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摘要:創新發展是決定“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的第一動力,又是“十三五”期間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如何推動實現創新發展?怎樣如期實現建成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從創新發展規律的視角出發,提出跨越式發展的“5T+1”理論框架,並在此基礎上,歷史地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創新發展從1.0到4.0版的演變過程,以此分析它是如何使中國實現“技術追趕”、“信息追趕”、“知識追趕”、“經濟追趕”的。文章前瞻地分析了“十三五”時期創新發展戰略4.0版的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這將成為實現科技引領、推動全面創新的最大抓手,使中國科技實力、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再上新台階。
[作者簡介]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情研究院院長;張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情研究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美國自19世紀下半葉起,用了10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對英國的趕超,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並保持至今,[1]中國從21世紀初開始,從經濟總量上開始加速對美國的趕超,根據世界銀行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的結果推算,按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2014年中國GDP已超過美國。無論從哪個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來看,21世紀上半葉的時代主題,將是中國從“世界第二”走向“世界第一”。經過近兩個世紀的奮鬥與拼搏,中華民族從未像現在這樣接近國家崛起的夢想。如何才能繼續保持發展的動力、加快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
歷史經驗表明,一國創新實力的強弱已成為決定國家興衰、影響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當今的國際競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提出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具體措施,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提創新發展,“把創新發展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並成為“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重大理念、重大戰略。
那麽,應當怎樣認識中國創新發展的道路?它的理論背景是什麽?歷史發展邏輯是什麽?未來中國將怎樣建成創新型國家?本文以創新發展的理論模式與中國道路為主題,旨在提出以“5T+1”為模式的創新發展規律,並通過梳理中國創新發展1.0版到4.0版,如何伴隨具體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最終形成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從科技創新到全面創新發展的理論框架;第二部分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創新發展的演變,即從1.0版到4.0版,分別對應計劃經濟時代(1949-1977年)的科技追趕階段、改革初期的開放創新階段(1978-1994)、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自主創新階段(1995-2011),以及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全面創新階段(2012-2016);第三部分著重分析“十三五”時期中國創新驅動發展4.0版的總體戰略布局。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總結性評論。
一、創新發展的“5T+1”模式
從生產的角度上說,按照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觀點,“創新”就是建立起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的過程。“創新”具體包括五類:(1)引進新產品;(2)引用新技術,即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新市場;(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5)實現企業的新組織。創新是一個經濟體發展的內生性動力,是“來自於內部自身創造性的關於經濟生活的一種變動”。[2]
從國家層面上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最早提出創新驅動的概念,他認為國家競爭力發展分為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階段,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的較高時期,國家競爭優勢將轉向主要依靠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強調依靠知識資本、人力資本和激勵創新制度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驅動經濟發展。[3]
但是,熊彼特和波特的研究僅看到企業在創新中的地位,並沒有進一步回答,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究竟由哪些方面構成,成為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機制是什麽,科技落後國家是否具有跨越發展的可能,創新驅動怎樣在國家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這就需要分析創新發展的理論機制,更有必要回顧和總結新中國六十多年的創新發展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總體來看,創新發展的理論機制可以概括為“5T+1”的模式:人才是創新的源泉,人才培養是創新發展的根本。只有把人力素質的提升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擺在最優先的位置,才能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活水。創新能力是包括五類能力在內的集合,即:引進科技能力(T1)、科技再創新能力(包括引進創新、模仿創新、集成創新)(T2)、自主創新能力(T3),以及國內市場創新(T4)和世界市場創新(T5)能力。[4]這就是構成一國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而“5T”創新水平的提高與創新合力的形成,既是建成創新型國家的主要方式,又是現代化後進國家能夠利用後發優勢、創造先發優勢,加快縮短與先進國之間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5T+1”模型刻畫了科技後進國家由落後到追趕,再到並駕齊驅,最終實現創新超越的內在機制和發展規律(見圖1):當技術後進國處於追趕初期時(t0-t1),引進科技機制(T1)是培養自身研發和利用科技總體能力(包括人才在內)的主要途徑;一旦技術後進國(Ta)引進科技能力(T1)的擴散速度明顯高於領先國的技術創新速度(Tb),同時又具備較強的吸收、模仿創新能力(T2),就可以加快技術追趕的步伐(t1-t2);當後進國經過引進和再創新能力的大幅提高,進入強化自主技術創新能力(T3)階段,就可以加快技術追趕的步伐(t2-t3),加速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從世界科技的“跟跑者”成為“並行者”,實現創新跨越。
圖1創新發展:從後發優勢到先發優勢(略)
這是因為,從創新規律來說,科技後進國家大多屬於追趕型創新(catch-up innovation),科技發展主要來自外部,科技實力的增長較快。而科技先進國家已進入內生型創新(endogenous innovation)階段,技術創新源於內部運作,科技實力的增長相對較慢。因此,如果後進國家能夠充分發揮T1、T2、T3帶來的“後發優勢”,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市場規模優勢(T4、T5)創造的“先發優勢”,一國的科技實力就有可能產生乘數甚至指數式的提升效應,即使發展的起點很低,也有機會成為世界科技的“領跑者”(>t3),早日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上述模型即成為中國科技水平在短時間內從“跟跑者”成為“並行者”、“領跑者”,對主要發達國家實現“技術追趕”、“信息追趕”、“知識追趕”、“經濟追趕”,並將最終實現創新跨越發展的理論框架。需要註意的是,科技落後國家利用後發優勢實現並行、超越,繼而形成先發引領優勢,是有條件的:一是取決於後發國家的開放程度,二是取決於內部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
由此可見,從技術追趕者到並行者,最後成為引領者,不僅需要科學技術在前沿領域實現創新突破,而且需要科技創新滲透和擴展到整個經濟體系,並且要善於不斷接納和吸收一切有利的外部創新力量和創新資源。這就一定是一個從個別的、局部的創新,到整體的、全面的創新發展過程,“5T”創新能力和創新機制在空間上並存、在時間上繼起,通過從科技突破到科技創新,再到創新引領,或者說是全面創新的跨越,才是落後國成功實現“技術追趕”、“人才追趕”、“經濟追趕”的基本途徑和一般發展規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