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詩:亡靈起身,歌唱太陽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5, 2021 at 11:04am


伍爾芙·根與流動


I am rooted, but I flow.  
我有根,但我流動。(《海浪》)


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裏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達洛維夫人》)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3, 2021 at 11:12a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李發模
 篇》


作為一個詩人,要了解中國文化,要找到精神的家園。中國文化的歷史淵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了解儒釋道三家,要寫出好的作品是困難的。同時,要研究腳下的這塊土地,直逼自己的心靈。用筆來寫,是一類作家;用血和淚來寫,是一類作家;用靈魂和心來寫,也是一類作家。在這里,我將我曾講過的四句話轉送給大家:一、紮根腳下的泥土;二、守住心靈的家園;三、打開智慧的大門;四、擁抱火熱的生活。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1, 2021 at 4:03pm


可可·香奈兒

在苦難的邊緣,也就是苦難融入日常生活的地方,是最觸手可及的悲哀。中心地帶深重已極,殊難追究。《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 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嘉布麗葉兒·波納·香奈爾(法語: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英語: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1883年8月19日-1971年1月10日),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著名法國女性時裝店香奈爾(Chanel)品牌的創始人。她對現代主義的見解,男裝化的風格,簡單設計之中見昂貴,成為20世紀時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對高級定製女裝的影響令她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19, 2021 at 8:15pm

提高自己的審美品位

幹一份實際的工作,掙一份體面的工資,把閑暇時間花在提高自己的審美品位上,這是多麽值得渴望慕的生活啊。可以欣賞的東西太多了,全都垂手可得。我們似乎真的可以去看、去聽、去讀一切重要的作品。《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 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16, 2021 at 4:28p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川北藻雪 篇》

當散文詩走出擺設的盆景,走出風花雪月,以睿智的目光尋找自我天地。於是有人因仰望而發現了星空的浩瀚,並試著去接近、攀登,他成了翺翔宇宙的一隻鷹,在俯瞰與審視中。發現了詩意從而也覓到了創作源頭;有人因為鐘情腳下的土地,像螞蟻或蚯蚓一樣。將觸角引向更深的底層,雖然堅硬、疼痛。但他同樣打通了情感進發的隧道。但彼此不分伯仲,一定程度上。

二者可以相互借鑒,各自豐富審美趣味。另外,有人認為。前衛的愈來愈時尚,只有如此才能引領潮流;而傳統成為固步自封的代名詞。於是。大量舶來品充斥文中,各式科技術語屏閉了抒情。斷語成了跳躍。如此一來。散文詩真的成了櫥窗里的冰美人。可遠觀而不可親近之。我覺得前衛不僅僅局限於創作方法。它應該成為前行路上可貴的探索的勇氣。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13, 2021 at 10:23pm

【法】勒克萊齊奧《生活中,一切都重要》

生活中,一切都重要。

相對而言,在談論到一個人時,與其說他有學問的,我更願意聽到的是,他是一個人。

然後我會嘗試著問:他喜歡多少女人?他更喜歡紅頭髮的女人還是棕髮的?

他午飯吃什麽?他有什麽毛病?他受感冒,哮喘或便秘的困擾嗎?他頭髮什麽顏色?


他皮膚呢?他身體怎樣?他洗澡是淋浴還是泡浴?他讀什麽報紙?他晚上睡著容易嗎?他做夢嗎?他喜歡喝酸奶嗎?他媽媽是誰?他住在在哪間房子,哪個街區,哪個房間?

他喜歡長枕頭還是普通枕頭或兩種都喜歡還是都不喜歡?吸煙嗎?他說法怎麽樣?他癡迷什麽?如果有人羞辱他,他會怎麽做?他喜歡陽光嗎?大海呢?他會自言自語嗎?


他惡習是什麽,他的願望呢,他的政治觀點呢?他喜歡旅遊嗎?如果賣劣質產品的推銷員突然按他家門鈴,他會怎麽做?在咖啡館,飯店,他怎麽點單?他喜歡看電影嗎?

他穿衣風格是什麽?他給他孩子取什麽名字?他的穿衣尺寸,體重,血壓,血型又是多少?他髮型怎樣?他早上會花多長時間洗澡?他喜歡對著玻璃看自己嗎?

他怎麽寫信?他鄰居是誰,所有剛才的都比所謂的“有學問”重要得多。

日常的東西,手勢,別人的面孔,比閱讀,比博物館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尚-馬利·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上圖,法語: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年4月13日-),生於法國尼斯,持有法國和模裏西斯雙國籍,著名法語作家,是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隨著其第一篇小說《訴訟筆錄》(1963)的出版而一舉成名,直到1970前後,其作品仍帶有“新小說”的痕跡,基本以探索人性瘋狂為主題,之後,受其家族起源,自己遊歷及對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喜愛,作品開始以寓言,幻想為主題(《沙漠》《尋金者》),題材涉及兒時回憶,自傳及家族歷史等(《非洲人》)。最近以來,他寫作出版了四十多部著作,包括小說,隨筆等。

2008年10月9日,他因為“將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險精神融入創作,是一位善於創新、喜愛詩一般冒險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裡對遊離於西方主流文明外和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性進行了探索”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8, 2021 at 6:20pm

[瑞典] 奈麗·薩克斯作品:致瓦爾特·穆希格

斯德哥爾摩貝格松街23

1959629


尊敬的穆希格(1899-1965瑞士文學史家)教授


我該如何向您表達我讀完《德國文學的毀滅》後內心的震動? 在北歐,我在白夜中讀完了它。半夜兩點就是清晨,天越來越亮,在北部甚至還有夜半的日出。這些夜里許多人不睡,而且是那些並非土生土長的人。白夜不容易度過,當清晨走出時,舊日的回憶可在淌血,我們這些孤苦無告躺下的人也是如此。


所有您從流逝的歲月中喚出的人物,都濕漉漉地剛剛走出他們的創造者的源泉。許多作家,他們的作品我很少或者根本沒有讀過,例如弗洛伊德,他的語言帶著披紗的夢,對於我就好像是從《天方夜譚》中出來的。還有戈特里爾夫(瑞士文學家),他使我想起我的猶太神秘主義信仰“瞬間尊崇”的創始者,都是些做不完的、日常的瑣碎小事,然而寫得那麼深刻、那麼內在,塵土將痛徹,被光照透。


巴拉赫、勒爾克和卡夫卡在各自的秘密中那麼活躍,偶爾也從另一個側面進行觀察,觀察那沒有光亮的、黑夜中的、月亮般的側面。不過對我個人來說,高潮則是逃亡者德布林,對此我無話可說,只有沈默。


親愛的穆希格教授,我謝謝您。再三謝謝您,您的書給我打開了通向家鄉的門。


您的奈麗,薩克斯



(選自《猶太名人讀本》孟蔚彥 譯)




許淇畫《賞析》

書信體散文詩。這種散文詩體還是個待開發的領域。

我青年時和親密的朋友通信,我在內蒙古,我的朋友仍在江南,靠魚雁往來傳遞我們的思念。有位前年謝世的研究俄語的朋友,曾寄給我他轉譯自俄文的波特萊爾的《惡之花》,前後文有他讀和譯的感受,那些信,我是作為書信體散文詩來讀的。我盡量讓我的復信也寫成私語式的散文詩。


我相信,書信體散文詩是存在的,讀茨維塔耶娃寫給里爾克、寫給帕斯捷爾納克的信,那隱秘的、發自內心的禱語,那短促的、纏綿的、聲淚俱下的呼喚,不是散文詩又是什麼?


這里摘引的是一九六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奈麗·薩克斯(1891—1970)的書信體散文詩。她是瑞典國籍的德國猶太人,和以色列的阿格儂同時獲獎。薩克斯出生在德國柏林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逝世的那年,德國已經有仇猶派別,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臺變本加厲。因此她的家里房產被納粹高官占用。作為猶太知識分子,她經常受到審訊,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奈麗不得不和母親出逃到與德國毗鄰的瑞典。由寫《騎鵝旅行記》同樣問鼎一九0九年“諾獎”的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作保,簽證幾乎和關進死亡集中營的通知書同時下達,但她終於搭乘最後一次航班降落到斯德哥爾摩。


一九四四年,出版詩集《死亡的寓所》。一九四九年,《星辰暗淡》在荷蘭出版。從這時直到她去世,聯邦德國每年都要出版她的詩集。因為“那些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現猶太人命運的優秀詩歌和戲劇作品”(授獎辭)而獲諾貝爾獎,一九六六年頒獎那天正好是奈麗七十五歲生日。她把獎金的一半分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另一半給當年把她從德國救出來的老朋友哈蘭。

三年以後,她因癌症動手術,不久便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6, 2021 at 5:54pm

(法國)勒內·夏爾(RENÉ CHAR)歸還他們


將他們身上不再顯現的歸還他們,

他們會重見收獲的谷粒在麥穗裏

合攏並搖擺於草地。

記住他們,從墜落到升騰,他們

臉上的十二個月。


他們將珍愛心靈的空虛直至欲望再起;

因無人會去遭難或視灰燼為樂;

而他得見大地通向果實,

失敗無動於衷盡管他喪失一切。

(樹才 譯)

愛懇編註:曼德爾施塔姆的“命名”努力;海德格爾的“從存在者發現存在”。一顆谷粒的力量。)

                                                                    (Source: Original Fine Art © Karin Jurick)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3, 2021 at 10:25pm


《文化失憶》演練過的警句 

(William Hazlitt,1778–1830年,英國隨筆作家。)


節奏從來不是輕鬆可得的東西。要取得它,你必須先在頭腦中開始改寫,而後在紙面上繼續改寫。一種迷人風格的標誌性特征,是把自然的講話節奏貫穿到複雜的句子當中。在講話時,戈爾·維達爾總是出了名的機智幽默;也許是事先有所準備,就像本傑明·迪斯雷利和奧斯卡·王爾德一樣。演練過的警句本身就是一種書寫的文體。

金斯利·艾米斯討厭準備好的警句,可是他自己在談話中也有類似格言的評論,雖然聽上去很自然,卻經常帶有事先準備過的跡象:它們像軍營中的床鋪一樣整齊有序,擦亮的工具包放置在筆直硬挺、折角鋪疊的毛毯上的規定位置。維達爾會選擇適當的地方,確保別人可以無意中清楚地聽到他的話,然後對兩個精神錯亂的百老匯藝人結為連理表達致意:“他大腦裏的凸塊和她大腦裏的空洞正好匹配。”但是他的風格不只在於表達的意旨,還在於句法的平衡。

經過一生的打磨,這種嫻熟的句子構造最終形成了一種文風,它可以把最複雜的論證表達得好像日常講話一樣。比他年輕的一代有很多人從他那裏學到了很多,我只是其中一個—而且是在我們的職業生涯發展到,我們認為能學的都已經學到的時候。不過我無意中發現了一點,那就是維達爾的清澈文風也會表達錯誤的論點,而且和表達正確論點時同樣有說服力。
《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澳] 克萊夫·詹姆斯 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Comment by moooi on May 31, 2021 at 5:41pm

埃及古詩《亡靈書》


目錄

 

一 亡靈起身,歌唱太陽

二 他向奧西里斯,那永恒之主唱一篇禮贊

三 他請求神的赦免

四 他堅持他的雷同的記憶

五 他行近審判的殿堂

六 他被宣告為誠實

七 他出來,進入了白晝

八 他邀請奧西里斯從死人中上升

九 他把自己與奧西里斯合而為一

十 他將自己與拉合而為一

十一 他把自己與那肢體分為多神的唯一之神合而為一

十二 他在白晝行走

十三 他防衛了他的心,抵抗破壞者

十四 他完成了他的勝利

十五 他走入女神赫托爾的家

十六 他登上了拉的小舟

十七 他命令一陣清風

十八 他認識西方的眾靈魂

十九 他認識東方的眾靈魂

二十 他用拉的名字戰勝了邪惡的蛇

二一 宛若蓮花

二二 他像蛇撒迦

二三 他祈求可以寫字的硯臺

二四 他燃起了一柱火

二五 他在地下歌唱

二六 另一世界

二七 阿肯那頓王和耐弗爾·阿頓公主對蒼穹的敬禮

二八 尼羅河頌

二九 阿頓頌詩

三十 戰勝阿波菲斯書

三一 情歌

三二 隱密的拉的頌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