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小布頭,本名王潔,詩人、書癡、茶人、戀物癖。60後,生於湖北十堰市,現居北京。著有長篇傳記文學《羅國士傳》和中短篇小說集《看你的翅膀能夠飛多遠》。
1、《逝去的親人略小於神靈》
——致失去父親的友人
小布頭
逝去的親人
與我們平分著晝夜,光影
我們圍桌而食
多盛的一碗,放在空出的席位
飯後,母親還會把一杯開水,放置在
水缸下的陰影部分
仿佛我們的父親愛上了陰影
並成為陰影的一部分
搪瓷杯和白瓷碗,用出汗的方式
回應母親細心擦拭的雙手,母親宣布
“你們的父親,他來過了。”
我常呆在水缸的陰影處
幻想與父親高大的身影相遇,並隨他遠行
我們一言不發,相互也不看一眼
形同所有沈默趕路的父子
一陣風起。或者,下垂的柳條
在無風的夜晚,吐出一瓣新翠
我能在風中、翠綠中、空寂中,看見
父親站在神靈的旁邊,略小於神靈
2015年4月27日
【溫柔刀評】通靈術:為靈魂遠逝的人招魂
再沒有比失去親人更傷感難過的事了。筆者以為:生與死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方式,心中有愛的人,並不會因親人離開了我們而不再“相見”,他們其實並沒走遠,只是將身體暫時隱藏了起來,而他們的靈魂會常常回來與我們團聚——這也是這個作品所要傳達的深厚感情。
作品以描寫的手法展開,避開了枯燥無味的敘述,人物形象刻畫得十分豐滿。無論是離去的人還是健在的人,皆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如健在的母親會在我們圍桌而食時多盛一碗,放在空出的席位,“飯後,母親還會把一杯開水,放置在/水缸下的陰影部分”,十分細膩地捕捉了人物豐盈的內心世界;而離我們而去的“父親站在神靈的旁邊,略小於神靈”,將一個離世的人生前慈祥,關愛有加的形象也傳遞得繪聲繪色。作為見證者的“我”的描寫就更不勝枚舉。
除此之處,作品適時穿插了了場景描寫(逝去的親人與我們平分著晝夜,光影),環境描寫(一陣風起。或者,下垂的柳條在無風的夜晚,吐出一瓣新翠),細節描寫(搪瓷杯和白瓷碗,用出汗的方式回應母親細心擦拭的雙手),心理描寫(我們一言不發,相互也不看一眼/形同所有沈默趕路的父子)。至於語言行為描寫等等,我們就不再一一細述。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作品的標題,主標題言簡意豐,意猶未盡;副標題“致失去父親的友人”,標註出寫作背景。作品本是慰藉朋友,卻以“我”的人生際遇為話把,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而且這份真摯還讓友情升溫,關懷備至。這淳樸的鄉風民俗被小布頭以詩的形式固定下來,其意義及影響之深遠自是不言而喻——為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將這個作品作為“人類公共情感的紀念薄”,陳列入館,並流傳下去。
2、《餐桌上的馬》
小布頭
先隱身壁廚
然後走上餐桌,一匹馬
通體發亮,體內的黝黑讓鬃毛碧波蕩漾
哦,就餐的老人、中年人和孩子
哦,尊貴的客人,走馬燈式的
每只餐盤的谷香裏都躲著個卑微的神靈
“是時候了!”我的曾祖父推開餐盤
九十八歲的他神情安詳,洗個溫水澡
尿完尿,讓我祖父攙扶他躺進棺木
我祖父比曾祖父少活十四歲
他看見餐桌上的馬時正好過八十四壽辰
“每個人的口糧,都是有數的。”
他合眼之前叮囑我父親
馬匹旋轉,帶走我族譜裏的至親
吃過罌粟的人,與死者締結盟約
但我還是忍不住悲傷,沈默於一句聖靈的哀歌
餐盤被送上餐桌,更多的新成員在加入聚會
一匹馬,走在去餐桌的路上
一匹馬,距離一張餐桌,還有一段緩慢的路程
春天的田野,它按下馬頭
不急不緩的馬蹄聲,如靜默之鐘
喪鐘為誰在鳴!當我們談論它時
我們匱乏的餐桌尚可豢養一只小馬駒
2013年4月29日
【溫柔刀評】人世有代謝 馬蹄無絕音
這個作品與《逝去的親人略小於神靈》有異曲同工之妙,兼具紀實與“史記”的雙重效應。為人類社會生活及精神生活都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作品以一套繪有頗具象征意義的馬的形象的餐具為軸心展開畫面,記錄了四世同堂安之若素的生活圖景。
曾祖父臨走前說“是時候了”,“九十八歲的他神情安詳,洗個溫水澡/尿完尿,讓我祖父攙扶他躺進棺木”。比曾祖父少活十四歲的祖父,合眼之前叮囑我父親“每個人的口糧,都是有數的。”——與前輩先人們這種知天樂命的歸宿感及從容淡定自在優雅的自性相比,今天忙忙碌碌、碌碌無為的人們所正在經歷的生活,是不是需要及時檢點與反躬自省?
小布頭近兩年的作品往往能在普通的物什和事件中發現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也讓她的作品滲透了人文情懷和普世價值,而充盈其詩行中的警句妙語又及時挑破詩核,將詩意的燈芯撥得通體明亮。“當我們談論它時,我們匱乏的餐桌尚可豢養一只小馬駒”——結句更是耐人尋味,余音繞梁,象征著人類自身的傳承繁衍及文明嬗遞永不會結束與枯竭。
中國人素喜龍馬形象,且愛以龍馬為圖騰,作為一家人茶前飯後圍桌而談的談資,機會也難得,其樂也融融,家業也興旺。因此,作品的精神向度就有了更多引人入勝之處,在敘述故事的側重點擇選及主旨引領方向上都有漫不經心地攜帶及悄無聲息地流露,作品不事雕琢,散淡的生命意識濃縮於其中,呈現出樸拙無華的品質,又浸淫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昂揚格調。
3、《老年癡呆癥》
小布頭
她誰也不認得了
我喊她媽,她喊我母親
她怎麽能忘記呢
曾經的歡愛,心跳,日漸孤僻的丈夫
黯然神傷的兒女,日復一日的
米缸、雞籠和滿地瑣碎
她的身體裏,安裝了
一個特殊閥門,清除暗物質
只保留一顆露珠的距離
隔著她和我,以及這個清涼塵世
她變小。躲在黑夜和白天的交界
小到正好夠得到
神龕前領取聖餐的年紀
在接近天堂的地方,母親
正以穿越的方式,返回俗世,或者
借一種叫“老年癡呆”的疾病
回到我們中間,讓我們領受恩典
把母親當成女兒,重新愛一回
2013年3月27日早晨
【溫柔刀評】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老年癡呆癥
老年癡呆癥,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醫學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去年中央電視臺將這個醫學名進行了普及和宣傳,正是出於對人與科學的尊重。
小布頭在這個作品中表現出的異乎人情之常是罕見的,而她對於母親患上這個病的“理解”也超乎了尋常人。她說:“在接近天堂的地方,母親正以穿越的方式,返回俗世,或者借一種叫“老年癡呆”的疾病回到我們中間,讓我們領受恩典,把母親當成女兒,重新愛一回”——這種閃著人性之光的真知灼見成全了一個詩人的胸襟及眼界,即便小布頭從此擱筆,或從來都不曾寫過詩,有了這種劍膽與琴心,永遠也無愧於“詩人”的榮譽桂冠與稱謂。
詩中彌漫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也是值得稱道的,“她的身體裏,安裝了一個特殊閥門,清除暗物質,只保留一顆露珠的距離,隔著她和我,以及這個清涼塵世”——這讓愛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也給進一步的愛創造了新的條件和路徑。作品中對於母親形象的描繪更是高出尋常人一籌,即使母親病了,也是虔誠的,仁慈的,向善的。因為在小布頭眼裏“她變小。躲在黑夜和白天的交界,小到正好夠得到/神龕前領取聖餐的年紀。”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個作品卻將這個結論推翻,重建並揭開了母女關系的紐帶,只不過角色與身份做了互換:我反串為母親,母親卻成了我的女兒,回報與反哺將母女之情的內涵與外延做了有效的擴展與延伸。我們推薦這個作品,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作品本身的內涵及釋義。從這個角度上講,老年癡呆癥就是給愛一個理由,給我們一次重新去愛的機會,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4、《神農架》
小布頭
接近那裏,就無限接近秘境。地角。天涯
一只金雕投下暗影,標註邊境
“歷秦漢唐以罪廢者,皆遷徙於此”
被彈劾的王,被罷黜的臣,被放逐的民
與金錢豹締結血的至親
赤裸著祭天。拜地。祈神
舉蠻荒之野,亮起生煙,圈起街鎮
那顆豹子心,遠了。反了。倦了。熄滅了
反到最後是返,歸到林深是隱
香獐奔跑的速度很慢,落日下墜的速度很慢
草木輪回的速度很慢,坐忘光陰的
打豹村姑,她不懂拳腳,她老去的速度很慢
“蛇行五步,必有解毒之藥”
嘗過3000種草本後,我就百毒不侵
朝禦西風,暮挽百溪,好讓口銜松露的喪親人
叩響那永恒的還鄉之門
等金雕的巨翅,收走萬道夕霞
趕在夜晚之前,見證一截朽木的仰天倒下
青苔、攀爬植被和永夜,立刻,無聲地覆蓋它
2014年7月31日
【溫柔刀評】以詩性之筆廓清歷史的真面目
神農架,是迄今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原始森林之一。我至今還沒機會一睹它風光旖旎的神秘風采。小布頭從歷史的角度切入,讓它的社會文明及自然生態一起暴露在我們面前。她說“歷秦漢唐以罪廢者,皆遷徙於此”,關於這些個事,我不曾考證過,原以為只有海南才是過去唯一的流放地,不曾想位於祖國中部的湖北省,也有這樣一塊人煙稀少、一片荒涼之地作為“被彈劾的王,被罷黜的臣,被放逐的民”最後的落腳處。
詩人以一枝神性之筆,掀開了歷史的面紗。難能可貴的是,她全部給予了應有的虔誠與尊重,將因政治緣由而下課的臣王子民重新投入到社會與自然的懷抱,恢復其原始旺盛的創造力,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赤裸著祭天。拜地。祈神),也改造著人類自身(“那顆豹子心,遠了。反了。倦了。熄滅了”),正是這些人一並參與了人類和社會兩個文明的創造,並做了見證。
一般而言,我們所看到的和能看到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畫卷,大多是官方的朱筆寫就,代表著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立場。因此,一些真相往往就掩埋在以訛傳訛中。而小布頭卻能夠釋放出深切的同情(好讓口銜松露的喪親人,叩響那永恒的還鄉之門)和應有的肯定(舉蠻荒之野,亮起生煙,圈起街鎮)。
她關於“嘗過3000種草本後,我就百毒不侵”的論斷,正是堅持了一種客觀的、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觀。作品紀實與寫史相結合,始終以一根體恤的紅線貫串,文筆優美,詩風搖曳,有民間的煙火人間,也有官府的文治武功,有個人的兒女情長,也有集體的冤魂野鬼。帝制,吏治,人治,法制,,關於人類社會究竟何去何從,一直是莫衷一是的公共話題,但不管怎麽說,作為詩人,保持一顆詩心,永遠是必要和必須的。
詩人小布頭無論是在詩歌正文中的語氣、語調,還是在詩歌的結尾部分,都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顆詩心,並由此瞥見了那一縷照徹天空的曙光,我們不妨原文抄錄並一遍——等金雕的巨翅,收走萬道夕霞/趕在夜晚之前,見證一截朽木的仰天倒下/青苔、攀爬植被和永夜,立刻,無聲地覆蓋它。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