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筆,馬來西亞現代詩作者,作品曾收入《大馬新銳詩選》等合輯。

Rating:
  • Currently 4/5 stars.

Views: 3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Virunga on June 21, 2024 at 10:03pm

于悠悠·文化创意产品意义附加的维度思忖(下)

2. 文化底蕴的积淀

文化资源是创意产品内在意义深化的源泉。无论是自然文化遗留给创作者所带来的灵感,或是人类历史文化所沉淀下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财富,文化元素的汲取和文化内涵的捕捉都给创作者积累下厚重的文化底蕴,拓展了产品精神创新层面的广度和深度,故而,文化的注入是创意产品附加价提升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提取,传统社会历史的元素凝练,都能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渗入文创产品,实现产品内容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不断增值。例如以光绪国书为原型的圣旨笔记本,以西周毛公鼎为设计元素的饰品……都是通过文化供给和创意营造,用文化像征提升商品的内在价值,透射出产品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民族优秀文化的秉承,其无形而深远的文化意义得到承续和深化。从文化符号的创意转换,实现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文化观念的认同和文化价值的想象延伸。

3. 生活情怀的滋养

生活情怀的注入为创意产品带来观念素材和高附加意义。情怀是含有某种特殊情感的心境,是对某类生活方式的追逐或认可。生活中林林总总的情愫供给都给创意产品固化记忆、物化心境提供主题,例如基于乡土情结的乡村旅游衍生产品开发,或是基于怀旧情怀的童年产品体验营销,主打民族情怀的中国风创意物件制造,以及倡导小资情怀的精致创意居家用品设计……都是以某种潜意识追寻的个人情结或某类普适性的生活观念为热点,在产品中赋予其像征意义,通过创意体验、服务或制造的形式,触动着某一类人群心底尘封的情结。正如以慢生活为卖点的798「熊猫慢递」店,设计创意信笺供消费者在未来几年后慢递而出。诚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情怀也常被滥用,成为产品的噱头,越来越少人为品牌架空的情怀主义买单。

4. 情感共鸣的唤醒

情感是创造者、文化创意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天然连结的桥梁。特殊寓意的寄托、感情信息的注入和背后故事的挖掘,都能引起消费者与创造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建构消费者与产品「对话」的语境,唤醒其感性的消费动机,使其对产品的功能性依附升华到情感性依附。创意产品的文化符号、艺术灵感、生活像征和情感基因,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发生化合作用,并与消费者的情感串联,让情感的释放在文化创意产品上得以落脚与回归。故事驱动往往能使产品故事化、拟人化,由无生命的「物」变成饱含情感的「生命体」,触碰到消费者内心柔软的一隅,使其为之感动、留恋、欣慰,并将情感转移在产品上,为文创产品增添更多的符号价值和更有温度的情感意义。

5. 信仰理念的追寻

信仰是产品深层意义的最后探寻,也是产品理念的驱动和品牌发展的圭臬。文化创意产品对于信仰理念的树立,能与消费者向往的某种特质发生精神层面的关联,满足消费者自我价值的彰显。从传递快乐信仰的可口可乐,到以超越极限的信仰的红牛,抑或是以品质为准则、以完美为信仰的苹果,不同产品对不同理念的追逐,都契合着一类消费者的内在冲动,同时,文化创意产品与人类更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对接,也为其增添了灵动的精神价值。

(二)五维融合的「车轮模型」

艺术、文化、生活、情感、信仰这五个关键词可大致作为创意产品价值叠加的视角,通过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观念价值、情感价值、精神价值的价值递进,实现产品的创意增值和意义附加。在创意产品意义增加的维度划分中,以「艺术审美的浸润」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为基础,文化禀赋的艺术化包装是绝大多数产品创意再造的首要途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重塑也是增进产品意义的基础。「艺术审美的浸润」带来「艺术价值」,使人在感知产品「艺术价值」之间产生「审美共振」;「文化底蕴的积淀」使人对产品生发的「文化价值」产生「文化认同」。「生活情怀的滋养」和「情感共鸣的唤醒」是意义创新的更高级别迭进。这个界域内以观念价值和情感价值为触发点,不拘囿于消费者对外在形式、服务的尝鲜性体验,而更关注产品在情怀关照和情感培养下的潜在意义。「生活情怀的滋养」使文化消费者选择与之「品味契合」的产品,以彰显个人与产品「观念价值」的一致;「情感共鸣的唤醒」以「情感价值」缔连,激发人们的「感性接受」。「信仰理念的追寻」是创意产品意义附加对精神价值的求索。

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添加使其深入地完成个体符号价值、像征意义的迭进。因此,文化创意产品应该更多地关注艺术、关照文化、触摸情感、触碰情怀、触发信仰,使消费者与其产生审美共振、文化认同、品位契合、感性接受、精神对位,从而不断地涵养价值、增赋意义、生发内涵。



本文作者:于悠悠;单位:北京舞蹈学院,见:2017-02-07 搜狐;版权申明:来源:本文刊发于《北京文化创意》杂志,欢迎分享。【文创前沿】微信公众号将会为读者更多地推送文章和资讯,更及时地传递相关政策,追踪业界动态,解析创意案例,分享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精神,旨在助推文化繁荣、文创发展!感谢伙伴们倾情关注!【欢迎投稿】;微信公众号:【文创前沿】;投稿或合作邮箱:bjcc0820@163.com

Comment by Virunga on May 28, 2024 at 2:42pm

文創第三儲存·内容創作生產

出版服務

書籍
期刊
音像
數字出版
電子出版
其他出版

廣播影視内容製作

影像製作
錄音

創作表演服務

文藝創作與表演
羣體文體活動
其他文化藝術

數字内容服務

動漫
遊戲數字内容服務
互聯網遊戲
多媒體、遊戲動漫軟件開發
增值電訊文化服務
其他數字文化内容

内容保存服務

文物館
圖書館
檔案館
博物館
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
紀念館
烈士陵园

工藝美術品製造

雕塑工藝品
金属工藝品
漆器工藝品
天然植物纖維編織
抽纱刺绣工藝品製造
地毯、掛毯製造
珠寳首飾及有關物件
其他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製造

藝術陶瓷製造

陳設藝術陶瓷製造
園藝陶瓷製造

                                                                                  (網照:日本漆器)

Comment by Virunga on May 28, 2024 at 10:29am


張子選·下雨的時候,你可曾見到剛剛打傘過去的菩薩


從第一莖葦葉開始,那雨聲

便被疏密不一的蘆葦叢逐漸放大

於是雨聲喧譁

倒不一定雨下得有多大


兀立於湖岸上的那匹馬

濕透後,還是一匹馬

只是更顯安靜

倒不一定具體為了什麼


據說,滴水可藏大海

一葦得渡天下

只是這雨,下了一天了

還在下


有人自雨中返回,據說繞經湖畔葦叢時

曾遇到相向而行的另外一人

就在比肩錯過之際,那人忽然開口問他

——你可曾見到剛剛打傘過去的菩薩

Comment by Virunga on May 20, 2024 at 4:18pm


張子選的詩·偶爾

一向是草木光陰

偶爾會羊朝北去,而馬首向南

就如雲在青天,水在湖面

也是偶爾,我會驟然記起你來


這世上,其實該來的人都來了就好

你能來應該更好

只是,大家都在佛也在

而你沒來


偶爾,我會坐在事情的側面

看舊山坡上,滾下新的時間

直到草們隨著季節倒伏,斜出正午

我還是沒弄明白,似乎活著

一直是件大事,如果仔細想想

為何又沒那麼了不起

有時候,事物會有一個

可能不合我意的尺寸

其實愛情和命運也是

即便心裡的你,好過整個人類

紙的背面,摸上去

還像十一月的結尾


偶爾,一場雨夾風帶雪地過去

另一個我,無悲無喜地走來

天空下完全像是沒計劃地游牧

很原生態地走掉一個下午

仿佛一雙牛角或者一陣馬嘶

就能把日子扯得又老又長


地球還是圓的,我對此

感到比較滿意和放心

有時,地平線上甚至會

空餘下千人搬不動的一個靜

倘若此際,你從輪回中回過頭來

會看見,我在,其實我一直都在

但你始終沒有回頭


延續閱讀:

陳明發:未来詩學


韻文化:和諧的聲音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地方文化營銷 2.4 慢遊


陳明發·評註

大陸詩壇正嚴肅在探討「未來詩學」,觸及的議題讓中華圈都不能不惶恐。

另一方面,有件事似乎是忽略了:回頭看看劫後一代人以前寫的那些作品,要不是身強力壯,寫得來嗎?

身體寫作,是當時的一個新方向;在「用身體」書寫之餘,就像部分浪漫時期的西洋詩人,在血性之外,是否還有別的仰望或透見?

從一場沸沸騰騰了十年的大夢中驚醒過來,多少人、多少家庭的奶瓶、熱水壺或打點滴的針頭一下子抽空,會有怎樣的反應?

既言詩人是來給世界命名的,那又是怎樣的一個名堂?

四十餘年過去了。當中,有人已經是寫了一輩子詩(實際上只寫了幾年便一生了);而其他不少人若說已經寫了大半輩子的詩也不為過。很多人更是在國內外論了大半輩子的詩;在高等學府教了大半輩子的詩。

名目、范例、論據、標簽與爭議夠豐富的。

豐富歸豐富,對海外讀者來說,還是回去欣賞那些原作,比較好體驗那場大夢後的暈眩。比較好理解他們為事後當時命名的原生態。

身為大夢外的海外事後讀者,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那是現代詩的洪荒啊!

新事物如外來信仰、社會風氣的開放、個人生活的自由抉擇,既新鮮又讓人摸不透。神性、佛性、聖性與人性如沙塵暴,讓人張不開眼看清前方;一張口想說點什麼,唇舌間自然滿是難堪的沙石。但也有好些例外,天搖地晃中依然聽得出清晰的調子,感人的歌聲。

與同時代不少模仿海子、顧城等的作品比較起來,張子選的〈偶爾〉無疑是「異類」。雖然類似角度在海外並不新鮮,但那種結合地方特性而寫的作品,卻使它佔了一個高度。詩性純粹度更突出。(20.5.2024)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12, 2022 at 5:55pm

文創第三儲存·内容創作生產

出版服務

書籍
期刊
音像
數字出版
電子出版
其他出版

廣播影視内容製作

影像製作
錄音

創作表演服務

文藝創作與表演
羣體文體活動
其他文化藝術

數字内容服務

動漫
遊戲數字内容服務
互聯網遊戲
多媒體、遊戲動漫軟件開發
增值電訊文化服務
其他數字文化内容

内容保存服務

文物館
圖書館
檔案館
博物館
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
紀念館
烈士陵园

工藝美術品製造

雕塑工藝品
金属工藝品
漆器工藝品
天然植物纖維編織
抽纱刺绣工藝品製造
地毯、掛毯製造
珠寳首飾及有關物件
其他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製造

藝術陶瓷製造

陳設藝術陶瓷製造
園藝陶瓷製造

                                                                                  (網照:日本漆器)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