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經驗的成因
經驗之語義包含了內容與結果和活動與過程,那經驗又是因何產生的呢?依杜威的看法,這乃是有機體(organism)與環境(environment)交互作用(interaction)的結果。杜威在不同的著作或者同一本著作中的不同地方皆有闡述這樣的論點,例如,「首先,有機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導致某些確保利用後者(指環境)的適應,是首要的事實、基本的范疇。」(Dewey,1957:87)、「每個經驗,皆是一個生物體與他居住世界中的某些觀點交互作用的結果。」(Dewey,1934:43-44)、「直接或間接,環境與有機體的交互作用是一切經驗的起源,而且從環境中,產生了那些抑制、阻力、推進、均衡,當它們與生物體的能量以適當的方式相遇時,便構成形式。」、「經驗是一個生物本身與這個世界,持續與累積之交互作用的產品,你幾乎可以說它是個副產品(byproduct)。」(Dewey,1934:147、220)
生物體為求「生存」而「適應」環境,人(human or human being)與大自然裡的生物一樣置身在「環境」之中,為求生存,人一樣得要「適應」環境。單文經(1988:31)指出:「經驗就是人類發揮『適應』(adaptation)功能,求得個人生存和延續種族生命所經歷的一切。」人所處的環境除了一般生物體所生存的自然環境之外,就杜威的看法,人的環境還包括了「那些和個人的需求、想望(desires)、目的及創造經驗的能力發生交互作用的種種條件(conditions)。」(Dewey,1997:44)也就是說,凡是能夠影響人生存的一切生命活動,包含生理的和心理的,甚至是社會文化的因素與條件等,都是人可能與之交互作用的環境。
人為了求生存必然會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杜威認為:「為了讓生命存續,這種活動既是持續的,同時也是使自己適應於環境的。此外,這種適應上的調整,並非全然是被動的;並非只是環境塑造(moulding)有機體這一回事。」(Dewey,1957:84)由此可見,有機體具有主動調整環境以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的功能,而非僅是被動的順應環境而已,杜威指出生命形式如蛤蜊一般的生物,牠都會主動調整環境,他說:「牠選擇材料作為食物與保護牠的蚌殼。它對環境採取某些行動,如同對自己採取某些行動。就一個生物體而言,沒有所謂僅僅適應外在條件,雖然寄生的形式可能會接近這個極限。」(Dewey,1957:84-85)杜威同時指出,生物體的生命形式越高,這種對環境的主動改造就越重要。因此,在教育上必須致力於學生學習意願的激發以及學生主動性的養成。
(四)判斷經驗價值的標準
人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產生經驗,但是否所有的經驗都是有價值的呢?評斷經驗價值的標準又是什麼?杜威很明確的說:「相信所有真正的教育(genuine education)是透過經驗而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經驗是適當的和等同於教育的。經驗和教育彼此之間並不直接是可以畫上等號。有些經驗甚至是錯誤的教育(mis-educative)。任何對未來經驗的成長產生抑制或歪曲作用的經驗,都是違反教育的。」(Dewey,1997:25)就杜威的意思而言,能夠在教育和個人經驗之間建立「有機連結」(organic connection)的經驗才是有價值的經驗。基於此,杜威提出兩項原則(principles)來作為判斷經驗價值的標準(criteria)。其一是經驗的連續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of experience),其二是經驗的交互作用原則(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of experience)。
1.經驗的連續性原則
杜威指出:「經驗的連續性原則意謂著每一種經驗它既從過去的事物中吸納(takesup)了某些東西,同時也藉由某種方式修改(modifies)了未來經驗的性質。」(Dewey,1997:35)杜威的意思是說,有機體和環境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經驗,它不是孤立的、靜止的,現在的經驗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如以史為鏡),同時,現在的經驗也會去修正或改變未來的經驗(例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而經驗的價值乃在於能否增進個體對過去經驗的吸納(takes up)和對未來經驗的修改(modifies),也就是能夠促進有機體更多或更好的生長的經驗就是有價值的經驗。
歐陽教(1985)對杜威所謂的生長加以詮釋,他認為教育只是學生當下經驗繼續不斷的重組與改造而已。教育就是生長,教育的作用除了求得更多的生長之外,別無其它所求。他更進一步的指出:「杜威的教育即生長,並不是盧騷式的『任其生長』;也不是唯智主義式的揠苗助長;……卻是要佈置『一個特別環境(學校),使青少年在這理想環境中,利用環境去實行間接的教育,』這就是『導其生長』,向好的方向生長。」(歐陽教,1985:173)就杜威而言,生長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歷程,教育的作用就是導引學生往有價值的方向去發展。
2.經驗的交互作用原則
經驗的交互作用指的是學生與學習環境的交互作用。杜威是這樣說的:「交互作用這個字是有關經驗的第二個主要原則,使用它是為了解釋經驗的教育功能和影響力(force)。它指稱在經驗中客觀的條件和內在的條件這兩個因素具有相對等的權利。任何正常的經驗都是這兩種因素的相互影響。把它們放在一起或者在它們的交互作用中,它們形成一種我們所謂的情境(situation)。」(Dewey,1997:42)杜威進一步說明:「一個人過去在某一種情境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變成一種有效的理解和處理後來情境的工具。」(Dewey,1997:44)就此而言,杜威所謂的交互作用指的是個體的內在狀態與外在的環境變化之相互影響,個體的內在狀態是主觀的條件,而外在的環境變化則是客觀的條件,主客觀條件的相互作用(inter-play)便構成情境,個體現在情境的經驗一樣會對未來情境的經驗產生修改(modifies)的作用。由此觀之,經驗的連續性原則與交互作用原則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杜威說它們是經驗的「經」和「緯」(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aspects of experience)以及「衡量教育意義和價值的標準」。所以,教育者在這里負有一種「決定環境」(determining that
environment)的責任,同時,在此環境中,受教育者依其目前的能力及需求與之交互作用,因而能夠創造一種有價值的經驗(a worth-while experience)。
二、經驗學習理論
(一)嘗試(trying)與經歷(undergoing)杜威除了提出上述的經驗學說以外,同時也對人們的學習提出一些主張。「從經驗中學習」(to learn from experience)或「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是杜威在教育上主張經驗學習的核心概念,要了解經驗學習的意涵,便要從杜威所論及的經驗的本質談起。杜威認為(Dewey,1944:139)要理解經驗本質,惟有藉由理解經驗乃是包含了積極與消極兩種因素的特有結合才能明白。就積極面而言,經驗乃是一種嘗試,更明確的關聯性用語是試驗(experiment)。就消極面而言,經驗乃是一種經歷。我們向某對象採取行動而經驗了某事,我們與某對象一起做了某事,然後我們遭受和承擔它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對某事物有所動作,某事物也回過頭來對我們有所作用,這便是經驗的積極面與消極面
特有的(peculiar)結合。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