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年關搪賬

早年抄下一小段《債精老祖傳》序,原作很長,只抄下序段,其正文則模模糊糊,有記有忘矣。

《債精老祖傳》序言曰:

蓋聞:無年不達,有債須搪。從握拳捋袖而來,我仍不給;抱頭鼠竄而去,你算活該。債主之聲,誰人不怕?敲門之響,半夜心驚。乃者,我債精老祖,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事,不惜以身作則,教後代以妙法,且喜及時行行,使債主以頭疼。今當歲暮,正搪債之佳期,恭錄數行,作後人之榜樣。如有怕債者,請往窟窿山。

昔北京每屆年關,正窮人遇難之時,債主臨門,氣勢洶洶。筆者昔日同院一家鄰居,為給太夫人做壽,欠棺材鋪款若幹。每屆年關,債主來家索債,惡語相加,威脅備至。此鄰居膽戰心驚,百般賠禮,筆者目睹,良感同情。其後於某刊物上讀了《債精老祖傳》一文,滑稽突梯,大感興趣,除將其序言抄下外,並將該雜誌示給鄰人看,不啻替債精老祖傳經。債精老祖傳授搪債,確有妙方:其一,挺身而出曰:我沒錢。說:打官司失感情,縱然押起來失去自由,對你也沒好處,何況一押,我更沒有辦法還你了,不如容幾天。萬一不信,你可到我家看,愛拿什麼拿什麼。不過你拿去了,我就沒的用了,既承情於前,你就好人做到底得了。照此說法,債主心也是肉長的。

其二,硬頂。是好小子不躲債,得搪債。三十晚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能坐在家裏一文不出,把債主打發走,才算本領。討債分文討、武討,搪債分軟搪、硬搪;但人皆有感情,所以都是文討、軟搪為多。可說,生我者父母,救我者你債主,你既然待我好,我就應當報答你。債主說:你還錢就算報答了。他說:對呀!可我就是還不起,沒有你不聖明的,你比我明白很多。

其三,手持菜刀一把,去找債主,別等他上門。大聲說,你借給我錢,感激不盡,我天天願還清,老籌不出錢來,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今特登門自刎,願來生變犬馬,結草銜環。說完,等人家拉的時候再抹脖子,越拉得兇越要抹。見臺階就下,二大媽出來一勸,趕快回家。這筆債,明年見了。

搪賬功夫如此,可謂絞盡腦汁矣。


門神掛錢窗戶花兒

門神掛錢兒、窗戶花兒,這三樣兒是老北京人歡度春節必不可少的年貨。對於窮人來說,寧可不吃除夕的餃子,也不能不貼門神。

貼門神,是舊時驅惡避邪的迷信活動。門神由桃符演變而來,兩漢後已逐漸成人們避兇納福的偶像。據西漢劉安《淮南子》載:相傳東海度朔山有一桃樹、樹下有鬼門,總管萬鬼出入,門邊有神荼、郁壘二神把守,惡鬼若為非作歹,二神即用葦索捆之餵虎,後人遂將二神像畫在桃木板或紙上,置於門扇,因謂門神。

門神歷來有各種不同版幅,北京多沿用唐代傳下來的白臉兒、黑臉兒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位武將的木刻版畫,大都來自天津附近的楊柳青版畫之鄉。北京老式家庭皆講究供奉福、祿、壽、喜、財諸神像,春節期間香火不斷,供品滿案。唯有二位門神冷冷清清地站在大街門上,從來不受香火,更不會享受果品、麥點之類的供品,確實成了只講奉獻,不圖索取的公仆,與其說是門神,不如說是貪官汙吏的照妖鏡。

舊時門神的尺寸分三種:一曰大門之神,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供府第和買賣家貼於東門或整間大門上。二曰街門之神,高二尺寬一尺,供一般家庭貼於小街門上。三曰屋門之神,幅小而精致,所繪除手執槊鉞的黑白二神外,另有麒麟送子圖案,兩個梳著太子冠並塗脂抹粉的胖娃娃。各乘麒麟駕雲而來,象征大吉大利。

貼掛錢兒具有驅逐窮神的意思。傳說周朝時姜子牙封其妻為窮神,怕她坑害窮人,令她見破即回,後人為避窮神,將只剪破貼在門上,遂成貼掛錢兒之俗。

北京所貼的掛錢兒,有糙制與細制之別。糙制者,系用普通紅燈花紙雕成,長一尺寬五寸,中雕吉祥有余、四季平安等吉祥詞句,四周連綴軲轆線兒,下方綴以穗子,貼於門檐、房檐下,或貼之於佛龕或財神洞前面。細制者則用紅毛邊紙雕成,刻工尤精,價亦昂,非殷實家庭莫敢問津。

另月一種滿族家庭特用的白掛錢兒,是用南連史紙精雕而成,四周的軲轆線兒圍著一個滿文靈字,專供滿族旗人貼在西墻所懸的祖宗板子上。此外,為已故父母守制的人家所貼掛錢兒為藍色,而廟宇梵宮則貼黃掛錢兒。

與門神、掛錢兒交相輝映的是紅彤彤的窗花兒。早年之北京,玻璃尚未普及,門窗皆用木條插榫兒,糊以潔白的高麗紙,臨近春節必換新紙並貼窗花兒,以點綴年景。其圖案有簡有繁,簡者不外乎小貓、小狗、小公雞,繁者則蓮生貴子、合和二仙、果老騎驢、二龍戲珠、鳳凰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之類。白紙紅花,色差鮮明,映帶屋宇,喜氣洋洋矣。


平民之家做年菜

北京的家庭主婦,大都心靈手巧,且能安之若素,一日三餐,崇尚節儉,一向講究物美價廉,即使是春節期間的年菜,亦不求奢靡,總以好吃又不貴為原則。

主婦們自動磨練出來的一雙巧手,每逢春節便越發有了用武之地,花錢有限,而做出的菜肴卻是雕飾各樣兒,樣樣兒漂亮,樣樣兒清香,樣樣兒可快朵頤。

以甜涼菜論,當以辣菜、芥末墩、玫瑰棗、糖醋酥魚為絕妙之品。辣菜是用芥菜頭切片,大蘿蔔切絲,煮熟後連湯倒進小壇兒裏,密封使不透氣,經三四日即成。食用時佐以香油米醋,其味辛辣鉆鼻沁肺,湯味兒尤美,大有健脾開胃去油膩之功效,老少鹹宜,無不喜食。

芥末墩本系滿族小菜兒,以其味美而漢族競相效仿。將葉兒多、幫兒嫩的白菜心切成一寸厚小段兒,以沸水焯之半熟為度,撒以烘烤後的芥末面及白糖、高醋,俟涼透後食之,香甜而酸辣,清涼而爽口,佐酒下飯皆宜。

玫瑰棗以含糖量極高之密雲小棗為主料,洗凈後去蒂,拌之以糖桂花煮之,其色紫紅而油亮,味奧甜並有濃郁的玫瑰香味。

糖醋酥魚非野生的小鯽魚莫屬,其味之鮮全在一個野字上。僅去其內臟,洗凈置於沙罐中,調以蔥、姜、蒜、醬油、米醋和白糖,微火燜三數小時,則鱗刺皆酥入口即化,甜酸適口,風味鮮美,實乃魚中之佳品也。

主婦們制造的白內,葷而不膩,與眾不同。其名又稱白片肉或白煮肉,本是滿族人祭祀及平時常吃的風味菜肴。漢族人亦多喜食之。主料選豬腎尖,切成大塊入鍋以清水煮熟,泡於湯中,待涼撈出,切成薄片,佐以蒜泥、醬油、韭菜花、辣椒油食之,其味香嫩適口而遠勝於燉肉。滿族興盛時,除夕必煮白肉兩三鍋,除祭祀所用少許外,其余皆贈予親友及鄰居品嘗、分文不取而只重在聯絡感情,蓋古之遺風也。

豆兒醬與炒鹹什,是制造頗為繁瑣的兩道年菜,其名稱與內容,已漸漸被人遺忘,而知其做法者,已寥寥無幾矣。

豆兒醬之用料,有豬爪尖、薰豆腐幹、青豆、黃豆、蠶豆、花生仁、甜杏仁、核桃仁、紅胡蘿蔔丁、腌水芥丁以及蔥白、姜片、花椒、大料、醬油、料酒凡十六種,以鐵鍋或銅鍋先後煮之合為一體,熟而不糜為度,貯藏於盆內,涼後凝結得十分筋刀(北京土語,謂食物有韌性),以鐵鏟切取入盤中,色彩斑斕誘人食欲,味道之美難以言傳。如今市場所售之肉皮凍與豆兒醬相比,當棄之垃圾筒也。

炒鹹什者,即將醬瓜兒、醬蘿蔔、醬疙瘩等十樣鹹菜細切成絲,以涼水拔去鹹味兒,加香油、芝麻、白糖、香菜芥用火文炒之可也。味道極其清香爽口,亦為滿族傳與漢族之絕妙年菜。


佳肴美酒醉除夕

酒有優劣之分,飲酒者亦有善欽和不善飲之別。北京人歡度除夕,必以茵陳酒為第一佳釀,百技酒則次之,佛手酒又次之。酌飲時,在似醉非醉之間,意到輒止。如果喝得酪酊大醉,東倒西歪,那就未免有煞風景了。

茵陳即是青蒿的嫩技,具有清利濕熱的功效,用它泡制的酒就是有名的茵陳酒。遺憾的是,當年在北京酒店裏出售的茵陳酒,由於加糖太多,常使此酒名不副實。要避免上述欠缺,最好的辦法是親手泡酒。過去一入臘月,常見到一些風塵仆仆的農家少年,站在前門外大柵欄的馬路邊上,手拿籃筐出售茵陳。那鮮嫩的茵陳青翠碧綠,還隱隱透出一股泥土的芬芳,因此極受顧客的青睞。往往是賣茵陳者剛一出現,眨眼功夫就已貨凈籃空。

除夕飲酒,第一要緊的是酒具。上桌的酒杯須是紅花藍邊,晶瑩雅潔。要透出紅火,以示吉祥。其次是酒肴,應以時令為賓,調顏色為主,索萊加溫脯拌白菜絲,麻醬拌蘿蔔絲,炒黃瓜拌胡蘿蔔絲等,甜脆適口,色彩鮮明,能給人一種喜悅的感覺。葷菜如清蒸鱖魚,紅燒鯉魚等,肉質焦嫩,熱氣騰騰,能給人一種喜慶的感覺。此時,再能端上一盤炒蛤肉來,自然更會給夜餐錦上添花。須註意者,凡入席的榮肴均要十分充足,便於隨吃隨添,以示富富有余之意。

老北京的家庭歡度除夕,慣常借助酒的色、香、味來蕩起室中的歡樂的氣氛。澄綠的茵陳酒,嫩黃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悅目。檳榔汽酒則香氣四溢,小飲數口,能令人齒頰生香。蓮花白酒則蘊蓄醇厚,風味悠長。此外,如葡萄酒、香橡酒、木瓜酒亦可入席。但要盡力做到揚長避短,如能令餐桌上出現五彩繽紛,香氣沁人的場面,那就是拼配得恰到好處了。

除夕晚餐,一般都是開始在夜幕重重,爆竹四起的時候,此時家人團聚,輕酌慢飲,其樂陶然。待到夜深酒闌,人聲漸寂,這時可以把房門打開,讓清涼的空氣將陣陣火藥味攜進屋來。然後關好門窗,添旺火爐,在隱約的雞鳴聲中甜甜睡去,而不知東方之既白。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