出文化並在當地培植親己勢力成為商貿和堅船利炮之外的另一競爭領域,法國文化外交由此正式開啟。在法國外交部的資助下,私立文化宣傳機構法語聯盟於1883年成立,該機構利用其非官方身份“在宗教和官方機構因政治原因而無法進入的地區傳播法語文化”。及至1939年,該機構在海外設立法語學校達千余所之多。進入20世紀後,法國政府開始直接介入對外文化事務。1909年,為協調日益增加且名目繁雜的對外文化活動,法國外交部成立國外法語學校與著作辦公室,1920年將其升格為法語著作司,專司“法國對外知識擴張”之職,明確宣稱對外推介法國文學、藝術、工業文明、思想的法語學校“是我國政府的一件武器”,並堅信“知識滲透是我們的對外行動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1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降為第二世界國家,文化外交作為挽救其國際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獲得法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945年,法國外交部成立對外文化關系總司,其預算占外交預算的一半以上。在半個多世紀中,無論國內外形勢如何發生變化,文化一直在法國外交中占據“支柱”、“王牌”的地位,其“通過弘揚法國語言和文化來突出法國在世界的作用,實現以非正式的‘朋友’俱樂部的方式來影響世界的目的”未曾改變。進入21世紀後,法國政府意識到“大國尋求影響的手段越來越少,因為帝國主義和軍事占領日益罕見並遭到國際社會的唾棄,而隨著新興經濟國家的興起,北方對南方的技術統治也越來越不可靠,因此文化就成為一國對外活動中少數可以施加影響的手段之一,擁有文化影響力也就是擁有政治影響力,文化是國際舞台上彰顯實力的碩果僅存的影響之一”,提出向“影響力外交”轉變的新策略,並及時地進行文化外交改革,將對外科技交流內容和援助職能與原有的人文社會科學部分合為一體,在外交部設立國際合作與發展總司,全面展示其現代化大國的對外形象。(15)
英國曾是全球霸主,也是現代西方文明擴張的先鋒。然而,英國的文化實力更見諸於分散在民間文化組織的自發行為,最初其境外宗教活動、學術交流、對外傳播、報業興辦、行會延伸等並無系統規劃,也缺乏政府的支持。隨著大英帝國的沒落,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全球影響力被嚴重削弱,英國官方開始意識到對外文化關系對於維持其大國地位的重要性,文化外交被提上英國外交的議事日程。
1923年,英國政府決定在非洲殖民地和埃及實行以推廣英語教育為主的文化政策,還在拉美國家創辦學校推廣英語教學和傳播英國文化。同時,英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組英國廣播公司(BBC),將其納入官方文化外交體制之內。1934年,在英國外交部的支持下,英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後更名為英國文化委員會)成立,負責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和地區促進文化、教育、國際關系拓展和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更加重視文化外交對於保持其大國影響力的支撐作用,成立外交部對外文化關系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演變,英國各相關政府部門基於英國外交政策的取向將其工作重點及使用資金和援助方向進一步分工細化,進而形成靈活有效的文化外交推進機制。(16)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電影協會、大英博物館、英國奧委會等大批具有代表性的非政府組織和公立機構,文化、藝術、體育界名人也大量躋身於文化外交實踐,其作用和影響更為顯著。英國文化外交戰略與時俱進,靈活應變。冷戰時期,英國確立以英語世界、英聯邦和歐洲為重點的文化輸出方向。冷戰結束後,英國實行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並重的戰略,在世界各地開展大型文化主題活動,著力打造其“充滿活力和創意、多元包容、自由開放”的新型國際形象。(17)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