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72)

植物園里的大草坪嫩綠青翠,樹木的枝條都已經泛出了綠色,綻出了嫩芽骨朵。大學生們走進去了以後,集合在一個講臺前,一個英俊灑脫的年輕人踏上講臺,對他們講起話來。

講臺就設置在大溫室前面的臺階上,渡鴉把男孩子放在溫室的棚頂上,他就安安詳詳地坐在那里,聽著一個人接著一個人發表演講。最後一位上了年紀的長者走上講臺。他說,人生之中最美好的歲月就是在烏普薩拉度過的青春韶光。他講到了寧靜優美的讀書生活和只有在同學的交往之中才能享受得到的瑰麗多姿而又輕鬆活潑的青春歡樂。他一次又一次講到生活在無憂無愁、品格高尚的同學們中間乃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和幸福。正是因為如此,艱辛的學習才變得如此令人快慰,使得悲哀如此容易被人忘記,使得希望憧憬著光明。

男孩子坐在棚頂上朝下看著在講臺周圍排成半圓形的大學生。他漸漸明白過來,能夠濟身到這個圈子里是最最體面不過的事情,那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和幸福。每個站在這個圈子里的人都顯得比他們單獨一人的時候要高大得多,因為他們都是共同於這一群體之中的。

每一次演講完畢之後歌聲立即響徹雲霄。每當歌聲一落就又開始演講。男孩子從來沒有想到過,也不曾領略過,把那些言語詞句串連到一起竟會產生那麼大的力量,可以使人深深感動,也可以使人大為鼓舞,還可以使人歡欣雀躍。

尼爾斯·豪格爾森的目光多半是朝著那些大學生的,不過他也注意到植物園里並不是光只有大學生。那里還有不少穿著艷麗。頭戴漂亮春帽的年輕姑娘,以及許多別的人。不過他們好像也同他一樣,到那里是為了看看大學生的。

有時候演講和歌唱之間出現了間歇,那時大學生的行列就會解散開來,人們三五成群地分佈在整個花園里。待到新的演講者一登上講臺,聽眾們又圍聚到他的周圍。那樣一直持續到天色昏暗下來。

迎春集會結束了,男孩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揉了揉眼睛,仿佛剛剛從夢中驚醒過來。他已經到過了一個他從來沒有踏進去過的陌生國度。從那些青春年少、及時行樂而又對未來信心十足的大學生們身上散發出來一股歡樂和幸福感,這股感情也傳染給了男孩子,他也像大學生們那樣沈浸在歡悅之中。可是在最後的歌聲完全消失之後,男孩子卻有了一種茫然若失的惆悵,他哀怨自己的生活是那麼一團糟,越想心里越懊惱,甚至都不願意回到自己的旅伴身邊去了。

一直站在他身邊的渡鴉這時候開始在他耳朵邊聒噪起來。“大拇指兒,現在可以告訴你,你怎樣才能重新變成人了。你要一直等到碰到一個人,他對你說他願意穿上你的衣服,跟隨大雁們去遊蕩。你就抓緊機會對他說……”巴塔基這時傳授給男孩子一句咒語,那咒語非常厲害和可怕,非到萬不得以不能高聲講出來,所以他只好對男孩子咬耳朵。“行啦,你要重新變成人,就憑這句咒語就足夠了,”巴塔基最後說道。

“行呀,就算是足夠了,”男孩子怏怏不樂地說道,“可是看樣子我永遠也不會碰到那個願意穿上我的衣服的人。”

“也不是說絕對碰不上,”渡鴉說道。渡鴉隨後把男孩子帶到城里,放在一個閣樓外面的屋頂上。房間里亮著燈,窗戶半開半掩,男孩在那里站了很久,心想那個躺在屋里睡覺的大學生是多麼幸福。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