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4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7, 2024 at 11:11pm

爱垦APP:“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伊纽欣(Viktor Inyushin)是位哈萨克生物学家,在1970年代提出了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生物等离子体”概念。其研究与“心智科学”没直接关系,但可被视为对这一领域的间接贡献,特别是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前沿课题时。

“意念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关注意识、精神力量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框架内,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关于“生物等离子体”的研究,强调了看不见的能量场(如人体电磁场)与健康、意识的关系。这与“意念科学”中的某些理念(如意识的能量)有某种呼应。虽然伊纽欣的研究主要以生物学和物理学为基础,但他提出的理论拓展了关于人体和意识的非传统理解,这与“心智科学”的探索方向有相似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伊纽欣的研究为探索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科学领域(包括“意念科学”)提供了另类的生物物理学视角,尽管他没有直接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范畴来看,個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若结合上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 / local knowledge),其量子原理价值值得关注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是与意识、认知的前沿研究息息相关的领域,而这些概念在量子理论中也找到了可能的基础。如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量子现象可以被视作解释人类意识或直观能力的潜在机制。若结合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可以为探讨这些超常感知或直觉能力提供文化和经验的补充视角。

在地传统智慧通常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与和谐。对某些文化传统,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被视为与宇宙能量交流的方式。量子物理中诸如非定域性(non locality)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等概念,可能与这些古老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形成对超感知能力的物理学解释。这种结合可能为理解人类潜意识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爱垦網可将这些现象可命名为“宇宙诗性”“全息诗性”,并且有其象征性和学术价值。“宇宙诗性”可以传达出一种诗意的、与宇宙和谐共鸣的意识体验,表达了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的深层联系。它可用于描述个人直观能力或第六感如何与更广泛的宇宙能量和信息场连接。

“全息诗性”则暗示着每个意识或个体都如全息图一样,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这与量子力学中的全息理论相关,即宇宙中的每个部分都反映着整体。这种概念适合描述个体意识如何反映更大的宇宙秩序和信息。

因此,“宇宙诗性”或“全息诗性”不仅具有哲学和象征意义,还能够在量子理论与认知科学的语境中被学术界接受,用于解释直觉能力与量子世界的潜在联系。

提一提具体的实际例子做参考——

1.量子纠缠与古老的宇宙联系观念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指两个或多个粒子可以在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同步变化,彼此影响,仿佛没有物理距离的存在。这种现象与一些古老智慧中的“万物相连”或“宇宙一体”的概念类似。例如,许多传统文化认为个体的意识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通过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相连。量子纠缠的发现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支持,表明即使相隔遥远,事物之间仍可以通过超越常规时间与空间的方式相互影响。

一个著名的实验是1970年代由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进行的量子纠缠实验,证明了量子粒子可以瞬时影响彼此,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局域性(locality)的概念。这与古代哲学中“心灵感应”或“神秘感知”的思想在某种层面上类似,即个体可以通过某种超自然的方式感知到远处或他人的状态。

2.超距作用与中国气功中的能量传递

超距作用是指物理系统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或相互作用媒介的情况下发生的影响。这与中国气功中的“气”的概念类似,气功修炼者相信可以通过“气”的传递影响远处的个体或环境。在气功的实践中,“气”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可以通过意识或意念传递并对物体或人体产生影响。这与超距作用的概念相契合,因为两者都强调通过某种看不见的机制产生的非局域性作用。

3.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与量子场

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Akasha)被视为宇宙的基本能量场,万物源于此并在其中相互联系。这类似于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中的量子真空或零点能量场的概念,后者是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所有粒子都从中涌现并相互作用。在量子场论中,真空不是空无,而是充满了潜在的能量波动,这与“阿卡莎”作为宇宙根本能量的观点有着相似的思想框架。

这些实例展示了古代智慧中超感知或宇宙连结观念,与现代量子物理学理论在哲学上的契合点。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直接预见了现代物理学的发现,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展示了,从不同文化和科学角度探索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6, 2024 at 9:44pm

爱垦APP:“意念科学”与“自我解放”

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或“心智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对“自我解放”的看法通常不是作为特异功能来理解的,而是涉及意识扩展个体觉醒心灵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尽管一些研究涉及到诸如心灵感应、直觉等超常现象,但核心思想更多围绕意识的力量、自我觉察、整体健康和心灵发展。

在意念科学中,“自我解放”通常指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即个体通过某种内在的觉醒,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局限性和条件化思维,进入一个更加自觉、自由和开放的心灵状态。这种解放通常与下列爱垦網讨论过的许多现象有关:

自我意识的提升:个体通过冥想、内省或其他形式的修炼,能够打破惯性的思维模式,获得对自身及环境的更深理解。

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强调通过意识的提升来改善身心健康,以及增强个体的心智能力。

与宇宙的连通: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意识的扩展,与宇宙或更高的存在力量连接,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个人局限的智慧或理解。

这种“自我解放”并不被视为特异功能,而是一种意识觉醒和心灵成长的过程,与传统的个人发展、心理学和精神修炼有重叠。科学家们会通过研究神经科学、心理学、量子物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现象来探讨这种解放的机制,但它更多是个体意识的升华,而非神秘的超能力。 

对“意识”的正式定义:

在意念科学中,“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可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觉察性(Awareness):意识被视为一种对自我、外部世界、以及思想、感觉等内部状态的觉察。它包括了从最基础的感官觉知到更复杂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觉察。

2.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体验的载体,包括思想、感情、意图、决策和感知。:“意念科学”特别关注这些主观体验的影响和价值。

3.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一些研究者将意识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个体可以分析、解释、并对环境做出反应。

4.宇宙层面的整体性(Cosmic Unity):一些科学家,如Ervin Laszlo等,提出了“Akashic Field”或“量子场”的概念,认为意识是一种与宇宙整体相连的能量场,并可能在宇宙万物之间传递和互动。这样的理论将个人意识看作是宇宙更大意识的一部分,强调了万物的相互关联性。

特异功能的争议:

尽管在意念科学的某些领域确实讨论了超常现象(如心灵感应、远程观测等),这些现象常被视为意识力量的扩展,而不是“特异功能”或“超能力”。这种现象的探讨大多基于以下假设: 

人类的意识或心灵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并与宇宙、他人或未来产生互动。

直觉、预感或某些超常经验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觉察形式,而非违反自然法则的神秘能力。 

尽管一些实验试图验证这些现象,科学界对其结果保持谨慎,有些成果尚未得到广泛承认,特别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很难复制这些结果。 

科学界的主流态度:

大部分主流科学界对“意念科学”持审慎态度,认为对意识的理解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自我解放作为一种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实践受到重视,但涉及超常意识现象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16, 2024 at 1:41pm

英伽登(Roman Ingarden)

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2.5—1970.6.14)當代波蘭哲學家,現象學美學的主要代表。

英伽登早年受教育於裡沃夫、哥廷根和弗賴堡等大學,曾師從現象學運動創始人胡塞爾。1918年取得博士學位回國,然後在大學教授哲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任中學老師。二站結束後返回克拉克夫城,主持克拉克夫大學哲學講座,1940年到1956年期間輟教專事研究,1956年復職,1970年卒於故鄉波蘭克拉克夫城。

他的著作有:《文學的藝術作品》(1931)、《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1937)、《藝術本體論的研究,音樂、繪畫、建築、電影》(1962)、《體驗、藝術作品與價值》(1969)以及陸續發表的三卷本哲學著作《關於世界存在的爭論》。其中《文學的藝術作品》最著名,是現象學美學的代表作。

英伽登對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作了精深研究,並接受這一理論。認為現象學強調意識主體與被意識客體之間的關系結構的意向方式問題,有重要意義,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由物質、形式、存在三方面組成的本體論,確立自己的理論研究方向:緊緊圍繞意向性對象,進行本體論研究。英伽登在認識論上基本遵循胡塞爾的思路,即把「意向性」作為自己哲學、美學研究的重要概念,但在本體論上卻與之相反,而趨向實在論。正唯此,英伽登對本體論十分重視,認為本體論研究應先於現象學研究。

英伽登在藝術本體論研究中,接受胡塞爾學說中的可取部分。首先,他直接從作品本身出發,強調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地位,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現象學美學和文藝理論;其次,他將現象學「還原」方法運用到美學研究上,對藝術作品的本質結構和審美經驗的完整過程加以描述;再次,他強調意識的意向性活動,將藝術看作是純意向性客體,將藝術活動看作純粹意向性行為,但同時,他又不同意胡塞爾否定有獨立於主體意識的客觀對象的說法,而堅持作品盡管是一個意向性對象,但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客體。因為,藝術作品本體同觀者意識的「具體化」既相聯系,又有本質不同。

在本體論上把文學作品的存在方式界定為「意向性客體」之後,英伽登對文學作品的藝術結構進行詳細分析。他認為,文學作品是由四個異質的層次構成的一個整體結構。這四個層次是:一,語音和更高級的語音組合層次;二,不同等級的意義單元層次;三,再現的客體層次;四,圖式化觀相層次。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說明「什麼是文學作品的基本結構和方式」,這種研究方式與現象學理論是相合拍的。

英伽登在晚年還集中研究了文學作品中的「美學質素」問題。認為「美學質素」就是美學中的形而上學性質:崇高、悲愴、恐懼、震驚、哀憫、神聖、嫵媚、平和等。此外還有一種「藝術質素」,即:復雜、明澈、清晰等。這兩種質素構成文藝作品「中性骨架」的最主要內容。

有人把英伽登比作現象學中的摩爾,兩人之間確有類似的學術風格。英伽登的學說被西方美學界看成本世紀最重要的美學貢獻之一,其恰當的美學史定位應在於西方美學從古典向現代過渡的重要環節之一。

http://www.semiotics.net.cn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8, 2024 at 6:16am

AI 世代的教與學

《AI時代已到來》

李開復:父母得教會孩子這2件事,
讓孩子不被AI取代,不能被動旁觀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AI趨勢專家李開復強調,AI時代來了,我們不能被動旁觀,而要理解AI、善用AI,尤其是父母們,得培養孩子不被AI取代,適應人類與AI共存的新社會。

AI帶來的改變是鋪天蓋地的,沒有人是局外人。究竟什麼是AI無法取代的能力呢?

李開復在接受《未來Family》採訪時指出,第一個AI無法取代的能力,是創造力,「AI並沒有真正的原創能力,也沒有辦法去構思或做戰略性規劃的能力;雖然AI很擅長執行特定任務、不斷進行優化,但它無法選擇自己的目標,也不會跨領域構思,更無法進行創造性的思考。」

第二,則是同理心。AI沒辦法「感同身受」,也無法跟人類有真正的情感互動,即便AI能「偽裝」,能透過深度學習優化聊天內容,和人類相談甚歡,「但人類很難打從骨子裡的信任機器,」李開復直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是AI無法取代的。

創造力與同理心,是迎接AI時代最重要的軟實力

因此,李開復認為,父母們得費心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多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還要鼓勵孩子做批判性思考。

也得教導孩子提高EQ,讓孩子富有同理心、善於溝通、懂得關懷,進而被人信任、被人尊重,有團隊精神、能與他人合作。他強調,這些「非知識性的軟實力」,得以讓孩子好好適應AI時代。

李開復曾任職於蘋果、微軟、Google等頂尖科技公司,之後創辦了技術型的風險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是全球人工智慧的權威,擔任好幾個國家的AI顧問,他曾在2018年出版《AI新世界》一書,主張在數位時代激增的大量數據將會推進AI的發展,如今回頭看,他在書中的描述大多已成真。

日前,李開復又推出新作《AI 2041》,描述20年後的世界,為了更生動描繪未來人類社會的生活樣態,李開復邀請多次獲得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中國作家陳楸帆加入創作,用小說筆法呈現了十個在2041年發生的故事。陳楸帆曾是李開復在Google的同事,他離開科技業後便投身小說創作。

AI改變製造、金融、零售、運輸、醫療…沒有人是局外人

前七篇故事,描繪了七種大量運用AI的行業,包括精準醫療及疫苗研發、自動駕駛、量子計算等等;後三個故事,則關注於AI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例如傳統行業面臨的失業潮,財富不均導致社會地位不平等加劇,以及保護個人隱私與享受技術便利之間的取捨等等。

書中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裡面提到的AI技術與運用情況,都是基於當今的科技基礎,有邏輯地推演出來的,李開復認為,書中有八成的場景,未來都會成真。

李開復強調,他用這種手法呈現2041年,就是希望更具可讀性,讓更多人能透過閱讀理解AI,並思考AI與人類共存的新生活樣貌;他甚至希望,父母能跟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共讀此書,讓孩子也能理解AI將帶來的改變。(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6, 2024 at 7:17pm

(續上)很多人聽到AI的直覺反應,是害怕、恐懼,擔心AI會搶走我們的工作,甚至會凌駕於人類之上。對此,李開復說,AI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技之一,從好的方面來說,AI能讓醫療更精準,也有助於加速新藥與疫苗的開發,未來人類將愈來愈長壽、愈來愈健康。

又例如,AI能解決教育僵化的困境,為孩子提供客製化的適性教育,未來AI可以偵測到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予適合的教育。

未來會有AI玩伴、AI教師,但「真人間的互動」仍不可取代

李開復預期,20年後的孩子,可能都會有「AI夥伴」,「孩子原本就會在主觀上把身邊的玩具、寵物等擬人化,甚至會跟假想朋友溝通交流,這是AI夥伴誕生的絕佳機會,AI夥伴會是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師。」在新書中,李開復也寫了相關的故事。

比方說,AI夥伴可能會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沒有搞懂某個知識點,就用很有趣的方法,例如說故事、玩遊戲等等,來巧妙的教孩子;由於這是AI夥伴透過深度學習累積出的、針對這位孩子的最佳教學方案,所以能有效提高孩子學會的機率。

AI技術也有可能讓孩子的學習更身臨其境,學歷史時直接跟拿破崙對話、學科學時由愛因斯坦來教,AI可以逼真扮演,用有趣、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更快學會基礎知識。

屆時,大人要扮演的角色,就是陪著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培養非知識性的軟實力,教一些「只有人類能教人類的事情」。李開復認為,在2041年,人類教師與AI夥伴靈活協作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大幅度拓展教育的深度跟廣度。

意識到AI帶來的改變,珍視並發揮人類獨有價值

當然AI也會有負面影響,例如,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許多人類工作會被AI取代。李開復強調,AI取代的是「重複性的工作」,換個角度來看,人類未來不用做重複的工作,只要做自己愛做、對社會有價值的工作;而且AI會創造更大的產值,未來人類世界或許會更豐饒,人們或許不再需要為了生存而工作。

他之所以寫這本書,也是希望更多人意識到AI時代的來臨。年輕人,可以好好做規劃,找到不容易被取代、自己又喜歡的工作;已經進入職場的人,則要意識到有些工作未來可能會有危險,但也有些工作能得利於AI,想辦法放大自己的價值;至於父母,則要調整教育教養觀念,跟孩子一起認識AI,同時也培養孩子的軟實力。

AI其實就是一種工具,我們得認識它、運用它,「就像記者沒有word,就不能工作,會計沒有excel,也不能工作,以後我們是『沒有AI,就不能工作』,得與時俱進。」

李開復鼓勵大家,多擁抱新科技。比方說,近期因為疫情,很多人得在家工作、遠距學習,很多人也都學會了、適應了,這其實就是對人類能力的一種認可;也很多人因為疫情開始聽說mRNA、核酸檢測等,關注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等等,都是好的開始。

「我們要相信,AI能把我們從庸庸碌碌、日常重複中解放出來,得以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也能讓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力,我們得引導孩子追隨本心,做最好的自己。」


2

你為什麼怕AI?清大校長高為元:
想清楚這3件事,擴大「對學習的想像」,迎接AI新常態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很多人對AI有恐懼感,擔心自己被取代,更怕孩子沒工作,清大校長高為元認為,這份焦慮源自於對AI不瞭解,其實,倘若願意去理解和學習,就能讓AI「為我所用」,他很建議大家用更開放、正向的態度來面對AI新常態。

時間倒回二月中,當時,多數大學都還在放寒假時,清華大學便召開校內會議、成立專案小組,討論AI對大學的學術和教學能有哪些輔助,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因應之道為何。

這是ChatGPT橫空出世後,台灣第一個對此事有具體回應的大學,其後,教育部才邀集專家學者,探討AI相關議題。

「AI就是來了,我會比較傾向去鼓勵大家,把它視為『機會』,而不是『挑戰』,用正向的、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在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說,未來的教與學,都會有新樣貌,我們每個人都要擴大對學習的想像。

在討論AI議題時,高為元認為,得先把最本質的事情想清楚,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思考點是「我們為什麼要怕AI?」

思考面向1:我們為什麼要怕AI?

AI之所以引發集體焦慮,因素很多,「最主要是我們面對新的、還不大瞭解的事物時,就容易去『幻想』,愈想愈極端,尤其,這件事在技術上是比較不好懂的,又有許多不同的資訊來源,就更讓人不安。」

而且,這類顛覆性的科技發展,會讓每一個人都得跳出熟悉的舒適圈,當然令人害怕,但高為元認為,與其擔心,不如先把最源頭的「為什麼」想清楚,然後找出自己能做的部分,例如試著去認識、理解AI,試著去想像跳出舒適圈的可能性。

心的安定,至為關鍵,「如果你認為AI可以控制你,那你就被控制了;如果你認為AI可以代替你,那你就已經認輸了。」高為元強調,去學習、去瞭解,才是最佳解。(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4, 2024 at 9:53pm

思考面向2:未來的教與學,會有哪些改變?

想清楚第一件事之後,就比較有機會正面看待AI,也較能進入第二個思考面向:能不能將ChatGPT視為好機會,用來幫助我們探索未來的教學跟學習,會是什麼樣態?

高為元回想,在1970、80年代時,小型計算機剛出來,那時眾人很擔心,怕孩子從此不會加減乘除了,當時還引發一番論戰,到了現在,大家也還是會加減乘除;又例如,剛有維基百科時,也有人擔心那些資訊會誤導大眾,但如今維基的認證檢核機制完整,可信度提升,已被廣泛使用。

新的科技,會變成新的工具,帶來新的學習模式,只是這個歷程需要時間。高為元說,未來會如何,他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老師的教學只是要學生死背知識、在考試時再吐出來,那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AI比人類還會背、回答得比人類還快。」

他分享,自己這陣子也常用ChatGPT,確實有助於資料的蒐集與彙整,他很鼓勵大家帶著開放的心態,找出讓AI「為我所用」的那條路。


思考面向3:當AI成為新常態,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第三個大哉問是,有了AI之後,未來的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呢?

身為大學校長,高為元常被問到「未來世界的樣貌為何?」、「未來教育要怎麼辦?」、「未來人才有哪些特質?」等問題。

他的答案是:未來還沒有成形。

「可能有人認為,未來是某一個樣子,我得要怎麼準備,才能在未來有薪水可領,但不是這樣的,未來還沒有成形,我們每個人、每一天,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選擇,累積下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也就是說,答案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生而為人的主體性、主動性,是很重要的。

更跨領域的課程,擴大對學習的想像

未來的教與學會是什麼樣態,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些大方向能依循,「跨領域」便是其一。

跨領域的多元學習,原本就是清大的特色,高為元去年上任後,就提出「要更跨」的主張,希望將目前約25%畢業生具備跨領域雙專長的比率,逐步提升至80%跨領域多元化學習。

為此,清大在這學期推出「X-Class」計畫,X在數學裡常代表未知數,也有跨越之義,這個計畫能讓學生「衝堂選課」,只要其中一門課提供完善的非同步線上教學,學生即可不受時空限制,修習同時段的兩門課程,如同《哈利波特》中的妙麗在校長鄧不利多的幫助下,取得時光器來達成同時修兩堂課的願望。

高為元分享,這個計畫是為了回應學生的實際需求,有愈來愈多清大學生修讀雙專長、雙主修及跨領域學分學程,想修的兩門課若落在同一時段,就會因衝堂而被擋修,打亂修課的規畫。

而在疫情之後,清大愈來愈多的課程提供錄影、助教等完善的線上資源,學生不一定要出席實體課程,也能完整學習。

養成多元能力,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上

除了選課,學分採計及成績計算的框架也都鬆綁,大原則是要鼓勵學生自主的、彈性的學習。

有意思的是,X-Class的構想是由清大核工所碩一生陳聿邦提出,他分享,自己之前讀原科院學士班時,就曾碰到衝堂的困擾,大三時需要在本系選修課與輔系必修課中擇一堂先修、另一堂留至大四再選,很令人苦惱。

後來,陳聿邦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分享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允許學生修習同時段兩門課的制度,學生只需提出申請、並和老師討論修課計畫即可;他進一步搜尋資料發現,美國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校也有衝堂選課的機制,便和學生議會討論後,與教務處共同提案。

高為元強調,學習不應侷限於坐在教室上課、考試、交作業,根據研究,課內學習大約僅占總體學習的15%,另外85%來自研究、實習、社團、打工、體育活動等。

「比如說,有學生準備了好幾個月,參加超級電腦大賽,得到全球冠軍;或是打造機器人、電動賽車、無人賽車等等,這算不算學習呢?我想,答案是十分清楚的。」

而且,有將近一半的職業可能會在未來20年消失,學一項技能用一輩子的時代,已不復存在,「我們必須擴大對學習的想像,更著重培養學生分析、整合、溝通、領導的能力。」

清大賽車工廠團隊即將赴歐洲參加學生方程式賽車。此團隊是全台首支研發無人車的學生車隊,今年計畫在參賽的電動車上加裝無人車系統,讓賽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也能自行演算最佳路徑並抵達終點。坐在賽車中的是高為元。

「明燈」計畫,幫助學生找到想走的路

面對未知的未來,很多人在選擇方向時,會有點茫然,對此,高為元認為,選擇「有興趣的路」走,這是永遠不會錯的,他上任後,也不斷思考該如何協助學生自我探索。

前陣子,在既有的雙軌導師及業師之外,清大再推出「明燈」計畫,由熱心校友、退休教師等擔任「引路人」,當學生面對職涯發展、自我成長等疑惑時,就可以「尋路人」身份上平台申請,並連結一位引路人,來陪伴與指引方向。

尋路人在申請時,要填寫自己關心的幾項主要議題,如選課、轉系、跨領域雙專長、申請研究所、交換、實習、海外留學、考證照、就業、創業、自我成長等,透過平台系統找到最適合的引路人。

「mentor如果翻譯成導師,好像上對下的長輩,但更貼切地說,其實就是在工作、學習、人生規畫等某件事情上有經驗的人;比方說,生過小孩的人可以給新手爸媽一些幫助及經驗談,這是看書及上網查詢難以取代的。」高為元說,把mentor翻成「明燈」,除意涵相符,讀音也相近。(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3, 2024 at 5:21am

明燈計畫未來也希望擴大,納入「同儕引路」的機制,例如,學長姐可以為學弟妹引路,有出國交換等某一項經驗的同學也能幫助沒有經驗的同學。

高為元強調,他很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路走,擔當責任、也享受樂趣,無論世界怎麼變,這永遠是教育的意義和目標。


讀理組才有前途?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
文組的別怕,為自己裝備這3項能力,
也能成為AI時代所需人才

AI時代來了,讓孩子讀理組、甚至直接選資工系,比較妥當?台灣AI教育權威、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直言,AI也會寫程式,平庸的工程師以後也可能被取代;假若興趣在文組,只要願意認識AI、善用AI,還是有機會成為AI時代所需的人才。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ChatGPT爆紅,如滔天巨浪席捲而來,讓原本就是顯學的AI人工智慧,如今更引發熱議,也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我會被AI取代嗎?」、「AI來了,孩子該怎麼辦?」等問題。

對此,台灣AI界權威、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明確回應:

「AI不會取代你,但懂得善用AI的人可能會取代你。」

「大人不能假裝AI不存在,要引導孩子善用,也得讓孩子知道濫用的後果。」

蔡宗翰擔任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等計畫主持人多年,一直站在培育AI人才的第一線,還因喜愛寫文章、創作古詩而被譽為「AI界李白」;近期,他出版了《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一書,希望讓更多人認識AI,進而學習與運用,養成AI思維。

現在想學AI,不會寫程式也沒關係

橫空出世的ChatGPT,讓大家發現生成式AI的威力,「我一開始用時,也是覺得『代誌大條了!』立刻召集所有研究生,要大家把自己的題目丟進去、看看會跑出來什麼,如果ChatGPT做得還比你做得好,那你就要想想該怎麼辦了。」

研究AI多年的蔡宗翰說,以前想做AI,得一磚一瓦、從最基本的底層函式(基本功能)開始寫,現在連程式都不用寫了,用自然語言(如中文、英文等)就可以指揮AI幫忙寫文、算圖。

換言之,現在「人機溝通」的障礙已經被打破了,想學AI,已經不用從深度學習、建模等面向切入,而是可以直接開始用,這正是個契機,讓每個人都能透過ChatGPT,試著接觸AI、活用AI。

ChatGPT是接觸AI、認識AI的絕佳機會

蔡宗翰很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現在就去用用看ChatGPT,「已經在工作的人,不妨想想看,工作中有哪個環節能請AI幫忙,例如寫文案、做規劃等等,ChatGPT都能生出點東西,可以當成初稿,再以此進一步優化成可用的版本。」

他比喻,就如同網路的普及、各種軟硬體的進步,都讓大家的工作愈來愈有效率,AI也有機會成為我們的「神隊友」,幫助提升生產力。

至於孩子,也應該現在就開始接觸AI,有些大人因為擔心孩子叫ChatGPT寫作業或考試,就直接禁用,蔡宗翰直言,這如同自縛手腳,「你不能當成AI不存在,要引導孩子善用,也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濫用會有什麼問題。」

AI可以讓人類的工作或學習如虎添翼

該怎麼做呢?他舉例,假若孩子今天要寫一份去故宮參觀的心得報告,以往的情況,可能是孩子自己寫、或上網找些資料拼湊、或大人出手幫忙,但如今,可以請孩子試試運用ChatGPT。

孩子可以先跟ChatGPT聊天,分享這次去故宮的見聞,然後提到要寫心得報告,請ChatGPT建議看看有哪些點可以寫,用互動式的方法把報告架構生出來,再去增補修潤;也就是說,用ChatGPT產出「骨架」後、再把「血肉」填進去。

現在很多孩子,連報告要怎麼寫都搞不清楚,蔡宗翰認為,可以用ChatGPT來學習,寫出質量更好的報告,「而當你把格式不對、敘述不當、錯字很多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能比誰有創意、誰有深刻見解,這就得靠真本事。」

AI能當神隊友,但若濫用也有不良後果

善用AI能讓工作或學習如虎添翼,但如果濫用,也會衍生問題。以故宮參觀心得為例,假如孩子什麼資訊都沒告訴ChatGPT,只要求代寫心得報告,那ChatGPT就會依據它既有的、在資料庫中所學習到的資訊來寫,很可能寫出現在根本沒在展的內容。

蔡宗翰強調,ChatGPT其實就是個「文字接龍機器人」,它只把人類寫過的文字都背起來,然後依著使用者的指令,產出文章,「它對它寫的內容是沒辦法負責的,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他再舉例,最近,他跟學生都在玩ChatGPT,試著用來分析各種文字內容,很多學生覺得結果不夠好、產出的成果不如他,關鍵就在於給的指令不夠明確,「當你沒把事情說明白、沒把場景交代完整,它就直接從它現有的知識中產出回應,這樣的結果當然很有限。但如果你說清楚了,它是能幫你寫找出有意義的資訊甚至解釋的。」

未來職場結構,將由「金字塔」變「尖塔」

AI能成為人類的神隊友、提高生產力,當然也會波及某些人的工作。蔡宗翰形容,倘若目前的工作人口樣態如同「金字塔」,低階的工作所需人數較多、愈高階的工作人數愈少,未來這金字塔會「變瘦」,變得像聖誕樹、甚至尖塔,中低階所需的人會變少,因為很多工作都能由AI分擔,組織中每種角色都會更精簡。

如果想成為留在職場的那群人,他認為,首先,要認識AI,他很建議父母跟孩子一起,就從現在開始去看看AI是什麼,在技術層面的幾個重要概念,如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式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等等,都試著理解。(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2, 2024 at 8:56am

(續上) 這些基本原理,並沒有想像中的難。蔡宗翰說明,AI都需要先訓練、測試後,才能執行任務,「比方說,我們想讓AI分辨鳥叫聲,先想像你是『正在進行訓練的AI』,分別聽了三種鳥叫聲,並對應鳥名;聽了幾次之後,再想像你是『上線測試的AI』,然後聽其中一種鳥叫聲,並預測那是什麼鳥的叫聲,這就是『監督式學習』。」

除了技術層面,還可以從應用層面去認識AI,試著養成AI思維。他強調,現在有很多資源,都能幫助一般人學習AI。

AI人才必備:表達能力、跨領域能力、更強的專業

除了認識AI,學習善用、活用之外,AI時代的人才還有三個關鍵特質。

第一,是表達能力要好。以ChatGPT的運用來說,使用者的引導是成敗關鍵,「未來你的同事可能是AI,你能不能好好表達,把需求說清楚,就很重要;現在很多學生文字能力不好,甚至有些理工科系直接不採計國文,是太忽視這塊了。」

第二,是要有跨領域能力。蔡宗翰說,以前一個組織內的人多、能明確分工,未來不但組織的人力精簡,大環境還快速變動,分工不再如此精細,每個人都要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能與他人、與AI合作。

就AI發展的角度來看,也需要愈來愈多跨領域人才,比方說,要做醫療AI、就得與醫護人員合作,要做語音AI、得和語言學家合作,換言之,即便是AI工程師,也必須能跟不同領域的人溝通。

蔡宗翰認為,「T型人才」將會未來的主流,T上面這一橫,代表能觸及的領域,要愈寬廣愈好,而T下面這一腳,亦即自身原本的專業,也要紮得夠深。

父母的任務,是陪孩子找到「有勁」的領域

因此,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原本的專業能力要更強,「你要知道AI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也要能把AI做出來的、75分的東西,變成90分的東西;平庸的、湊合能用的,都不行了,因為AI就能做出來。」

專業能力強了,才有機會整合、創造,找出新的價值,這就是AI做不到的,蔡宗翰坦言,這並不容易,但是人們未來得面對的挑戰。

落到教育層面上,他建議,當孩子在選科系、找方向時,千萬要以自己有沒有興趣為主要考量,「當你做這件事情『有勁』時,才有可能把這相關的專業學好。」

也別以為,即便找不到興趣,反正讀資工系就能安然度日,蔡宗翰強調,AI也會寫程式、也會取代平庸的工程師的;假若興趣就在文組,也別怕,只要培養好運用AI的能力,能跨領域的合作,在AI時代仍有許多發展可能。

5個思考步驟,練習「AI思維」

在《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中,蔡宗翰點出了養成AI思維的具體方法,他強調,AI能應用的範圍很廣,日常小事也可以,具體的思考步驟如下:

Step1:找一件最近讓你困擾的事,工作的、學業的或日常生活,都可以。

Step2:想想看造成困擾的原因為何?能靠自己改善嗎?會耗費很多心力嗎?

Step3:如果希望旁人幫忙解決困擾,能怎麼做?若要用手機、電腦來幫忙解決,又能怎麼做?你希望得到什麼成果?

Step4:是否能用「數位化」且「格式統一」的方式,紀錄每次發生困擾的情形?從紀錄中能看出這些情形的共通點或差異嗎?

Step5:觀察紀錄後,能否找到解決方式,並且得到你希望的成果?

比方說,對於有學齡孩童的家庭來說,「今天小孩要穿什麼衣服出門」常令人困擾,既要對照學校課表,看看是穿運動服、制服或便服,也要觀察當日天氣,依照實際情況微調,例如內搭發熱衣、加背心或加外套等等。

如果想試著讓AI來幫忙,蔡宗翰說,可以先蒐集氣象預報,再紀錄看看全班同學的穿著,大約紀錄個一個月,用「氣象」、「課表」、「小孩相對應的穿著」等資料,便能訓練出一個AI模型,未來要出門前,就能請AI建議本日穿著。

蔡宗翰強調,不必神話AI,但也別逃避,就勇敢務實的用用看,「能運用AI的人,在未來,會因為AI的加乘,更有發揮空間。」

「別再為了分數斤斤計較!」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AI來了,大人請培養孩子
「再學習的能力」,別再填鴨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傳統強調成績競爭的填鴨式教育模式,不足以讓孩子面對AI時代的競爭,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啟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樂在學習、持續學習,才能適應變遷,實踐理想。

AI時代來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傳統的、填鴨的、強調成績競爭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當孩子的學習動機被啟發了,能樂在學習、持續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的變遷,進而實踐理想。

而這不只是學校教育的責任,童子賢強調,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他以己身為例,強調正是因為童年時期父母讓他自由探索、並適時給予指引和啟發,讓他樂於學習,而且延續至今。也因此,他很在乎孩子的童年。孩子還小時,他每晚都會唸故事、陪玩,甚至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關心孩子,但別過度焦慮

但童子賢也提醒,家長要關心孩子,卻別過度焦慮。「我鼓勵大家放輕鬆,不要為了1分、2分斤斤計較。老實講,差一個學校、兩個學校,也沒有嚴重到什麼地步。不要逼小孩,別讓孩子對學習有挫折感。」

童子賢長年支持藝文公益和社會議題,日前獲《遠見雜誌》的「君子企業家獎」。童子賢獲獎時謙稱,不敢以「君子企業家」自居,而是以此做為鞭策與砥礪。他期許自己,為更加公義、包容、尊重的環境而努力,打造更能分享、和諧、進步的社會。以下是《未來Family》專訪童子賢的精華內容: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1, 2024 at 7:19am

Q:AI時代來臨,怎麼樣的人才不會被AI取代?

A:首先我要告訴大家,別太焦慮。比如說,20世紀初,台灣社會有七成是農人,但如今台灣留在農業的人,還不到5%。是農耕機的發明與普及讓大家都失業了嗎?當然不是;有人去拍電視、拍電影,有人寫文章、有人開餐廳,有人做隱形眼鏡、有人寫程式,也有人去做美髮、美甲。以前哪有美甲這一行呢?能把指甲畫得那麼細緻、那麼美。

重新定義、思考人的價值

社會確實在變遷,產業確實在轉型。從農業轉到工業,再轉到資訊工業,乃至於現在的AI、新的資訊工業出來。而同時,社會上也有服務業、教育產業、醫療產業、傳播產業、資訊產業、娛樂產業、職業棒球籃球等等,農業也有了新型態、新價值。

我刻意請大家回想從農業時代進展至今,是想強調,這是逐漸調整跟轉變的,未來確實有些工作很可能被AI取代,但不會是一年內就發生的事,而可能是5年、10年、20年……慢慢演變的。如果只有3年就要你從農夫變成工程師,那就會很痛苦。

AI擅長的是資料多、目的簡單的工作。例如圍棋,資料複雜、有幾千個棋譜,但現在只要1GB,幾千幾萬個棋譜就都記起來了。跟機器比記憶沒有意義,就像跟農耕機比力氣也沒有意義。農耕機替代了體力工作,AI也替代了繁瑣的腦力工作,我稱為「腦力粗活」。其實我反而有種憧憬:這樣的進步能帶來無窮的機會,讓人類社會有無限寬廣的空間。

當然,還是得擔心在演變過程中漸漸淪為弱勢。首先,你個人不要淪為弱勢;其次,台灣社會不要淪為弱勢。所以個人要無止境的學習,也要創造學習型的組織、學習型的社會。總歸來說,人要重新定義、重新思考「人的價值」。你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樂在學習的態度。

Q:傳統教育有哪些問題?未來教育的重點為何?

A:台灣的教育還是很填鴨,想要把所有東西塞給孩子。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的孩子中學時,常常晚上10點、11點作業還寫不完。我說:「可以先睡了吧?」他們總說:「不行,沒寫完明天會被處罰。」都快哭出來了。經常都11點半了,才匆匆忙忙刷牙洗臉睡覺。

台灣的教育也很考試導向,我看到太多名校畢業的人,說他們恨透了中學時期,充滿痛苦。可是當你面對國際競爭的時候,這些考試的能力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其實你只是在2300萬人中廝殺得很激烈而已。很多人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讀書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沒興趣,硬被爸媽逼著去念,學校教的也無聊,所以畢業就停止學習。

學校應該教會孩子基本能力與再學習的能力

教育不該是死板的知識填鴨。我用資訊產品來比喻,當你在課堂上學到某個CPU、某個手機的事情,那恐怕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才會被寫進教科書。想想看:你願意用四、五年前的手機嗎?等到你教會這個學生,他畢業、服兵役、出社會,可能又過了五、六年了。等到他想運用當初課堂上學會的東西做手機,已經有十年落差了。

但也不用太恐慌。學校教會你基礎,進入產業之後,自己持續再學習,有時學習甚至是沒有方向的。比方說,未來會跑出什麼樣的CPU,要看AMD跟Intel如何不斷競爭;未來會跑出什麼樣的手機,根本沒有教科書會教你,而是你去體會消費者需求:更大的螢幕、更高的解析度、更強的運算能力等等,大家不斷腦力激盪。

我認為,學校教育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基本能力與「再學習的能力」,並且啟發孩子對某個專業領域的興趣,進入社會後,遇到需要、遇到有興趣的,就自我學習。台灣現在面對國際競爭很恐慌,但我還是要建議爸爸媽媽們:放輕鬆,讓孩子快樂學習,孩子有快樂的感覺,才有可能持續學習。

Q:現代父母普遍工作忙碌,如何兼顧家庭教育?你的經驗是?

A:現在社會因為專業分工,也許爸爸媽媽整天要上班、加班,比較難像我小時候。我自己的方法是,盡量做。我在兩個孩子幼兒園、小學時,每天晚上下班都會講三、五個故事給他們聽,一直到小學畢業都還常講。除了陪著他們講故事之外,也玩遊戲。
他們還小時,我白天只要得了空,就會跑去看他們上課,隔著窗戶偷看,有時也跟老師聊聊天。小孩如果發現我在偷看,都很高興。我以前也會參加學校的家長會。

家庭教育要盡量做,盡量抽時間

我的小孩都沒讀太特殊的學校,就念社區的國小、國中。現在長大了,都在國外讀研究所,還是很感謝我當初的安排,因為朋友就在住家附近。媒體很多時候報導我有這個房子、有那個房子,是錯誤的。我26、27年來沒有搬過家,一直住在當初的公寓。所以孩子的朋友也一直都在附近,很好揪,回國就一戶一戶去串門子。我也沒要他們特別讀什麼,他們都自己選,學人文領域。

家庭教育要盡量做,盡量抽時間。至於學校教育,我要建議:第一,台灣的家長,要尊重跟重視技職教育,不要排斥;第二,不要太填鴨、太跟隨考試的腳步。大家不要為了1分、2分斤斤計較,不但計較孩子,還計較學校跟老師。我女兒國中的家長會時,我聽到很多家長發言,說功課不夠多、孩子不像隔壁班成績進步。我聽了嚇一跳,小孩已經睡不飽了,還要怎樣?

教育的本質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台灣的教育裡,「傳道」超過90%,下課了還要去補習、反覆考試。孩子的時間被塞滿,沒有空玩音樂、沒有時間運動、沒有時間做maker、沒有時間跟朋友聊天,也沒有時間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因為功課都做不完了,錯過很多家庭教育的機會跟親子共處的時光。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0, 2024 at 7:28pm

學習,才能適應變遷、找出生存之道

台灣的小孩學習期間還滿可憐的。想一想,如果學習過程充滿痛苦、壓迫感,你就會視學習為苦差事。所以,要盡量讓孩子快樂學習、有快樂的感覺,等到出社會,沒有老師逼,而面對不確定的年代,需要吸收知識的時候,孩子會秉持著比較快樂的心態學習。

學習,才能適應變遷,進而在這個變遷裡面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發展的空間,找出實現理想的方向。

快樂童年為什麼這麼重要?

童子賢很幸運有彌足珍貴、值得回憶的童年。從長輩身上看到的生活態度,到知識的啟發、啟迪,對他都很重要。

童子賢說,他小時候,大人在忙時,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滿山遍野去玩,常常天亮跑出去,天黑才回來。童子賢也常躲起來看漫畫、玩尪仔標。或是大家弄一個鐵線圈,滿街滾鐵輪,看誰比較厲害,那時可以推5分鐘、10分鐘不倒下來,所以運動量很充足,為了讓它不倒下來,要一直跑,又運動又做maker。

但大人也不是不管。童子賢的父親很善於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比如說,晚上騎機車載小孩出門,看到星星很美,就停下來,大家坐在馬路邊、草地上看星星,教孩子認北斗七星。有次下雨,父親就在屋簷下跟童子賢說,閃電跟打雷是什麼。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時,他也帶孩子去別人家看電視。因為父親會日文,家裡也訂了日文雜誌。

童子賢家裡開鐘錶行,放學回家後隨時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他很喜歡這樣。放暑假的時候,爸爸有時下午會帶小孩到河邊去玩,不只教游泳,還教遇到危急的時候怎麼水母漂、有人溺水要用竹竿或衣物去拉對方等等。因為爸爸是義勇消防隊的小隊長,有救災專業,童子賢也津津有味的聽爸爸講這樣的專業知識跟技能。

童子賢還曾打工包檳榔、拔花生、採西瓜。西瓜採收前要守在西瓜田,免得別人來偷。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夏天很熱,但睡在沙上很涼快,大家挖沙坑、燒篝火,遠遠看,火光淡淡的,很美。

就算上了國中,童子賢也沒補習,學校也沒太多模擬考,音樂課、體育課照上。聯考前,他還代表農業組織「四健會」來台北開年會。他自己搭火車、轉車,花了12小時到台北,台北親戚看到他說:「哇,要聯考了你還來!」他當時也沒特別感覺,不管是種菜、音樂課、體育課,做什麼都興高采烈。

後來童子賢回頭看,才知道這些童年經歷也是一種生活教育,是一種學校課本以外的學習。他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兒時的自由開放,讓他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即使從學校畢業了,還是樂在看書、樂在學習新的知識。


精采人物:當校長前,曾做過計程車司機、漁夫、電腦工程師
彭銘君:讓每個孩子發揮天賦,做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一定擁有1到2種相對優勢的智能,在學習路上挫敗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大坪實小校長彭銘君國中時只會「背多分」,因此,很能同理孩子聽不懂、學不會的痛苦。
文/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放眼教育界,新竹大坪實驗小學校長彭銘君的職涯「豐富」的程度,應無人能出其右。過去,他曾是電腦工程師、開過計程車、當過漁夫;還考取了12張街頭藝人證照,在街頭表演,當校長後結合音樂辦學,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發揮天賦。

近年,他又多了一個Youtuber身份,創立「憂娘駕駛」頻道,利用假日記錄分享露營車改裝、車泊、旅遊生活,吸引近13萬人訂閱。彭銘君說:「Youtuber是現代孩子的夢幻職業,如果我們不曾體驗或了解Youtuber工作,要如何引導孩子培養相關的能力呢?」

小二被老師呼一巴掌, 從此對數學心生畏懼

彭銘君的辦學理念是「讓每個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學習路上挫敗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彭銘君曾經因為學習不得其法,只會死背硬記,國中階段過得很痛苦,因此,很能同理孩子聽不懂、學不會的痛苦。(下續)

延續閱讀

日日新,又日新。

地方文化營銷1.0 PCG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7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