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宜·形構共有、共創、共享雲端: 雲端策展內容優化之實踐模式初探(1)

《摘要》

在網路資訊過剩的雲端世代,如何面對湍流不止的內容?國際間新媒體應用
趨勢分析及學術研究指出,「策展新階級」正要成形。本研究藉由國內符合「雲端策展」特徵形式與目的之競賽所產出優秀獲獎頻道,分析其頻道規劃歷程及內容,具體觀察雲端策展落實媒體近用,發現網路既有內容因策展工具及策展人創意實踐,形成更具意義的共有連結,促成內容價值共創共享,有助優化內容;且策展優化亦提供個人品牌媒體行銷的實踐形式。

壹、網路媒體朝「社群策展」轉變歷程


自2003 年衍生web 2.0 網路應用,以雙向「上傳」、「分享」為代表,將網
站視為「提供各式服務的平台」;使用者居核心位置,透過參與互動貢獻價值,豐富平台資源。至今,部落格、社群軟體等應用技術,即在強化對「人」的重視,強調科技應用來自人際溝通與體驗,倚賴眾人集體智慧的參與(曾瑾瑗,2007:8-11)。web 2.0 使得任何人都能成為內容創製者,面對氾濫的資訊之海,您開始為自己的偶像成立粉絲部落格,以整理紛雜的報導資訊,或透過Facebook 粉絲團、Twitter,將熱愛與關注的文章、資訊內容轉貼/轉推分享出去,專業地說,這其實是在進行「內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部落格及社群平台便是策展工具。現下,網民間許多「頭條要聞」來自社群網站上最多人轉貼/轉推的內容,且按了N 個讚,這種「在觀點上打卡(check-in)」將人與人串聯的原理,也是策展的結果。

Curation(策展)來自拉丁文的cura,有照顧、保護(care)之意。美國網
際網路最大即時影片匯聚與策展引擎Magnify.net 執行長Steven Rosenbaum 訪問70 多位國際知名企業領導人、媒體負責人、行銷大師、新媒體趨勢研究學者專家、各式內容創作者以及策展人,於2011 年出版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一書指出,在資訊爆炸時代,我們不應該依賴機器篩選資訊,而是應該依靠人來篩選資訊,在你和這個被每天繞著我們打轉大量內容壓垮的世界之間,設立一道「人類過濾機制」(Corbett, S., 2011: 184-187;Rosenbaum, 2011: 4),策展就是將資訊優化,內容不再為王,策展才是王道(Curation is king)(Rosenbaum, 2011: 20)。無獨有偶,日本內閣總務省資訊通信專責委員佐佐木俊尚(Toshinao SASAKI)2011 年出版《キュレーションの時代―「つながり」の情報革命が始まる》,中文譯本書名即為《CURATION 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他以說故事的方式,描述資訊未來願景:「這是一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也是一個最需要策展人(curator)的時代」!並提出在觀點上打卡的新典範,以橫渡雜亂的資訊汪洋(Toshinao SASAKI, 2011/郭菀琪譯,2012:203-204)。

事實上,網路內容氾濫的問題如何尋求解方,近年,國際間來自業界與學術
界呼應之聲已愈發明朗。紐約大學新媒體專家Clay Shirky 教授說,我們面對最大的問題不是資訊爆炸,而是篩選機制不足或不完善;IBM Digital Strategy 副總裁Ben Edwards 認為,資訊策展就是我們對這個過量資訊時代的一種反應機制(Holtz, 2012: 14-19);而奧美廣告資深副總裁Rohit Bhargava 更具體描繪出「內容策展人」(Content Curator)的輪廓--「持續的尋找、組織、並分享相關且有用的特定訊息於網路上」(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2011.11.09)。

當「內容策展」漸為學術社群關注時,也開始有研究初步探討有關優化的議
題。Villi(2012: 614-632)研究認為,與探討UGC(user-generated content)使用者產製內容相較,社群互動下使用者傳佈內容的UDC(user-distributed content)更形重要,而其最主要的範例便是「社群策展」(Social Curation)。所謂社群策展,是一種可延展線上各類媒介內容傳播及行銷的實踐作為,重點在於「互連性」(connectivity),因為,社群策展人在網絡中猶如「媒體仲介者」(media brokers),依其選擇、判斷、評估,引導人們消費他們認為有趣、相關的內容(ibid.:614-632),Facebook 及Twitter 則有助社群策展更為普及,然也導致搜尋引擎部分功能被社群媒體所取代(Newman & Dutton, 2011)。在網路媒體生態中,過去關注搜尋引擎優化,如今,社群媒體的人們猶如媒體之海的潛水艇(submarine in
the media sea)(Andrejevic, 2008;Cohen 2008: 7;van Dijck & Nieborg, 2009: 865;Guo & Chan-Olmstead, 2011),因此,亦需思考在內容海嘯中如何以正確、權威、特色主題內容,更新累積及傳佈實踐「策展優化」(Curation optimization)。

提供歐美專業網路行銷服務Top Rank Online Marketing 執行長Lee Odden 於
2012 年出版 Optimize: How to attract and engage more customers by integrating SEO, social media, and content marketing 一書,以搜尋和社群平台為整合內容市場提供框架,重點之一便在於藉此書討論「優化」(Optimize)意義的變化,探討創建和策展內容/策展最佳實踐,包括可以策展的新聞來源、內容類型、在哪裡發佈策展內容等(史鵬舉譯,2012:119-121),並提出「內容優化」、「社群媒體優化」等名詞(ibid.:128-144),主張「能被搜尋的東西就能被優化」(ibid.:123),他也分析YouTube、Twitter、LinkedIn、Google+等社群網路(ibid.:163-168),論述「內容不是國王,而是王國」,需創建與管理(ibid.:112)。

目前, Storify.com、Google Reader、Posterous、Tumblr 不約而同被研究者
視為不錯的策展工具;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 也都被Rosenbaum 指出可排入策展工具之列。以Twitter 為例,將內容轉發給他人的方式變得更簡單,「回推」(retweet)就是策展,堪稱是針對策展人所創造的媒體(Rosenbaum, 2011: 210-211)。Twitter 企業戰略總監Elad Gil(2012.01.04)展望2012 年社群網絡領域最新發展方向便指出,「社群內容策展」(Social Content Curation)將成為網路「下一個重大事件」(the next big thing)。2011 年崛起的Pinterest 也是社群策展(Social Curation)網站,Hall&Zarro(2013)研究Pinterest.com 發現,網站上策展資料來源45% 來自部落格,分析其跟隨者評論內容,主要在於「分享觀點/判斷」、「對話」、「藉由影像分享個人故事」、「提供更多敘事細節」,研究對此社群策展建議應提供更多有關在社群網站上之資訊使用、再利用以及創作等「分享」與「策展經驗」之相關資訊。愈來愈多討論認為,Twitter、Tumblr 以及Pinterest 「進化」到以簡單工具或一個按鍵便能產出內容甚至密切互動,彰顯的趨勢正是:網路媒體早已朝社群策展、結構化內容轉向(Gil, 2012.01.04)(表1)。無論是內容優化、社群優化或策展優化,均為近期才開始關注的名詞,尚待累積以明確化範疇及定義。但綜觀前述趨勢分析,藉由內容策展、社群策展以提高網路內容意義、價值與能見度等,確有助為資訊過量尋求解方。Lee Odden 所謂能被搜尋的東西就能被優化,與Rosenbaum 策展就是將資訊優化之說相呼應。


理解Rosenbaum 書中倡議指向,策展優化更勝搜尋,尤其雲端世代運用網際網
路技術,數位內容透過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處理後,可藉策展達到更有效率的匯整與傳播,恰恰與優化的核心意旨密切連結。Clay Shirky 分析,「策展,是因為搜尋無法做到人們想要它做到的每件事,…人類做得比機器好的地方,策展工作是要使社群同步調,以便在同一時間談論同一件事時,彼此有較為豐富的對話內容」(Rosenbaum, 2011: 112)。惟策展是否仍能展現創意?以及,策展對內容優化提供哪些實踐的可能?甚至實踐這些可能性的歷程是如何?至今尚未有針對性研究具體探討,此為本研究能有所貢獻之處。

Views: 17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